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奖状和一枚纪念章背后的故事
甘肃
甘肃 > 人文 > 史话 > 正文

一张奖状和一枚纪念章背后的故事

原标题:【文物档案】 

     【陇原红色遗珍】

     一张奖状和一枚纪念章背后的故事

颁发给张振财的纪念章和奖状

张秀娟

在甘肃省博物馆的陕甘宁边区文物藏品中,有一张颁发给张振财的奖状和一枚纪念章。奖状为布质,白底彩印墨写,长26厘米、宽32厘米,以五角星、红旗、麦穗等纹样组成彩色边栏,为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签署,颁发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地点为“陕甘宁边区生产展览会”。纪念章为铜托塑面,红色长方形,长3.1厘米、宽2厘米,上有毛泽东、朱德头像,印有“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大会纪念章”和“1943.11”字样。这张奖状和这枚纪念章的主人叫张振财,是大生产运动中陇东分区的劳动英雄,1943年11月,他参加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大会,获得了“特等劳动英雄”的荣誉称号。他一直将奖状和纪念章视如珍宝、悉心珍藏,40多年后他将奖状和纪念章捐给了甘肃省博物馆。

1938年底,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在国民党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下,陕甘宁边区面临严峻的财政经济困难。1939年2月2日,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陕甘宁边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高山川地,田间地头,处处人声鼎沸,一片欢腾的劳动场面。军民一条心,协力促生产,你追我也赶,力争当模范。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表彰大会,陇东分区华池县的张振财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

张振财,1904年出生,华池县温台区四乡城壕村人,3岁丧母,靠父亲抚养长大,24岁丧偶,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多舛的命运并没有带走他对生活的热爱,他不但思想乐观,还积极要求进步。他曾帮助陕甘游击队买过子弹和物资,见过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接受了共产主义进步思想。

1937年,中共中央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张振财和边区人民在党和民主政府的领导下,生活渐渐有了改善。1939年,他续娶妻室,又生了孩子,还分得30亩地、两头牲口。领到土地证的那一天,他欢欣雀跃,捧着证书回家,一家人围坐端详,妻子用手帕小心翼翼地把证书包起来,锁在了箱子里。有了自己的土地,告别了食不果腹的艰难岁月,崭新的生活面貌让张振财对党和边区政府充满了感激之情。

大生产的春风吹进了城壕村,张振财成为这场运动的生力军。他辛勤劳动,不到10天就开荒25亩,加上历年开的荒地,他一人就种地98亩,当年收粮食27石。他还在村上组织起变工队,带领群众开荒锄地,大搞生产,使城壕村大获丰收,实现了“耕二余一”,获得了“边区模范村”称号。1943年4月,华池县县委书记高伯祥在《解放日报》上以《开荒的英雄——张振财》为题,介绍张振财的事迹,要求全县人民学习“他这种劳苦精神”,鼓励大家“积极开荒,努力劳动”。

1943年11月26日,冬日暖阳格外耀眼,张振财精神抖擞、笑容满面,光荣地参加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模范工作者大会。他还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同李富春、徐向前等领导人坐在一起。主席台上悬挂着11位劳动英雄的肖像,张振财就是其中之一。大会上,他代表陇东分区54名劳动英雄发言,没有华丽辞藻,没有豪言壮语,只是讲述着自己用辛勤劳动换来幸福生活的亲身经历,最后,他热情洋溢地说了一句:“好好生产,爱护我们的八路军!”一句庄稼汉发自肺腑的心里话,深深打动着在场的万余人,传播了无穷的正能量。12月9日,他还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1943年11月、12月,1944年1月,《解放日报》以《张振财访问记》《张振财村——华池温台区四乡城壕村》《张振财和模范的城壕村》为题连篇报道了张振财带领城壕村开展大生产的先进事迹。张振财在接受采访时说:“八路军保护老百姓过幸福的日子,我们就要他吃饱肚子,才能保卫住边区,粉碎敌人的进攻。”这平凡朴实的话语,就是边区党政军民一条心、攻坚克难干革命的真实写照。正是因为有了无数像张振财一样的劳动英雄的辛勤努力,才迎来了边区粮食满仓、蔬菜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的动人景象,实现了以边区建设支持前方抗战的目标,最终迎来了中国革命的曙光。

1977年,张振财被选为党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他又出席了甘肃省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代表会议。之后,他将自己视如珍宝的奖状和纪念章捐给了甘肃省博物馆。如今,他虽已离世,这份红色记忆却永续流传。

(作者单位: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