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贤孝: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甘肃
甘肃 > 旅游 > FENG俗 > 正文

凉州贤孝: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踏上凉州的土地,只要是人群聚集之地,无论农舍街巷还是茶坊酒肆,几乎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幅乡土味十足的民族风情画卷:一位双目失明的盲艺人,怀抱三弦,席地而坐,自弹自唱;他的周围,或站、或坐、或蹲,围满了听众。盲人那动情的演唱,时而低沉,时而欢乐,时而悲愤。人们的心被他深深地牵动着,或怒、或喜、或悲、或愁,或感叹唏嘘,或自言自语。人们在这种乡土艺术的浓郁氛围里,咀嚼着人生的酸甜苦辣……

这便是凉州贤孝。作为一种植根于凉州民间的古老说唱艺术,真可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它以一种极为直白、朴素的形式,作为一种通俗的审美对象而存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与艺术感染力。

据说,凉州贤孝形成于清末民初。而在坊间,它的形成和一段爱情有关。

相传贤孝是当时凉州区一个姓盛的秀才创造的。盛秀才是个明眼人,但很穷,和本村的一富家之女相恋,情投意合,却被爱财而不爱才的富家女之父棒打鸳鸯,殊不知,这位富家女爱得深切,若不能与盛秀才执子之手,宁赴黄泉。就这样,一对恋人阴阳两隔。肝肠寸断的盛秀才,决心寻找一种不同于文字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哀思,在他用脚步丈量着心灵的距离、用眼睛观察人间冷暖的行走中,贤与孝的内容开始完全地占据了他的世界,后来盛秀才又为内容定了曲调,还将其传授给盲人,就这样代代传了下来。

至于为何单单传授给盲人?传说里没有给出答案。或许,是那位盛秀才的悲悯情怀所使吧。凉州贤孝的代代相继,有凉州这片土地的博大和包容性的原因,有“瞎弦”自身功夫硬的理由,更是贤孝体现的隐恶扬善、喻世劝世的人类永恒存在需要遵守的法则。

贤孝广泛流传于凉州城乡及毗邻的古浪、金昌、张掖、酒泉等地,一般由艺人们师徒间口传心授。从事凉州贤孝演唱职业的艺人,大多是盲人,特别是以先天盲者占多数。为了谋生,一些盲孩子便自幼从师学艺,学成之后走街串村四处卖唱,当地人称之为“瞎弦”。

凉州贤孝的演唱形式很简单,说白、诵唱和伴奏一般都由一人完成。多于一人的演唱方式也偶而有之,如果另有一、二人吹笛子、拉二胡或敲碟子、木鱼等伴奏击节,或有数人合唱最末一句以加强气氛,谓之“接后音”。

凉州贤孝的内容,主要以述颂古今英雄贤士、烈妇淑女、孝子贤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故事为主,寓隐恶扬善、喻时劝世、因果报应、为贤行孝等宗旨于其中,故名为“贤孝”。

凉州贤孝的唱词以凉州方言为主,幽默风趣,通俗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又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凉州贤孝只有以凉州方言演唱,才韵味十足,感人至深,如果换了别处方言,其艺术力量则大打折扣。因此,它是凉州本土所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一种民间文艺形式。在演唱中间,艺人们为了活跃气氛或调动听众情感,有时还边与听众交流,边进行即兴创作,多合辙押韵,妙语连珠,引人入胜。

凉州贤孝

凉州孝贤的音乐保留着许多古老的唱腔曲牌,吸收了“凉州杂调”和西北民歌的丰富营养,充满着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曲调流畅动听,富于变化,并能即兴发挥,生动形象、活脱逼真地表现各种故事人物。说白诵唱自由多变,一般是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而灵活设置,不拘一格。间奏过门长短随意,也是按当前听众的多寡、兴味的高低而安排。凉州贤孝常用的曲调有:招徕观众、烘托气氛的光调过门;赋比起兴、预示情节的开篇越音;交待事件、步步发展的光调;引向高潮、字字紧扣的喉音;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悲音;悲愤欲绝或诙谐有趣的花调等。

凉州贤孝的唱本十分丰富,多以古典、传统的内容为主。在演唱中,根据听众构成和季节特点,分“段子”和“大戏”两种。“段子”的内容较少,多为一事一唱,在小故事中加入大量的教说、劝诫内容,直抒胸臆,简洁明快。如《劝妹子》、《小姑贤》、《目连生孝母》等,夹叙夹议,曲调也始终不变,一般是四句一段。“大戏”则适合农闲季节演唱,内容多为野史演义,可唱数十小时至上百小时。“大戏”一般有“家书”和“国书”两大类。前者以反映人情世故、悲欢离合的生活故事为主,如《白鹦鸽盗桃》、《丁郎刻母》、《汗巾记》等;后者以帝王将相、国事兴亡为主要内容,如《薛仁贵征东》、《五女兴唐传》等;也有的反映近现代的政治事件,如《鞭杆记》、《打西北》、《解放武威》等。对于这些内容,听众们其实早已熟稔,大凡都能哼上三两句,但因凉州贤孝的独特唱法,仍能将他们深深吸引。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一些群众文艺工作者专为盲艺人创作的新唱本,如《王婆养鸡》、《盲艺人重见光明》等,也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贤孝是凉州的自豪和骄傲,慰藉着世代生活在那一片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精神。 凉州贤孝是典型的人民艺术,或可以称之为“百姓艺术”,无论它的内容形式,还是立场精神都是跟老百姓的命运血肉相连。它记录的,就是当地老百姓千年来的生活、苦难、梦想和追求。

(微游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