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曲子戏 中国西北地方戏曲的“活化石”

民勤曲子戏 中国西北地方戏曲的“活化石”

自动播放

民勤曲子戏简介

民勤曲子戏是流行于民勤城乡及西北部分地区的曲牌体地方戏曲剧种。2008年,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0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勤曲子戏起源于明初,形成于明代中叶,兴盛于清代和民国时期。明清时期,流传演唱于河西地区和内蒙古、新疆等地。

民勤曲子戏剧目丰富独特,知道戏名的有460多种。唱腔由调、腔和小调三部分组成。服装有边塞民族融合特色。表演风格独特,带有地蹦子秧歌特色。

民勤曲子戏独具特色,遗产丰富,因其独特的艺术特质而被戏曲专家赞誉“兼具北风南韵,流传西北五省区”“融北方小曲的苍凉刚健与南方小曲的柔美俏丽于一身”,是集民间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诸多元素于一身的综合戏曲艺术,是中国西北地方戏曲的“活化石”。

(武威文体广电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