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庆阳 > 正文

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原标题: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庆阳网讯(见习记者 米静)提起庆阳,人们不禁会想起石油,想起长庆油田。

50年前,一批批石油工人不辞辛苦地来到庆阳,挥洒汗水,攻坚克难,让深埋地下的矿产资源得以利用,石油工人也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不分你我,亲如一家。

长庆油田在老一辈石油人付出、奉献和拼搏下诞生成长,又在新一代石油人的传承、努力和奋斗下崛起壮大。时至今日,每年都会有不少“长庆人”返回庆阳市庆城县,返回马岭镇,在曾经的石油家园里寻找当年的回忆。

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村里开出“石油花”

上世纪60年代末,庆城县马岭川里来了一批“不速之客”,他们在河滩、山沟等地钻眼、测绘、拍照。“听说马岭地下有石油!”“石油可是国家的命脉,用处大着呢!”……听到这些关于石油的消息,兴奋之余,马岭人奔走相告,将这一喜讯福音传给家家户户。

没过多久,十几辆大汽车拉着各种重型机器、设备,开进了马岭川。

“钻井队开钻啦,大家快来看啊!”第一口井位定在了当时马岭公社董家滩生产队余家渠的果园里,一座高高的钻井塔随即矗立在了马岭的大地上。开钻当天,山前山后的村民都来围观,方圆几公里外的人,骑着毛驴,带着干粮,像赶庙会一样聚集在董家滩,眼前这稀罕玩意儿着实让很多人开了眼界。

长庆石油大会战资料图

长庆石油大会战资料图

“除了过年,平时村里没有这么热闹过。”马岭镇马岭村村民边金有“卷”在人群中,踮起脚尖,眼睛直溜溜盯着眼前的“庞然大物”,想看看石油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当时只有10岁的他,对村子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

很多马岭人和老一辈长庆油田的石油工人很难忘记1970年9月26日这个日子,当3208钻井队成功打出马岭川第一口油井——庆一井,石油“哗哗哗”的从井里喷出的那一刻,所有人欢呼雀跃。庆阳地区文工团在井旁搭台公演戏剧3天,以示庆祝。国庆期间,3208钻井队向党中央去报喜,至此,马岭油田“上马”了!

长庆石油大会战资料图

长庆石油大会战资料图

随着第一口油井顺利打成,1971年春天,马岭川又迎来了一大批穿着黄色军装的复转军人,他们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建制为班、排、连……他们是战士,也是创业者,更是长庆油田后来的生产主力军。

他们的到来使沉睡的山川、寂静的田野、缓缓的河水,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他们纪律严明,组织有序,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那时候的清晨,在道路旁,每天都会看到一队队出操的队伍,他们步伐整齐,口号嘹亮,气震山河。

三五个月之后,这些复转军人的衣着发生了变化,头戴钢盔帽,脖围白毛巾,身穿蓝色工作服,他们有的手持扳手、钳子,有的手拿铁锹,有的肩扛洋镐……开始了油田的基本建设。他们有了新的名字——石油工人!

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工人农民一家亲

随着长庆石油会战的全面展开,5万多名石油工人汇集在鄂尔多斯盆地,解决了生产上人力不足的问题,但住哪里和吃什么等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当时,大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不怕会战,就怕吃饭”。

“困难纵有九十九,难不倒石油工人一双手”。生活上的困难并没有难倒千锤百炼的石油工人,他们在朱家河畔的荒地上搭起了帐篷,有的当作食堂,有的当作办公房。当时没有做饭的灶台,他们便在帐篷外的河滩上找到三块石头,垒成品字状,上面支一口锅生火做饭,其他区域的工人们纷纷效仿。

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部分没有条件搭建帐篷的石油工人就挖地窝子,总而言之,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生产在哪里,家就安在哪里,石油也总是在条件最艰苦的环境里被开采出来,他们也因此被称作是“钢铁流动的部落”。“三块石头支口锅”也成了长庆油田工人们艰苦创业精神的真实写照。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农民和工人之间关系逐渐融洽,不管是玉门油田来的专家和同志,还是兰州军区抽调来的复转石油大军,除了极少部分人由于工作地段的原因住在帐篷里,绝大多数人都住在马岭公社区域内的农户家里。马岭群众为了支援石油大会战,家家户户都腾出窑洞和房子让石油工人住。

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我家当时有4孔窑洞,石油工人来了之后,我们让出两孔给他们住,我家住的是一家5口人。”边金有回忆道,我们两家人关系处的非常好,逢年过节做了好吃的都会给对方家里送些。“家里烧的柴火总是供不应求,也没有煤油灯,石油工人便会专门找煤油给农户点灯用。”边金有说。

