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导演焦波:选对人,镜头就会自己开口讲话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纪录片导演焦波:选对人,镜头就会自己开口讲话

文/图 李娟平

拍摄纪录片,如何选择角度?如何选择主人公?“要选故事精彩的人,故事能讲一年都不会断掉。把人物选好了,就成功了大半。同时,还要找比演员还像演员的人,让这样的人来演自己,片子就成功了。”10月28日下午,著名导演、摄影师焦波在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影像力量助力脱贫攻坚”论坛上说。

著名导演、摄影师焦波讲述自己用影像记录的脱贫攻坚历程 李娟平 摄

著名导演、摄影师焦波讲述自己用影像记录的脱贫攻坚历程 李娟平 摄

2012年,焦波带领团队拍摄《乡村里的中国》,就开始扎根乡村,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农民收获了粮食,我们收获了影片。农民是在土地里种出粮食,我们就是在土地里种出故事。”近几年,焦波带领团队转战全国各地,拍摄了《出山记》《进城记》《老窝》等十五部感人故事,也记录下了脱贫攻坚的全过程。

在拍摄《出山记》时,焦波带领团队走进悬崖上的村庄,以这种方式来记录脱贫攻坚的力量,去了28次,摔倒了12次。“我认为,中国乡村富了,中国就富了;乡村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当我看到老百姓都富了的时候,比我自己家里富了还要高兴。”焦波说。

“我拍爹娘拍了30年,积攒下12000多张照片、800个小时的录像。最后,也用影像把他们送走了。爹娘走了,可是家乡的情节还在,于是我又拍了十几年家乡的父老乡亲。我对那片土地、那份乡情割舍不了,就想记录下村庄的变化……”谈起《俺爹俺娘》创作的背景,以及由摄影师转型做纪录片导演的心路历程,焦波抑制不住怀念与感动。从1973年为父母拍摄第一张照片,直到今天,焦波已成为一位拥有数万幅摄影作品和16部纪录电影的影像记录者。

“让镜头说话,就既不要回避贫穷,也不要回避矛盾。”谈起这些年记录的心得,焦波感慨道。

“爹娘总有一天要拍完的,但是爹娘的爹娘是永远拍不完的。爹娘的爹娘就是中国乡村,因为我们传统文化的根就是中国乡村。”1998年12月,焦波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俺爹俺娘”摄影展,被媒体誉为“感动京城,轰动全国,是近年来唯一让人落泪的影展”,摄影作品《俺爹俺娘》获得国际民俗摄影大展“人类贡献奖大奖”,纪录片《俺爹俺娘》荣获中央电视台评委会大奖、全国电视星光奖一等奖、全国电视金鹰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此后,焦波转入纪录片拍摄,先后深入山东淄博、贵州遵义、云南怒江等地,走进奋斗在脱贫一线的干部群众中间,真实记录他们的脱贫行动,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