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永昌宝卷
甘肃
甘肃 > 旅游 > 游记 > 正文

金昌民俗文化的活化石:永昌宝卷

插图:俞天红

上世纪末,永昌县城及周边的新城子、红山窑等地农村仍然流行这样一种群众性文化活动:每当农闲之际,有念卷人在炕头上首正襟危坐,面前置一小桌,手捧卷本讲唱,众人围坐在四周倾听;讲唱者故事生动、声情并茂,倾听者应声附和、感叹唏嘘,一唱一和,意趣盎然。

这种群众性文化活动,就是被誉为中华民俗文化活化石的宝卷。宝卷是一种以民间讲唱文学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民俗活动,起源于唐代,形成于宋代,明清年间极盛一时,曾广泛流传在全国各地,甘肃、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等地尤为盛行。随着电影、电视的出现和普及,宝卷在许多地方悄然淡出人们的视野,尘封于岁月深处。而今,人们只能在河西走廊、山西介休、江苏靖江等不多几处地方看到宝卷。地处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和我们金昌,在宋、元、明、清各代,宝卷都是主要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民国以后逐渐衰微,至2000年前后濒临消失。2006年,河西宝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从属于河西宝卷的永昌宝卷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永昌宝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包含了卷本文本、文本讲唱、讲唱曲调、讲唱礼仪等等,但最为重要的是卷本文本和文本讲唱,永昌人把文本讲唱称为念卷。由于宝卷产生于唐代的佛经俗讲,在发展过程中又融入了儒家忠孝思想和永昌百姓的日常生活及风俗习惯,宝卷文本在内容上有帝王将相、平民百姓,有天上神仙、地下畜禽,也有比如奸臣害忠良、公子闹姑娘等历史与传奇,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彩故事,但始终保持着佛教劝人为善的主旨,在宝卷故事中,好人最终得到幸福,恶人最终受到惩罚。再加上永昌宝卷的讲唱地点往往在民间的农家炕头,用当地方言讲唱,在形式上有念卷人的独白和演唱,有倾听者的附和与应声,讲唱中变换不同的韵律,交替不同的曲调,从而使宝卷从文本内容到讲唱形式上都与百姓生活水乳交融,深得民众喜爱。

只是由于现代传媒的冲击和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宝卷这种民族传统文化样式日渐沉寂,成为濒临消失的珍贵的文化遗产。永昌宝卷也有着同样的命运。然而,总有一部分人,坚守着即将灭亡的阵地,捡拾着散落在民间的文化瑰宝,也正是这些人的精心呵护,使永昌宝卷最终没有被历史的长河湮没。这些人中,有两个人功不可没,一个是永昌宝卷传承人范积忠先生,另一个是已故的永昌地方史志专家何登焕先生。是他们抢救了即将垂绝的永昌宝卷。

因为大多数宝卷卷本中有佛经内容,人们都说卷本有镇邪气的作用,所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永昌县新城子、红山窑等地几乎家家都藏有卷本。也正是因为卷本有很多内容体现了因果报应的佛教思想,“文革”时期就成了破“四旧”的对象,遭到了焚毁。当时,十八岁的范积忠和大多数当地农村青年一样,喜欢听念卷,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念卷。可是在那种特殊的时代,村里人害怕惹祸上身,没有人敢念卷,就是有人敢念,也没有人敢听,并且把家藏的宝卷焚烧的焚烧,上缴的上缴,卷本丧失殆尽。有一天,范积忠听到同村人在议论,说公社有一间废旧仓库马上要拆了,里面藏的好多破书本,包括好多宝卷卷本都要被烧掉。范积忠听后,冒着犯政治错误的危险,潜入那间破仓库里,偷偷地拿出了二十几本卷本,费尽周折藏匿、保存了十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政治环境宽松后,才把这些卷本拿了出来,并开始为广大民众讲唱,一唱就是三十多年。

范积忠在永昌宝卷最为流行的永昌县新城子镇长大,熟悉永昌宝卷的讲唱曲调、讲唱礼仪等民俗习惯,所以原汁原味地传承了永昌宝卷。后来,他到处寻访遗存在民间的卷本,又搜集到十余本。经他搜集、保存的卷本共有33本。范积忠先生也因为对永昌宝卷传承工作,被甘肃省文化厅确认、公布为永昌宝卷省级传承人。

本世纪初,永昌家藏卷本已成为沧海之粟。这些卷本绝大多数破烂不堪,内容不全,又都是手抄本,错讹颇多,加上代代传抄,错上加错,不加以整理,就面临绝迹。这种状况引起当地学者的高度关注。永昌知名史志专家、作家何登焕先生自发承担了这项工作。经过艰苦的劳动搜集民间收藏的卷本共32本,誊抄、整理、校勘后,于2003年编辑出版60多万字的《永昌宝卷》,使遗存的永昌宝卷文本得到了永久保存。2016年,我国著名宝卷研究专家黄靖先生调查河西宝卷来到永昌,看到何登焕先生编著的《永昌宝卷》后,发出感慨:“何登焕先生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永昌宝卷曾经最为流行的红山窑、新城子等地农村已成为只有个别老人留守的“空壳村”,永昌宝卷已失去了存续的环境。只有范积忠先生在逢年过节给为数不多的人讲唱宝卷。他真的会是活态永昌宝卷最后的守护者吗?如果真是这样,只有企盼他们保存的宝卷文本能为他们永远守住曾经的辉煌了。(金昌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