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滩之上舞蹈欢歌 从天水最高峰瞰茶马重镇前尘往事
甘肃
甘肃 > 人文 > 正文

草滩之上舞蹈欢歌 从天水最高峰瞰茶马重镇前尘往事

原标题:【西部地理】武山天爷梁:从天水最高峰俯瞰滩歌古镇的前尘往事

从威远寨城墙看滩歌古镇全貌

滩歌古镇的明清一条街

威远寨里仍然住有居民

老家具的寿字祥云图案木雕

灵猴木雕

麒麟木雕

天水最高峰天爷梁

巉岩耸立的卧牛山

青石板铺路的瘦驴脊梁栈道

乡村的丰收景象

旋鼓舞带有原始信仰色彩

家庭旋鼓队

滩歌镇,坐落在今武山县西南,渭河支流山丹河河畔。这座丝绸之路南路的茶马重镇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宋真宗时期。而离滩歌镇不远的卧牛山属秦岭西端与岷山交会处,天水地区的最高峰,海拔3120米的天爷梁就高高地耸立在这里。

武山黄土深重、峰岭高峻、民众豪爽,但谁能想到在这儿还会有个秀美如绿松石的地方

在天水采访时,我总是感叹它温润的气候,有点像印象中的南方。

当地朋友作答,你可以从周边的群山找寻答案,

我闭上眼睛,脑海中立即浮现小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我所去过的那些林区里郁郁葱葱的山林,风掠过,林涛轰鸣……

他问我,天水的最高峰是哪?

我苦思,他却狡黠一笑,它叫天爷梁,就坐落于天水市武山县西南的滩歌镇,离镇子不到三十里地,而滩歌镇,你是去过的。

我很郁闷,早些年去过滩歌,却与天爷梁擦肩而过。

8月中旬的一天,我们来到武山。

在武山县委宣传部何辉的陪同下,我们一行从武山县城出发,直奔滩歌古镇。滩歌,读来就充满画面感的名字。取其字面意思,应该是在茵茵如毯的草滩之上,载歌载舞。

以前读过天水作家王若冰的《五县杂记·武山》,和作者一样,我也深感武山黄土深重、峰岭高峻、民众豪爽,但谁能想到在这儿还会有个秀美如绿松石的地方。这里山脉相连,沟壑纵横,山丹河、白马河流过全境,造就了一块群山环抱的葫芦状小盆地。古镇就隐藏在其间。

何辉说,大致在宋神宗时期,这里有了滩歌的地名。由来无文献记载,但人们估计是藏语的音译,大致指山下的平旷地区。这个解释非常符合滩歌的盆地地域特征,而汉语之意,我们根据字面意思所猜测的在青草滩上欢歌笑语也是颇得神韵。滩歌镇,这座葫芦形状的古镇,也同样拥有着悠久的历史。说起滩歌的建制史,至少要追溯到北宋真宗时期。但是,根据滩歌出土的石斧推断,早在距今8000年左右滩歌就有人类生活。又据北山一代出土的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彩陶推断,在5500年左右,滩歌已经有先民居住。商周时期,滩歌为狟戎居住地,秦国灭狟后建陇西郡,滩歌属于秦。东汉置新兴县,境域归新兴县管辖。东晋时,先后为前赵、后赵、前凉、后凉、前秦、后秦、西秦等七国占领。唐中叶被吐蕃占领近百年。你看,就是一块小小的盆地,可是历朝历代都在这里留下了印记。

硬生生将去滩歌寻访古镇今韵的想法先搁置一边,直奔天爷梁的所在地卧牛山。在陇南、天水、当地,记者都听过当地百姓在表达敬仰、惊讶、赞叹、悲痛诸多情绪时,会说到“天-爷——”这一声吁天,我觉得这便是真正的乡土。而我知道,当地人们把天水第一高峰命名为天爷梁,那一定是高山仰止,最神圣深沉的敬仰和赞叹了。

