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额:武威文庙的灵魂
甘肃
甘肃 > 旅游 > FENG语 > 正文

武威是河西走廊的第一个重镇。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五凉、西夏、佛教和民族地域文化。自明清以来,武威儒学发展迅速,文化教育繁荣,学风浓厚。因此,武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存留和汇集了一大批匾额艺术佳作,这些匾额,以其博大精深的人文思想、精湛的艺术表现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河西人文景观。

武威文庙同山东曲阜文庙和云南建水文庙并称为三大古文庙。明正统四年的《凉州卫儒学记》碑记载:武威文庙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1437-1439年)。正统二年,兵部右侍郎徐日希主政凉州期间,因见学校颓废,便请命朝廷,建议修建文庙。得到朝廷允许后,在地方各界人士的大力资助下,两年便修建完毕。后来经过明代、清代及民国年间的重修和扩建,文庙规模也越来越大,布局也越来越完整,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河西走廊古建筑群。

在文昌殿前,悬挂有40余块精美匾额,用来表达对文昌帝君的最崇高敬意。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的“化峻天枢”匾,到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的“文教开宗”匾,时间跨度超过240年。武威文庙的匾额在河西走廊匾额文化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0 1

文庙文昌殿的匾额遗存

文庙的匾额集中在文昌殿内,从匾额中呈现的时间、内容、作者以及其他信息中,揭示了清代武威地区的学风、文风、科举盛况及儒家文化思想信仰的特征,具体内容有如下记载: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化峻天枢”匾;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万世文宗”匾;

清雍正元年(1723年),“彩徹枢衡”匾;

清雍正元年(1723年),“阳春一曲”匾。此匾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刊并绘;

清雍正九年(1731年),文昌会众姓姓氏弟子叩“德盛化神”匾;

清乾隆四年(1739年),特简文林郎知武威县事王守曾书“司文章命”匾;

清乾隆四年(1739年),知凉州府事郑松龄书“掌仙桂籍”匾;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文明长书”匾;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彩振台衡”匾;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7年),庠廩膳生員康伯臣书“文昌帝君赞”匾。此匾全文246字,在全国匾额中较为罕见;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廩膳生員康伯臣书“帝德广运”匾;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廩膳生員康伯臣书“阴隲下民”匾;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庠廩膳生員康伯臣书“学宗衍圣”匾;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予告合水教景瑞书“炳呈斗上”匾;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吏部候选县丞曾国杰书“光接三台”匾;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凉州府儒学院训导石复贤书“曜握斯文”匾;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贡生马开泰书“瑞预化成”匾;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贡生马开泰书“先天炳蔚”匾;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凉州府武威县知县王汝地书“辉腾七曲”匾;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举人王惇典敬献“光联奎璧”匾;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国学弟子王安栋偕男作“天象文人”匾;

清嘉庆三年(1798年),“纲维名教”匾;

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甘肃按察使司按察使、前分守甘凉兵备道刘大懿书“聚精扬纪”匾;

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乡国学弟子敬献“书城不夜”匾;

清道光元年(1821年),张美如书“云汉天章”匾;

清道光四年(1824年),文昌宫所存家具什物明细匾、道光四年信众捐献财物公示匾;

清道光七年(1827年),乡国学敬献“辉增西垣”匾;

清道光十年(1830年),赵永年书“贵相太常”匾;

清道光十年(1830年),“孝友文章”匾;

清道光乙未年(1835年),王三益书“人文化成”匾;

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赐进士及第、光禄大夫、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宗昉书“桂籙垂青”匾;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兵部侍郎、两江总督牛鉴书“天下文明”匾。牛鉴是清代官位最高的籍人;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刘澄原书“诞敷文德”匾;

清咸丰七年(1857年),乡国学敬献“经天纬地”匾;

清咸丰十年(1860年),乡国学敬献“辉映梯峰”匾;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赵国玺书“牗启人文”匾;

清宣统建元年(1909年),凉州府事王步瀛题“文以载道”匾;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权向忠书“辅元开化”匾;

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经理齐社长叩“神有鉴衡”匾;

