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永昌制陶 一种千古的“吟唱”
甘肃
甘肃 > 旅游 > 游记 > 正文

悠久的永昌制陶 一种千古的“吟唱”

陶是人类先民的一个发明,也是承载远古文化的大器。自新石器时期,人们在学会使用工具后,开始创造出能够盛物、实用的陶器后,陶器的发展由素陶逐渐演变到绘制有精彩文饰的彩陶,再逐渐演化到更注重实用的素陶,这一由简到繁,再由繁至简的演化过程,正好符合了艺术创作的发展过程。“由简到繁,由繁至简”的发展规律。汉陶正是在陶文化发展到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简单、明了、大气、古拙的风格,尤其在汉代晚期的陶艺中表现的更加突出。随着高温瓷的出现,更加便于使用的瓷器,逐步取代了陶器的实用地位,陶器成为了一个历史的永恒,这种永恒演绎着大汉文化的一种质朴的性格,一种纯真的美,一种千古的吟唱。

永昌是一方神奇的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智慧的永昌人民积淀了深厚而特色独具的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存,璀璨生辉,光彩夺目。

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之一,已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在永昌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你近距离感受和体验这一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永昌县红山窑镇窑文化博物馆。

窑文化博物馆作为永昌县乡村旅游的特色景点之一,以红山窑镇 历史悠久的窑文化为主题进行布展,主要展示了深具地方特色的窑文化传承、制陶流程、陶瓷工艺品等。

红山窑的制陶业历史悠久,早在明洪武年间就有“黑”、“白”窑的传说,即煤窑和陶瓷窑。清乾隆年间,红山窑制陶业达到兴盛时期,又以王家白窑最为有名,同治年间因战乱灾荒,白窑倒闭,至光绪初年又逐渐恢复。

民国时期,红山窑发展到五座陶瓷窑,因生产陶瓷,又有商号,有顺口溜说:“红山窑地方小,三座铺子五座窑”。解放后,红山窑的白窑主要烧制日常生活用品,大多销往周边市县,在当时极大满足了群众的生活需求。

在制陶体验馆 ,可以亲自动手体验陶艺制作工艺,在瓷泥拉坯中享受作品慢慢成型的喜悦,真正跟陶艺进行一场心灵的交流。

开讲人:肖永晖

(金昌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