当公路的两边村庄逐渐消失,开始出现漫山遍野的森林之时,何辉告诉我们,卧牛山的地界到了。

近看远观,连绵起伏的座座山脉之上,皆是绿意融融的山林。山体都因树木茂密而被遮挡得严严实实,高低不同的树木使群山失了些陡峻,却多了些郁郁葱葱的柔和。

随着脚步的深入,原本开阔的视野开始逐渐变得狭窄,仿佛公路两边的大山在不停地向内聚拢。同样如此,在一进卧牛山地界就开始出现的溪流,也随着山势的聚拢,原本开阔平缓的水面,逐渐变得窄而湍急。

这条溪流就是南河溪。

行走不远,就看到路边有一块石碑站立。停车观之,碑上刻着“白崖沟摩崖石刻”。在石碑之后,远远可以看见陡峭的山崖之上似有铁钩银划的字迹,我们欣喜若狂。

谁会想到那些金碧辉煌的殿宇背后,却有座座青山在哭泣……

何辉说,在大宋时期,卧牛山所在地域成了皇家伐木的林场,它的实证就是这方摩崖石刻。

看看陡峭的山崖,悬高数十米,树根盘生,没有任何可以攀登的小径,要不是路边有石碑提醒,这一方摩崖石刻就隐匿于密林之间。但是为了一探究竟,我们还是决定攀登而上,走近石刻,一观究竟。早在1965年秋天,当地学者漆荣老师攀在崖前的松树上,抄录了全文。后来,又有热爱文史的学者系结两杆木梯,以漆荣的抄文为底本,逐字进行了核对。石刻共16行,首行6字,次行3字,尾行19字,其余均行20字,共计276字。碑刻十分精美,书艺异常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物鉴赏价值。

石刻记述了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皇帝下诏重修皇宫宣德楼、集英殿,由熙河路(治所在今临洮县)转运司、提刑司、常平司出资,转运使张孝纯、防御使王子夕、提举木伐司叶蒙正具体负责在青竹平(今滩歌清水平)采伐木材的事迹。

针对碑文记述,人们翻阅相关史料,发现北宋时期在修建东西帝京皇宫府第时,多次取材秦陇,“春秋二时联巨筏,自渭达河,历砥柱以集于京。集岁之间,良材山积”(《宋史》)。朝廷大肆采伐,又加朝官和戌边军官互相勾结走私木材,沿渭水一带的巨木,经过百余年砍伐基本告罄,所以这次砍伐木料才不得不到远离渭河的滩歌镇青竹平采伐。

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宋徽宗下诏重修开封城被大火焚毁的宣德楼和集英殿,以体现北宋王朝皇城的威严。这个“形象工程”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北宋汴京坐北朝南,由处于同一中轴线的外城、里城、皇城构成。宣德楼(宣德门)系皇城正门,也是京都标志性建筑。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从宣德楼向南到里城的朱雀门,是一座阔为二百余步的宫廷广场,中央官署分列两旁,建筑特别壮美,被称为京部的“御街”。入宣德楼正门,是宫城内最大最高,可容纳数万人的大庆殿,其西为集英殿。集英殿始建于赵匡胤初年,原名广政殿,1032年更名为集英殿,宋徽宗政和五年又改名右文殿,是皇帝策试进士和每年举行春秋大宴的场所。

这一诏书于政和八年八月下达熙河兰会路之巩州(今陇西),各级官员不敢怠慢,汇集在青竹平筹划勘察,丝毫不敢懈怠。农历九月初二开工,十二月二十一毕工,共109天,采伐五丈至十丈巨木2370余根。开工的这一天,正是宋徽宗在皇宫明堂举行大飨礼的所谓良辰吉日。过去滩歌地区的冬天非常寒冷,南河也已封冻,木料可以沿冰道顺利运达渭河,待次年春天渭河解冻时再筏运到京城。

