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保护让天祝非遗文化绽放异彩

传承与保护让天祝非遗文化绽放异彩

9月22日至23日,“民生银行杯”陇越骑联2020穿越丝绸之路(国际)山地自行车多日赛武威赛段将在天祝鸣枪发车!天祝赛段76公路,从祁连镇人民政府广场出发,途径10个乡村点,返回出发点结束。届时预计将有1000名选手参赛。正值金秋时节的天祝,祁连山深处自然风光绮丽,藏土民族风情浓郁,以及独具风味的地方特色美食,令人流连忘返,是每个参赛选手赛后舒缓疲倦的绝佳盛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天祝是华锐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发展的鲜明地带,一直以来,华锐地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格,承载着华锐各族儿女源远流长的文明史而在民间生生不息。因此,天祝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堪称为反映华锐各族人民文化、艺术与历史的百科全书。

目前,天祝县正在保护传承的非遗项目总计有27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7项,这些非遗项目中很大一部分属于民间文艺性质,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娱乐性和艺术性。

华锐藏族民歌

华锐藏族民歌是流传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及周边的一种藏族民歌形式,是华锐藏族人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盛行在各种集庆宴会和多重性质的生活场合里,它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分类齐全,涉及面从宗教文化到历史地理,再从风土人情到社会生产,体现了华锐藏人在民族变迁历程中对生命悲剧成分的深度包容,以及他们对和谐自然的广泛认知。在敦煌文献资料的藏文残卷中,古代藏人的语言交流就有用民歌作为表达语言的习惯。到了公元11世纪“勒”体民歌作为安多藏区群众最为喜爱的民歌形式之一逐步繁衍开来,而华锐藏人又作为安多藏人的一支,继承并发扬了“勒”体民歌的形式和内涵,并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地方特色的新的多重民歌形式。2008年6月华锐藏族民歌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属传统音乐类项目。

格萨尔

《格萨尔》是我国藏族人民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它全面地反映和记述了古代藏族社会的民族关系、语言、宗教、民俗、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神话、传说等等,内容博大精深,被列为世界著名史诗之一。它的流布很广,对周边兄弟民族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且在流传过程中与其他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相交融,形成了不同民族文化特质的《格萨尔》,土族《格萨尔》就是在藏族《格萨尔》的深刻影响下产生的一部以韵散体形式说唱的长篇史诗。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属民间文学类项目。

华锐藏医藏药

华锐藏医藏药是是整个藏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全面继承藏医学的基础上,根据地理、人文、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天祝县藏医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十一世纪藏医药随藏传佛教传入天祝藏区,十五世纪开始兴盛,公元19世纪中叶,著名藏医丹正加以手抄本的形式编著《临床经验》一书,对天祝地区藏医成就和他本人的藏医临床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影响广泛。80年代初天祝县藏医院的成立和藏药制剂室的建成,天祝藏医药事业实现了其发展史上的重要突破。2008年6月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遗项目,属传统医药类项目。

华锐藏族服饰

华锐藏族服饰,略不同于其它藏区,其特点比较轻便。即便于放牧,又适合农业生产。一般有平时和节日、老年和青年、男和女、冬装和夏装之间的区别,服装质地分布类、褐类、皮类、绸缎类等。特别是华锐藏族妇女的服饰和其它藏区的服饰区别较大,主要的发饰佩挂在前面,而其它区域大都则佩带于身后。同时,华锐服饰的色彩,有自己的美学观。本地人自称“华锐噶绕”(意为白色的华锐),十分崇尚白色,表示吉祥。2008年6月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遗项目,属民俗类项目。

天祝土族安召

天祝藏族自治县是甘肃省土族的主要分布区。全县19个乡镇都有土族分布,“安召”是土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土族民间歌舞,融合着土族的服饰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是土族文化传承的一种重要载体。“安召”,土族语称为“千佼日”,意为“弯曲”或“转圈”是土族地区流传最广的一种无乐器伴奏。以歌的旋律节奏引导相伴的集体舞。2008年6月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遗项目,属传统舞蹈类项目。

天祝土族婚俗

土族的族源可追溯到建立于西晋时期的吐谷浑王国,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土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许多民族文化都是以口头传承和各种礼仪的形式传承下来的。土族婚俗是一种古老的仪式,它综合了土族的多种文化元素,可说是土族文化的总合。天祝土族婚礼从提亲、定亲、迎亲、招待嘉宾、送客等各个环节反映出土族的民俗文化、民族歌舞、酒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等方面的民族特色。2008年6月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遗项目,属民俗类项目。

华锐则柔

华锐藏族的歌舞非常丰富,在民间有着“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华锐的歌舞跳不尽”的说法。“华锐则柔”又名“阿什则”,藏语中的“则”意为跳的意思,“柔”意为形式多样的舞蹈。表演时一边对唱一边跳舞,右袖举上,左袖下拖,有男女相互对唱对舞,集体合唱合舞,动作轻柔,优美动人,风趣而通俗,特别是歌调略不同于其他藏区。这类歌舞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社会基础,因此在几千年的演变历程中“阿什则”的演唱兼容并蓄,歌舞曲调由刚开始的几种发展到现在的20多种,作品结构和表演也日趋成熟,成为阿什则歌舞中的经典之作。“华锐则柔”不限地域环境在草原上、账蓬内等地方都可以表演,在节日、生产生活、亲朋聚会、婚嫁仪式上身着藏族生活服饰、手持哈达和三杯青稞酒一边唱一边跳。2011年3月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属曲艺类项目。

唐卡绘画

唐卡是华锐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题材内容涉及华锐藏区的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华锐藏民族的百科全书。传世唐卡大都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作品,它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上端横轴有细绳便于悬挂,下轴两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丝绢及双条彩带。主要指出涉及佛教的唐卡画成装裱后,一般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印;也有极少量的缂丝、刺绣和珍珠唐卡。华锐藏区唐卡的绘画也源于藏传佛教艺术,是佛教艺术中的一枝奇葩,经过历代华锐画师几百年来的不断摸索和锐意进取,对华锐藏传佛教和中原佛教艺术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推陈出新,2011年3月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属传统美术类项目。

华锐藏族婚俗

华锐藏族婚俗,盛行在众多婚娶场合里。它内容丰富、情节完整,天祝藏族婚俗在周边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些习惯特点,将六礼有不同的规范与创造。充分体现了华锐藏族部落从原古起认识世界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广阔睿智,华锐藏族婚俗从民歌与仪轨两个方面整合了华锐藏族婚俗的全部风貌与文化内涵。一方面它代表华锐藏人整体上的价值方向,构勒出一套体系完整、形式独立的华锐地方本土的民俗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它代表一种文化姿态与其现实生活水乳相交形成了一套别具一格的文化信仰与理念体系。2011年3月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三批省级非遗项目,属民俗类项目。

(武威文体广电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