中华民国六年(1917年),武邑学欵管理所各员敬叩“文明以正”匾;

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年),高自卑书“斡旋文运”匾;

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贾坛书“为斯文宰”匾;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段永新书“文教开宗”匾。

作为历史遗存,文昌殿的匾额集中体现了清代武威乃至河西地区重视文化教育思想的社会状况,体现了儒家文化在河西走廊的传播盛况,从侧面反映了满清王朝在汉化的过程中体制上的包容与开明,通过学优取仕踏入上层社会的功名科举思想,也反映了该地重视教育、鼓励子弟积极进取的学风文风。除了家庭熏陶,还形成了以文庙、书院为中心的公共环境,间接地体现了河西地区文人阶层价值追求与信仰。

02

武威文庙匾额的功能分类

武威文庙匾额多为当时的达官贵人、社会名流而作,由于出现的背景和发挥的功能不同,从内容上有旌表的匾额,也有还愿的匾额;有自愿出资制作表示谢意的匾额,还有聘请名人留言纪念的匾额,从功能的角度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赞扬文昌帝君,把文昌视为世世代代读书人尊崇的文教祖师,是维护礼乐制度、主宰天下文运的最高权力者。如:万事文宗、诞敷文德、纲维名教、司命文章、曜握斯文、文昌帝君赞等匾额。尊崇文昌帝君,表面上是文人希望能够在文昌神袛的佑护下,文运昌盛,博取功名,实际上却表达了封建社会文人诗书传家、功成名就的理想与价值观。

(2) 讴歌文昌招贤纳才,弘扬和维护法纪,弘扬国家精神,鼓励后学以强国为己任,勤奋读书蟾宫折桂。如:聚精扬纪、桂籙垂青、掌仙桂籍、彩徹枢衡等匾额。

(3) 赞扬武威地区繁盛文风和人文精神。如:书城不夜、天下文明、光联奎璧等匾额。

(4) 记事型匾额。如:道光四年文昌宫所存家具什物明细匾、信众捐献财物公示匾。除了记事,还对人们的德行和善举起到鼓励表彰的宣传作用。

武威匾额一般呈横幅构图,字体清晰、醒目大方,布局简洁、匀称,内容凝练概括,通过主题立意及书法特征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追求和信仰,反映了清代武威地区的教育风尚和人文特点。

03

武威文庙匾额的艺术特点

武威文庙每一块匾,都是诗书、绘画、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其中的“万世文宗”匾,是赞扬文昌君,将文昌奉为千秋万代受人尊崇的文教祖师,其意显然可与赞颂孔子“万世师表”相媲美;“聚精扬纪”匾,是讴歌文昌招贤纳才、汇聚天下英才、弘扬和维护法纪、传播治国安邦的精神;巨匾长卷“文昌帝君赞”,用词华丽,寓意丰富,全文240多字,篇幅之巨,在传统匾额中是很罕见的。这些匾额的敬献者,既是文章高手,又是书法大家,其书法飘逸潇洒,朴拙雄健,遒劲俊美,豪迈奔放,非大家不可为,如“云汉天章”匾的字迹便出自清代著名书画家张美如之手,其书法飘逸潇洒,朴拙雄健,遒劲俊美,豪迈奔放。“书城不夜”匾,体现出武威学子们树立雄心壮志,意欲科举夺魁,博取功名的夙愿,出现了彻夜读书、满城灯火通明、勤奋学习的壮观景象,可见文化教育非常发达,是对武威地区文风昌盛最生动的描述。

武威文庙的匾额与其他地区的形式有很大的区别。匾额有蓝、紫、黑、绿、白等不同颜色的单色或套色底色,字体有金、红、蓝、绿、黑等不同组合。匾的雕饰也很有特色,不少匾额的边框,均雕刻有精美的花纹,融文学、书法、绘画、雕刻为一体,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匾额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如款识中包含时间、人名、官职、商号、善会、捐匾原因等,构成了武威乃至河西走廊地区文化发展和民俗信仰的真实记录,博大的文化内涵将引领着我们继续探索。

(节选自吴兴玺:《河西走廊匾额的人文情怀探微》,《河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武威文体广电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