学者解读说碑文的书写者刘焘,浙江长兴人,苏轼弟子,“善书法,笔势遒劲”,深受黄庭坚的赏识,然而他记载的并不是“伐木丁丁,鸟鸣嘤嘤”的风雅之事,而是明明白白的苛政。这一苛政从北宋王朝一建立就开始了,持续了近百年。从北宋建元起,渭河上游的地区“一排排巨大树木被砍伐之后,顺着山林间一道道‘溜槽’被滑到山脚,人运车拉,搬运到渭河岸边。然后,这些来自渭河上游的西秦岭北坡,甘肃境内武山、甘谷一带的千年松柏,将从这里启程,乘着波涛汹涌的渭河巨浪一路东进,途经关中,从陕西潼关附近进入滚滚东去的黄河,直抵正在建设中的北宋都城——开封。这些木材,后来成为了庞大的开封府的屋梁。”谁会想到那些金碧辉煌的殿宇背后,却有座座青山在哭泣……

山山相连,峰峰险峻,森林、草原、河流,使得滩歌好似大山深处安谧的桃源

我们的采访车行至卧牛山主沟口,喧闹的溪水在这里汇聚成了一个小水潭,随即水分两路,向着南北两个方向流去。

在卧牛山的主沟口,公路也随着溪流兵分两路。一路偏向南,沿着公路继续行走可至岷县;另一路,偏向北,则是继续深入卧牛山。南河溪在这里,从南方岷县流出的称为南河,从卧牛山深处流淌而出的称之为龙泉。

在溪水与公路相交的三角地带,水潭上方,“卧牛山”三个鲜红的大字,刻于石崖之上。

茫茫群山,皇家林场,何以得名卧牛?

这里还有一个小典故:在进山的途中,有一座古庙坐落在路边,庙里供奉的是一块神奇的石头,其形状酷似牛的舌头,因而称之为牛舌将军庙。而牛舌将军则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转世,这一带本是青牛吃草嬉戏之地,后来发生战乱,青牛受太上老君所嘱,幻化成人形击退了敌人,人们为了纪念故在此修庙,而牛舌形状的石头正是青牛留给世人的唯一纪念。

有了牛舌,再加之此处森林密布,也似青牛坐卧于此,因而得名卧牛山。

整个卧牛山分为雨庵沟、卧牛山和将军庙三大区域。顺着山路,一路摇摇晃晃,进入雨庵沟,之前一路跟随我们的南河溪,其中一条支流龙泉就发源于此。

唰啦唰啦,水流冲刷的声音越来越大。猛然间,路边高及车顶的野草突然消失不见,出现一小块空地,正前方的山崖之上,瀑布垂直分级而落,侧立一石碑,上书“龙泉”二字。

拾级而上,瀑布层层下坠,水花四溅,落差可达四十多米,底部的岩石上是泉水经年冲刷的痕迹,露出黄褐色的岩石。何辉说,这里的山崖大多以火山岩为主,是古老火山喷发的沉积。

站在龙泉瀑布的顶端,可以遥望见卧牛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天爷梁和太皇山。

绕着山路十八弯,海拔3120米的天水第一高峰天爷梁就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黛青色的天爷梁山下,是大片大片金色的麦浪。天爷梁的山腰上,东边正是高耸天际的太皇山。这两座大山,虽同处滩歌镇,却被河谷隔开,因此气象完全不同。太皇山连亘武山一半的乡镇,衍生出青山、龙台山、西梁山、见龙山、老君山等名山,天爷梁只衍生了石屲山和广武山,阔度之广,天爷梁比不上。但是比高,太皇山海拔3112米,天爷梁海拔3120米,相差虽只有8米,却成全了天爷梁天水第一高峰的美名。

山山相连,峰峰险峻,森林、草原、河流,使得滩歌一带好似大山深处的安谧的桃源,使这里自古就成为了藏、羌、汉等民族的生活之地,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文化习俗与茶马互市的重要场所。

早在北宋后期已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有茶马市场,明代形成了商贸一条街,到清代有了固定的集市,人们在“明清一条街”进行商品交易。每个集日,少则一万多人,多则数万人进行商品交易。

