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攻鼓子闪亮登场 大秀绝技“舞”出西部年味儿

非遗攻鼓子闪亮登场 大秀绝技“舞”出西部年味儿

原标题:舞出西部年味的“攻鼓子”

非遗攻鼓子闪亮登场 大秀绝技“舞”出西部年味儿

地处河西走廊的甘肃省武威市有一种攻鼓子舞,是以攻为主的表演形式。攻鼓子舞,又称作凉州“攻鼓子”或武威“攻鼓子”,以鼓为道具,以滚法为主要击鼓表演手段,两个人一对,五对为一组,表演时阵法多样,舞步较和谐,整体干净利落。作为一种民间鼓乐表演形式,攻鼓子舞的击打方式及其风格吸取了中国鼓文化的精髓,表演形式独特,凝聚了当地人民对鼓文化的热爱。

据史料记载,在汉唐时期,攻鼓子舞是军队出征乐舞的遗存。关于攻鼓子的来历,在当地耆老中有这样一段传说。相传“攻鼓子”为苗庄王所创,有一次他被敌人打败后,被围困在城堡里,形势危急。此时,苗庄王急中生智,造直筒鼓内藏兵器,乔装打扮成社火队逃出城堡,趁敌人观看表演不备时,取出兵器攻打围敌,大获全胜。正是因为这次的胜利,后人们便将这种鼓舞称作“攻鼓子”作为纪念,含义是攻敌不备之意。

“攻鼓子”以凉州四坝镇的“杨家会”最负盛名。作为“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攻鼓子”最早起源于凉州大柳乡王城堡的社火,而王城堡的社火,早在唐宋时期即已传世,明清以来更为盛行。话说王成堡的社火原来在古凉州很有名气,每年春节期间,从正月初六开始,王城堡的主社火与邻村湖沿、东社、西社的分社火都要在堡子门上的卧龙庙前集中起来闹“社火会”。这就是遐迩闻名的凉州大柳镇王城堡“社火会”,可惜在乾隆年间,有一年王城堡的主社火与邻村的分社火“扛架子”时发生了摩擦,双方的“春官”老爷(领头人)还险些打起架来(起因还有“泉水纷争”一说)。

“攻鼓子”的动作皆体现出“攻”的特征。表演者为男性,头戴黑幞帽,上插两只野鸡翎,帽边插扇形白纸花,身穿黑色“十三太保衣”(夸衣),足蹬快靴,腰挎红色鼓子,双手握鼓槌。“攻鼓子”的基本打法可用“双手胸前画弧线,交错击鼓轮换翻。上步踏地凭脚力,挺胸抬头身不弯”四句口诀加以概括,充分体现出古代武士英勇剽悍、勇往直前的阳刚之气,给人以威武雄壮而又神秘莫测的美感,在当地有沙漠“黑旋风”之誉。攻鼓子的表演风格浑厚豪迈,给人以威武雄壮、粗犷豪放的美感,具有非常强烈的西部特色。

“攻鼓子”不同于“腰鼓”和“太平鼓”,但又融合了腰鼓的灵秀和太平鼓的浑厚,更显洒脱和豪迈。攻鼓子舞的街头表演俨然是古代的武士,传统的攻鼓舞一般由20人组成,头戴黑幞帽,左右两侧插上野雉翎,美其名曰为“招子”,帽两边缀以白色纸花,身着黑色太保衣,下穿灯笼裤,脸上涂脂擦粉,眉毛画得粗黑且上翘,完全一副“夜行侠”的装束。“攻鼓子”讲究打鼓时要手到、眼到、神到,而且要仪表潇洒、干净利落、稳健大方。猛虎出山阵、双将对斗阵、四门兜底阵、四方阵、四龙阵等队形变化万千,气势恢宏;雄鹰展翅、战马凌飞、鹞子翻身、凤凰三点头等舞蹈动作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攻鼓子”表演的布阵有几何、拉花、拜坛、祭阵、连套、对攻等十多个阵势。舞者时而马步对攻,时而振臂滑鼓,对攻时如龙腾虎跃,反攻时如紫燕曼剪,神情冷峻刚毅,步履沉稳矫健。尤其是“会攻子”时,数十支甚至上百支鼓队汇聚一地,同击一种节拍同奏一支曲,同列一个长阵同作一个势,阵容宏大,气势雄壮,撼人心魄,表现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向敌人发起进攻的气势。

1957年,武威“攻鼓子”在北京参加了中国民间文化的表演活动,当时还在天安门和怀柔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进行了表演。1990年4月,甘肃电视台拍摄电视艺术片《西部之舞》,攻鼓子作为重点节目之一被介绍到全中国,之后,邀请表演者日益增多,武威“攻鼓子”声名大振,被称为西部“鼓魂”。1993年成立凉州区四坝“攻鼓子”艺术团以后,“攻鼓子”又获得了中国民间鼓舞比赛铜奖及连续两次获得甘肃省民间艺术比赛金奖等多项大奖。凉州“攻鼓子”还参与了《望长城》《八千里路云和月》《怒剑啸狂沙》等多部西部影视剧的拍摄。一路走来,“攻鼓子”已成为西部文化一张亮丽的名片,向外界传递着西部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草川人 文/图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