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千年时空 品杜甫笔下的《盐井》
甘肃
甘肃 > 资讯 > 正文

透过千年时空 品杜甫笔下的《盐井》

原标题:流沙河

             杜甫与盐官镇的盐井

唐肃宗乾元二年,亦即公元759年,正是“安史之乱”如火如荼的当儿。这年七月,诗人杜甫自华州携家来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在秦州客居三个月,由于生活没有着落,当年十月杜甫被迫从秦州出发,经赤谷、铁堂峡至盐官镇。

杜甫来到历史上称为卤城,现在是礼县的东大门和第一重镇的盐官镇,见草木受卤气浸渍而凋枯,青烟满川,人们正忙于煮盐,又深慨上下其手、公私争利,遂作《盐井》一诗:“卤中草木白,青者官盐烟。官作既有程,煮盐烟在川。汲井岁榾榾,出车日连连。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阗。我何良叹嗟,物理固自然。”当时,官家规定产盐的任务很紧迫,盐民汲井煮盐,挽车运盐,操作十分辛苦。官家抬高盐价,盐商又从中渔利。看到这一切,诗人大为感慨。“自公斗三百,转致斛六千”,十斗为斛,即是说,盐商以每斗三百钱买进,以每斛六千钱卖出,倍获其利。虽然杜甫为我们留下了一幅当年盐井兴旺发达的盛况,但诗中感叹“为世乱民困作劳求活而悯之”百姓的困苦,让我们至今为之感慨。

据《礼县史话》记载,位于盐官镇南门外骡马市场附近的盐井,发祥于周代秦人占据时期。战国时期,国家在这里设置官吏,专门管理盐业生产。井盐生产从其发祥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直都是当地人重要的手工业和主要经济来源。《礼县志》上说,上世纪50年代,盐官镇的盐民达300余户,年产盐量达80多万斤,“盛况空前,煮盐的青烟弥漫着整个平川。”盐官并非盐关,而是因设置管理井盐业生产的盐官而得名。《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漾水注》记载里可佐证,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已在此设有专门的机构——盐官对其进行管理,说明这里的盐井生产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玉兔现井迹盐水成惠;圣母显妙秘化零结趸。”盐井的发现,还有一段传说呢。据说北周有一异僧恭巽水于地为池,唐初的敬德田猎于此,玉兔中矢,遂入池中后寻踪掘而成井。民间流传玉兔现井迹和煮水为盐都是盐圣母显妙秘的结果,并在盐井周围建起了祠庙,以供奉这位降恩惠于人间的盐神。杜甫瞻仰了这座盐圣母祠庙,并为之上香祷告,祈求保佑当地盐民百姓幸福平安。

由于“安史之乱”的影响,诗人理想饱受挫折,又遭到战争和生活的折磨,过着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漂流生活。由关中驱车秦州,他逐渐认识了封建社会的严酷现实,忧国忧民的思想与日俱增。他来到盐官镇,穷困潦倒再加之天气阴寒,身心疲惫,困苦万分。但他看到盐井中四溢的卤水、来来往往的人群和白花花的井盐,顾不上自身的磨难,忧国忧民之情涌入胸怀,遂作《盐井》一诗。在这首诗中,让后人透过千年时空,看到了杜甫对当时卤城煮盐盛况的精彩描写,对官吏利用煮盐盘剥百姓愤慨的揭露,对盐婆婆表达敬意以及同情老百姓的博大胸怀。正如《盐官祠》的楹联所言:“诸葛北伐卤城屯粮千古颂;杜甫西行盐井留诗万古吟。”是啊,杜甫在陇东南体会到人民的苦难,写下了大量激动人心的诗篇。这些反映客观现实内容的诗作,不仅蕴含着诗人对现实的思索和理解,也给陇东南盖上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

《盐井》一诗是诗人在极为困苦的艰难旅行当中写的。此诗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了诗人现实主义的诗史,并成就了杜甫纪行诗成功性的首创。正是诗人沉郁顿挫个性化艺术风格与伤时忧国、爱民悯生的情怀,蕴涵着巨大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美的震撼所产生的独特的审美效果,将我国古典现实主义诗歌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