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凉绘画:佛窟壁画与墓室画像砖
甘肃
甘肃 > 旅游 > 游记 > 正文

五凉绘画:佛窟壁画与墓室画像砖

五凉时期河西地区的绘画艺术达到较高水平,北凉石窟壁画及魏晋墓葬壁画砖等珍贵的文物资料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绘画艺术成就。武威天梯山石窟北凉时期菩萨壁画、敦煌“早期三窟”壁画、河西魏晋墓壁画和丁家闸五号墓壁画反映出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流融合的特征。

 五凉绘画:佛窟壁画与墓室画像砖

天梯山石窟第1、4、18窟发现的北凉时期菩萨壁画像,说明了天梯山石窟确为北凉沮渠蒙逊所开凿的凉州石窟,进一步证实了凉州石窟和印度、西域以及其它有关早期石窟一脉相承,对研究我国早期石窟的源流和渊源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1窟北凉供养菩萨壁画色彩朴实厚重,是在磨光草泥上用朱砂敷底,后用墨线勾勒的画法,使人物形象、技法都具有印度、西域早期石窟和汉风相融合的特点。第4窟北凉立式菩萨壁画明显受到西域画风的影响,但描绘身体轮廓及衣褶的铁线描又有传统艺术的风骨,充分显示了北凉佛教的艺术特色。

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正是前凉时期。在敦煌现存洞窟中,西凉和北凉石窟7个,尤其以第268窟、第272窟和第275窟为最早。第272窟和第275窟为北凉时期的石窟。壁画表现的题材主要有佛、菩萨、天人、飞天、天宫伎乐、佛传故事、本生故事、供养人、装饰图案等。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绘于第275窟南北两壁中层的两组故事画,反映出浓重的西域风格。壁画中的人物多着西域式衣冠,世俗妇女服装则多为龟兹式。色调质朴淳厚,气氛庄重热烈。人体画法用浓重色块晕染凹部,以再现起伏变化之态,体现绘画史上的“天竺遗法”特点,真实地反映了西域雕塑艺术对河西雕塑的影响。部分供养人像着汉族衣冠,并采用中国传统的素面描线的画法。

 五凉绘画:佛窟壁画与墓室画像砖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张掖高台、酒泉、嘉峪关和敦煌等地发现多座魏晋十六国时期墓葬,道教及民间宗教色彩较浓,保留了大量的砖画、木板画、壁画等作品,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绘画内容题材多样、内容丰富,特别是出土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坞堡楼院、歌舞宴筵、车马行旅、品茗清谈、六博游戏、圣贤故事等方面内容,这些珍贵的历史画面,真实的反映了当时文化纷呈、思想解放、个性张扬的社会风尚,是研究魏晋十六国时期河西地区政治、经济和审美文化情趣的形象资料。这些绘画内容,为研究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实态提供了最为直接的图像资料。绘画风格质朴、写实、勾勒细腻,线条和透视关系都十分清晰分明。在着色用彩上,突破了汉代红黑白、粉白相间的色彩搭配模式,基本具备了绘画“六法”要求,与南朝绘画在艺术要素上大体相同,说明五凉时代,河西与江南在绘画技法上互有影响。

例如酒泉市肃州区果园乡丁家闸魏晋墓葬壁画,采用整壁分层作画,从顶到四壁完全连贯,顶部正中绘复瓣莲花,以下以赭石色带分割成五层分栏作画,分绘天庭、人间、地下三重境界,把天国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场景融为一体,是西方佛教文化与本土道家思想相与融合的壁画作品。魏晋时期“玄学”思想盛行,崇尚清静无为,一幅幅充满人间情趣的绘画,也体现了自然玄冥的风气。壁画结合墓主人生前生活场景对佛道人物修行和成道过程进行通俗演绎,内容丰富、技法娴熟,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五凉绘画:佛窟壁画与墓室画像砖

魏晋时期中原地区留存的绘画资料极为罕见,河西走廊壁画墓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美术史的空白,为后人了解魏晋墓画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

作者简介: 李元辉,甘肃武威人,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先后在《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历史文化类文章三百余篇。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汗血宝马》,诗文集《诗文话天马故里》(与西木合著),武威文史散论《天马长歌》(与张长宝合著),武威非遗文化专著《凉州贤孝之二十四孝》(与赵大泰等合著),五凉文化著作《话说五凉》(与徐兆寿合撰),参编出版《凉州会谈》连环画。

(武威文体广电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