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博唐卡】探索神秘王朝,解密西夏文化

【西博唐卡】探索神秘王朝,解密西夏文化

馆藏文物赏析

唐卡,藏语音译,即卷轴画。它是藏族绘画的一种特殊形式,即藏传佛教绘画的一种,悬挂于寺庙和经堂内,以绢、布料等为画底,上涂各种颜料绘制而成。画面内容多为各种神佛,菩萨和历史佛教故事、天文图像等,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常用于宣传宗教教义和装饰寺庙建筑。西夏是十一世纪至十三世纪(1038——1227)在我国西部各兄弟民族以党项羌为首共同创建的国家,地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占有今甘肃大部分、宁夏全部、陕西西北部和青海、内蒙古部分地区,方圆两万余里。

藏传佛教传入凉州,据史料记载始于西夏。党项族崇信佛教,李德明“幼晓佛书”,李元昊称帝又“晓浮图学”。西夏建国后,由于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信奉佛教,同时又与吐蕃联系日益频繁,藏传佛教在凉州地区广泛流传。由于藏传佛教的传播,随之出现了藏传佛教卷轴绘画。1989年在武威市城南15公里的亥母洞寺发现了一批西夏、元、明时期的西夏文、藏文书籍和唐卡等珍贵文物。其中一副唐卡绢底千手千眼观音像保存完整,为西夏时期佛教绘画艺术的珍品,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西夏藏传佛教极为盛行,元、明、清曾遭地震和人为的破坏,特别是1927年凉州大地震,亥母洞洞窟被震塌,洞外建筑基本被毁。因洞窟坍塌年代久远,唐卡不同程度受到损坏,画面色彩大部分脱落,尽管如此,唐卡高超的绘画艺术,画面线条流畅,生动逼真的人物造型,是西夏佛教绘画艺术的精品,为研究西夏绘画艺术、佛教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武威西夏博物馆位于武威文庙门前,是一座坐东向西的"回"字型仿古框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3570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西夏博物馆从馆藏的众多西夏文物中精选150件,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西夏碑、国宝木缘塔、国家一级文物西夏木板画及西夏泥活字版经文等,展现西夏王国的兴亡、西夏的经济、西夏的文化等历史,又通过大型浮雕、文物图片、壁画、背景画相结合的手法,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西夏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武威市西夏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