丝路非遗“骆驼客” 民勤民间称之为"驼户"

丝路非遗“骆驼客” 民勤民间称之为"驼户"

民勤县是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历史悠久,在东周时期,有人类生息繁衍,创造了“沙井文化”。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置镇番卫。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镇番县。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易名民勤。

民勤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三面环沙,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典型的温带沙漠气候,是骆驼生息繁衍的理想之地。民勤牧养使役骆驼历史悠久。

明清时期,政府鼓励养驼,特别是清初,民勤驼商马合盛经营驼队,开办茶社,生意遍布全国,曾被雍正封“官商马合盛”。1907年,清政府颁旨,以护国员外郎诰封其后人马香亭为“资政大夫”。后驼队更加兴盛,曾受孙中山先生派遣,远赴苏联开展外交活动,受到列宁亲切接见。

民间组织的驼羊会,每年在苏武庙举办赛驼活动,其盛况空前。民勤驼队走南闯北,驼道四通八达,境内男丁大都跟随驼队走货,以此为业,成为骆驼客。2011年3月,民勤骆驼客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属民俗类。

骆驼客是指在沙漠拉骆驼的人,民勤民间称之为“驼户”,或叫“驼把式”。骆驼客以放牧骆驼、拉骆驼运输为生。驼运时毎十一峰骆驼为“一把子”,五把子以上的骆驼运输称之为“驼队”。经营驼运物资进行商品交易者称之为“驼商”。民勤的驼户、驼队、驼商历史悠久,在西北久负盛名。

从明代时形成,清代和民国时兴盛,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减少。代之而起的是现代的汽车运输、火车运输,这样驼客、驼队、驼运就成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过去,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民勤驼户依靠骆驼和驼队,驼运曾经辉煌过,成为生财之道,发家致富之路,但更多的驼客有的是艰辛和痛苦。

民勤驼客既有放牧、长途驼运的丰富阅历和经验,又有做驼制品的技术,还会唱驮夫号子。绝大多数驼客会纺驼毛,会用驼毛纺织长毛巾、毛衣、毛裤、毛袜。会织驼毛单子,会栽驼毛褥子,会用驼皮拧绳。驼客是生活在瀚海沙漠里的多面手,心灵手巧。

2011年和2015年,曹宗让和张元生二人被原甘肃省文化厅确定为省级非遗项目民勤骆驼客的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5月,曹宗让不幸去世,张元生成为唯一的民勤骆驼客省级传承人。

自动播放

张元生,1952年10月出生在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芥玉村一个贫寒农民家庭。上完小学后,家庭经济无力支持他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只好回家务农。18岁便开始跟随父辈和东湖镇骆驼客曹宗让学习骆驼客手艺,后来痴迷于这个行业,在父辈和师傅的言传身教及自己的潜心训练下,熟练掌握了骆驼客所有的日常手艺,并不断改善操作技能,成为本地区难得的骆驼客传人。

作者简介: 赵大泰,武威人,陕西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研究生毕业,教育硕士,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供职于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主编出版非遗专著《凉州贤孝之“二十四孝”》《凉州贤孝之“三十六记”》,发表论文多篇。

(武威文体广电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