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让漆艺术“活起来”
甘肃
甘肃 > 陇原视界 > 正文

守正创新,让漆艺术“活起来”

原标题:守正创新,让漆艺术“活起来”

彩陶艺术和漆艺术,是中国艺术领域的两大亮点。

中国对漆的使用已有八千年的历史,大漆和陶瓷、丝绸等一样,记录了中国最美的传统工艺,蕴藏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

承旧时匠心

西北民族大学是我省高校中最早教授漆画的学校之一,漆艺术教育教学工作成果斐然。

尤其是近年来,美术学院副教授刘志刚和他培养的学生们,专攻漆画教学、研究和创作,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20次、省级展览50余次,形成了代表甘肃漆画发展水平的“民大现象”。

“首先要继承传统、发扬大国工匠精神,此外还要多添一份专心和用心。”刘志刚说,这是研究、传承漆艺术的“不二法宝。”而我漆画创作的题材和灵感,一定与所处的西北风物密不可分。

刘志刚早期漆画作品《三重门1》 180cmx112cm 材质:木板、大漆

刘志刚早期漆画作品《三重门1》 180cmx112cm 材质:木板、大漆

早期进行漆画创作时,刘志刚多关注敦煌、古丝路的人文和自然风韵;后来,又尝试了不少新的素材,想试着脱离西北的“束缚”;而著名漆艺术家沈克龙,又让他再次意识到西北大美,回到“原点”。

2015年,沈克龙第一次自驾前往敦煌。戈壁大漠、夕阳西下,沈克龙被西北的壮阔与辽远深深震撼,一度潸然泪下。而自小在这里长大的刘志刚,却常常对这种壮美“熟视无睹”,“可能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甘肃的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敦煌文化、边塞文化等多元文化交织,底蕴深厚、璀璨多样。在刘志刚看来,作为甘肃人,理应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来讲好甘肃故事,“所以未来的创作,我将紧紧围绕西北的山、水、人、物展开。”

刘志刚的漆画作品,有种天生的“西北气质”。如漆画《麦积》系列,便是他多次游历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等石窟后,将石窟艺术带给他的综合印象,转化成的漆画表达,呈现出一种成竹在胸的快意书写。

刘志刚中期漆画作品《麦积》 46cmx35cmx5 材质:木板、大漆

刘志刚中期漆画作品《麦积》 46cmx35cmx5 材质:木板、大漆

但是,要在今时今日赋予这从旧时传来的漆画技艺以生命,仅怀有精益求精的匠心、披星戴月的决心和积淀至今的文化底蕴还不够,还需抚今追昔,向下扎深根子的同时,向上追着“日新月异”。

刘志刚正在进行漆画创作

刘志刚正在进行漆画创作

载后世盛景

漆画最独具的魅力,体现在它的材质特性上。

一方面,大漆极好。它不仅是优质涂料,环保健康、耐用结实,还是一味药材,有消肿杀虫、活血散瘀之功效。

另一方面,大漆具有非常广阔的包容性。金属、玉石、蛋壳、螺钿等材料,都能融入漆画的创作过程中。这一特性与中华文化之磅礴大气一脉相承,有着十足的厚度、宽度和广度。

“技艺与思想是漆画创作的关键。”刘志刚告诉记者,虽然漆画的材质特性十分突出,但核心依旧是艺术家对于世界、自然以及人的关照,“艺术作品只有赋予其时代意义和创作者的思想,才真正有了灵魂。”

微信图片_20201126150107_副本.jpg

刘志刚近期漆画作品《西北偏北之弱水》 120cmx80cm 材质:木板、大漆

刘志刚在漆画创作过程中,一直依从着人文关照第一、技艺技法第二的“原则”。

他在创作中偏好灰料刮塑、泼漆罩染这类的表现手法,很少镶嵌硬质材料,不纠结于精美花俏、细枝末节之处,讲究“点到为止”,尽显不拘小节、直抒胸臆的创作风格。

正因这般,他在漆画创作时自动规避了漆画容易工艺品化的陷阱,从而走向抒情表意的绘画正途。

关于漆画作品应被赋予的时代意义,刘志刚认为,符合现代审美和体现当代精神的艺术品,更易获得市场和大家认可,才能反作用助推漆艺术传承、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因此,必须立足当下、守正创新。”刘志刚强调,并且艺术家、高校和公众多方发力,才能推动漆艺术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

刷漆

刷漆

将漆艺术“送”入课堂,益处不少。一方面可以借助高校智力优势,再度加强漆画创作者的审美意识,促其创新;另一方面,开展漆教育,不仅有利于年轻人学习和了解漆艺术,其家人、朋友也会受其影响更加关注漆艺术。

刘志刚的学生关爽,每天上完公共课,便来到漆画工作室钻研漆画技艺。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观了一场漆画展,瞬间被漆画立体、厚重的质感吸引住了。”关爽本科学的是平面设计,读研时,却毫不犹豫选择了漆画。

除西北民大之外,我省还有不少高校也相继建立了漆画工作室,这是漆艺术发迹的好苗头......

所幸,有刘志刚这样的一批教师,戮力前行、坚守漆道;所幸,有关爽这样的一群学生,热爱传统、潜心学习;所幸,有西北民大这样的大学,关注传统漆艺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新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