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甘肃:遇事勿插手让市场显神通

专家建言甘肃:遇事勿插手让市场显神通

原标题:祁连山论坛邀专家建言甘肃:遇事给"方向"让市场"各显神通"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2日电 (艾庆龙)“甘肃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有一定代表性的省份,总体来说,工业化程度比较低。”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认为,官方不要遇事插手去办,应更多给出方向和规划等,让市场主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9月21日至23日,第三届“甘肃·祁连山论坛”举行,多方专家围绕营商环境,为甘肃建言献策。贾康表示,甘肃应借鉴其它地区成熟经验建立企业负面清单、政府正面清单,更好优化营商环境。

甘肃地处中国西北,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多样,加之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工业污染轻,适宜发展特色优质的农产品。像草食畜、高原夏菜、优质林果、马铃薯、中药材等全省性的特色产业,规模、面积、产量逐年增长,已经有了不错的基础,但始终没有做强做大。

“相对于沿海地区,西北地区面临制造业交通成本较高、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约束较大、旧体制的约束相对较大等现实问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分析说,与此同时,西北地区也有资源要素相对便宜、国家资金与政策支持等优势。

“不平衡条件下的‘地区追赶’,关键问题是如何把相对稀缺的资源聚集起来,并引入优势资源,实现发展。”樊纲说,从过往“举国体制”与“经济特区”经验来看,都是集中利用稀缺资源,形成相对的规模效益,实现突破,并产生样板效应。

因此,樊纲提出建议,甘肃应与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合作,建立独立园区,并引入管理团队,完全授权实行发达地区的体制机制。他表示,以此为背景的“飞地特区”,重点在于“体制移植”,可创造新的营商环境,有利于当地跳出旧体制、旧人事、旧习惯的束缚,提供新发展模板。

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廖林说,在当下发展格局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需国内产业链“补弱”“补短”和“补漏”,这便为中西部地区带来的产业发展机会。

廖林认为,甘肃有地理上的区位优势,建设以兰州为中心、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网络体系,努力成为“一带一路”西北陆海联运战略枢纽,解除产业发展运输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