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驿站黑松驿:林则徐 纪晓岚 于右任等曾留下印记
甘肃
甘肃 > 旅游 > 游记 > 正文

丝路驿站黑松驿:林则徐 纪晓岚 于右任等曾留下印记

黑松驿驿站窗棂

黑松驿驿站窗棂

古浪黑松驿,这座距离古浪县城15公里处的上古驿站和城堡,南依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塞乌鞘岭,西北靠巍峨险峻的古龙山和铁柜山。在古龙山与铁柜山之间是一条长约9公里,最宽处约300米,最窄处只有100米的峡谷,它就是“扼甘肃之咽喉,控五凉门户”、号称“金关银锁”的古浪峡。而黑松驿驿站和城堡正好位于古浪峡与乌鞘岭之间的中心点上。

黑松驿丝路驿站驿卒雕塑黑松驿丝路驿站驿卒雕塑

黑松驿丝路驿站驿卒雕塑

黑松驿驿站大门

黑松驿驿站大门

驿站照壁

驿站照壁

黑松驿凉莊保障石匾黑松驿凉莊保障石匾

黑松驿凉莊保障石匾

黑松驿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文化底蕴丰厚,文化遗存较多,黑松驿在汉代是苍松县城所在地。历代为兵家战略要地。出土了大司农平斛、关内侯印等珍贵文物。明清两代,黑松驿一直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林则徐、纪晓岚、于右任、老舍、莫理循等历史名人均在黑松驿留下了历史印记,特别是发掘出土了明代“凉庄保障”石匾,更加凸显了黑松驿特色文化品位。

黑松驿驿站中厅

黑松驿驿站中厅

黑松驿驿站连廊

黑松驿驿站连廊

驿站厢房驿站厢房

驿站厢房

《清会典》中有:“凡置邮、曰驿、曰站、曰塘、曰所、曰铺。”尽管叫法不同,但所指却是相同的。因为黑松驿这样驿站的存在,使其商业兴盛、店铺林立、风景别样,也激发了许多在此驻足的诗人的创作灵感,邮亭驿站为他们提供了写作的摹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左宗棠随从,清代诗人施补华路过古浪黑松驿时留诗一首:“五里十里雨浪浪,骑马萧然行涧冈。水深泥浊丐汤沐,日暮天寒呼酒浆。孤犬当门黑吠影,疏灯倚壁青摇光。高歌夜半惊山鬼,崖谷四应秋声长。”

丝路驿站黑松驿:林则徐 纪晓岚 于右任等曾留下印记

一八四二年八月十二日(9月16日),林则徐来到古浪,在《壬寅日记》中写道:“十二日。戊子。晴。辰刻行,五里水泉墩,又五里乌梢岭,岭不甚峻,惟其地气甚寒,西面山外之山,即雪山也。是日度岭,虽穿皮衣,却不甚寒,下岭即仍脱皮衣矣。岭之西北七里为平番、古浪交界。又七里双口子坪,又六里安阳,又十五里隆贵铺,又十五里黑松驿,古浪令陈雪炉(世熔,安徽怀宁人,丙子、乙未,工诗、古文)在此迎候,即与共饭。饭后又行,六里香炉墩,又三里碾子磨,又三里关王庙,又三里岔路墩,又三里新关滩,又三里太平沟,又五里扎子沟,又七里古浪县城,入东门内行馆宿。夜雨。”

驿站林则徐下塌处雕塑

驿站林则徐下塌处雕塑

黑松驿驿丞办公处黑松驿驿丞办公处

黑松驿驿丞办公处

来往信件邮驿处

来往信件邮驿处

来往官员接待处

来往官员接待处

驿站笔墨纸砚

驿站笔墨纸砚

在以车马为主要交通工具,且大多数行人都徒步行走的古代,无论是东来越乌鞘岭穿古浪峡者,还是西来穿古浪峡越乌鞘岭者,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无法在一天之内完成这两项任务。他们要么朝发古浪城,穿古浪峡,昔至黑松驿;要么朝发乌鞘岭之南的金强驿(古镇羌驿),截乌鞘岭,昔至黑松驿。

古驿站复原场景古驿站复原场景

古驿站复原场景

如今,当我们站在这些古城墙遗址上,放眼望去昔日的古驿站早已物是人非,湮没在岁月的深处。而在历史的发展中,绵延了数千年之久的古老驿站系统,早已无法适应现代的交通通讯方式,也许是这样一个原因吧。落后于时代,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黑松驿驿站和古城堡无疑便是这方面的一个明证。

(武威文体广电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