长庆油田进入基本建设阶段时,到处都堆积着设备和建设用料,石料、木板、钢材、水泥等,虽无人看管,但是老百姓没人拿过一块砖一捧沙。

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患难中的真感情

1971年,第十六团二连(后称油建二中队)刚完成陕西咸阳物资转运站十公里铁路抢建任务,就接到了开赴陇东的命令,在时间紧、车辆少的情况下,100多名解放军指战员、复转军人拉着架子车,背着行李卷,组织队伍从咸阳转运站出发跑步前往陇东。历时8天,途经2省7县,行程370多公里,“跑步上陇东”后来成了长庆人和庆阳人的永恒记忆和精神激励。

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患难见真情,马岭群众和长庆油田工人在一次次战胜困难中,感情更加深厚。

一年的深秋,环江河水突然猛涨,一个儿童在河边玩耍时不慎坠入河中,在岸边劳作的群众高声呼喊,这呼喊声传到家住河边的栾保富耳中,他急忙跑到河边,奋不顾身纵身一跃,将这个孩子从河水中救了上来。这个孩子叫杨峰,是钻二小学三年级学生,他的父亲是钻二安装大队指导员杨其禄,母亲叫储德秀。为了感念栾保富的救命之恩,储德秀认栾保富为干爸,杨峰从此便管栾保富唤作姥爷,他们成了没有血缘的异姓亲眷。

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1975年,陇东地区开展“五路会战”,筑路队伍是会战的先锋,筑路六队在担负架桥任务时下起了大雨,他们决定开山采石。队长朱耀华患有严重的关节炎,但仍然坚持跟班作业,扛水泥,抬石头,同志们劝他去休息,他愤慨地说:“干部不干,说了不算,还是一块干吧!”这句朴实的话很快成了会战干部的口头禅,干部处处带头,队伍士气高涨,这种实干的精神,也随着“五路会战”告捷而传承下来。

长庆的精神不断激励着长庆人前进,也无时无刻不感染着马岭的群众自强不息。马岭人民为了支援长庆石油大会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长庆运输大队新建时要占用下午旗大路生产队土地200多亩,但是村民只收了能购买一辆马车的费用,这是集体的奉献,也是马岭全体百姓对大会战的支持。马岭的老百姓通过手推车、独轮车、架子车等运输工具帮助油田运送物资,支持油田生产。

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石油精神代代传

庆阳是长庆的根,是长庆的魂,是长庆精神的发祥地,马岭在长庆油田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长庆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发。

为了让子孙后代铭记那段峥嵘岁月,把艰苦奋斗的长庆精神永续相传,2017年初,马岭镇党委书记薛克勋、马岭镇马岭村党支部书记栾维经过交流、协商,决定在原先的石油产业遗址上建一个纪念馆。

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说干就干,2017年年底,栾维筹集资金并负责展馆的工程建设工作,薛克勋负责馆内的布置和历史资料的收集。现在,纪念馆、游客服务中心、实景演出区域正在加紧施工。纪念馆由六排展厅组成,用图、文、物等多种形式再现了当年石油大会战的场景。

“马岭刚开发油田的时候我大概两岁多,艰苦的日子我也经历过,虽然现在日子好了,但要忆苦思甜,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保留下来。”从开始动工到现在,栾维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松懈。

为了全方位收集长庆油田的资料,薛克勋一刻没闲着,他一方面查看了3000多本资料,另一方面登门拜访当地的老年人,对了解到的事情一一求证核实。

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在搜集当年长庆油田用过的设备器材或者生活用具时,薛克勋想尽了办法。“那段时间,我每天不是在垃圾站翻垃圾,就是在去垃圾站翻垃圾的路上。”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之前的老物件都已经不复存在,油田上很多设备都是铁制的,多半被卖到了废铁站等地方,为了把这些东西完整地收回来,薛克勋带着乡政府职工利用休息时间,几乎把所有垃圾站翻了个遍。

建馆期间,很多村民自发前来帮忙,有拉砖的,有运土的,他们不计报酬,出工又出力。“我们必须出一份力。在这里发展了几十年的油田虽然搬走了,但是曾经我们一起克服艰难、努力奋斗的精神还在。这个纪念馆承载着我们的记忆,里面的故事更能激励儿孙后代奋发图强。”边金有说。

那些留在“石油小镇”的记忆

(庆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