在卧牛山,有一条“瘦驴脊梁”栈道,青石板铺成的栈道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了,但是,我们似乎还可以大胆猜测,在只有一头瘦驴脊梁那么窄的山路栈道之上,驼队马帮在来来往往……

夕阳西下,青山镀了金,河流泛着夕阳的余晖,整个古镇沉浸在橘红色暖色调的归家气息之中

先有皇家伐木场,再有茶马互市的榷场,而在后来,现在滩歌镇中的制高点上,便高高耸立起威远寨。

实际上在北宋之前,滩歌空气中弥漫的却是牧歌的气息。以广袤旷远的大草原为生存摇篮的游牧民族吐蕃之枭波部族随着李唐王朝的轰然坍塌,驮着帐篷,赶着牛羊,唱着悠扬的牧歌跨越太皇山来到山清水秀的滩歌,开始了汉蕃和睦共处的创业生涯。为抵御外部敌对力量的侵扰,枭波部族在双龙山山麓用木栅栏围筑了聚居中心枭篦寨,枭篦寨依山环水,易守难攻,视野极其开阔。清代著名学者毕沅《续资治通鉴》记载,赵宋王朝为显扬皇权恩威的浩荡远大,秦州知州张佶于宋真宗祥符七年(1014)改称枭篦寨为威远寨。

因张佶在小落门(今武山洛门镇)设立采木场,派兵大肆滥伐蕃境林木引起少数部族的反叛。宋廷为保边疆平安,于1015年9月升调渭州(今平凉)知州曹玮任秦州知州兼沿边都寻检使。1017年3月,曹玮又在威远寨西二十里处的今武山袁河修筑了军事新寨,依《“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取名来远寨,使两寨互成犄角之势,同时选任蕃官担任两寨正副军主和指挥使等职,招募弓箭手(民兵),负责地方安全。

如今,我们走进堡寨,雄伟的寨门,厚实的城墙,一切都保留完好,东西狭窄,南北宽阔,四角碉楼痕迹犹存。

寨子内,如今还有四十多户人家居住。我们在一户人家内,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清末的帽盒,据老人介绍,家里曾经出了一个清末的武进士,这个帽盒就是用来存放武进士的高帽的。

作为军事要塞的威远寨,随着行政建制的提高,商业贸易地位的日益突出,于是在威远寨的山下,一个票号林立、商旅通行、深深烙上尘世印痕的古镇出现在世人眼里,滩歌镇最终成为秦陇洮岷地区汉蕃商贸的水旱码头。

站在堡子的城墙上,可以一览整个滩歌镇的全景,夕阳西下,青山镀了金,河流泛着夕阳的余晖,整个古镇沉浸在橘红色暖色调的归家气息之中。

人们为了祈佑生活安康,风调雨顺,历代流传下来的旋鼓舞就是最好的证明。

旋鼓舞流传于甘肃天水及周边地区,已有4000多年历史,是古羌族人在此长期农牧生活中遗留下来的舞蹈,其以娱神、娱人为内容,以舞蹈、祭祀活动为载体,涵盖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诸多文化。

对于旋鼓舞的起源,当地人告诉记者,老辈人说在远古武山一带生活着以牧羊为主的羌民族。有一位牧童常年野外牧羊,饱受恶狼叼羊之害,机智的他用树枝弯成扇形,将羊皮蒙上并烤干成鼓,围着火堆用树枝敲打,火光与咣咣鸣响吓跑恶狼,此后牧羊人纷纷效仿,渐成习俗。

戴思贤向记者展示了手中的扇鼓,其形似扇非扇,如芭蕉叶面,周以铁圈铸成,单面蒙着羊皮,鼓面直径约30厘米,槌柄缀着9枚看似古币的铁环,俗称“九连环”,鼓槌由藤条或羊牛皮编织而成。

亦有学者考证认为,旋鼓舞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舞,带有浓厚的原始信仰色彩。古人称天为“旋”或者“玄”,旋鼓即天鼓,因此在旋鼓鼓面上常绘有太极图。传说伏羲是人面蛇身,在旋鼓舞表演时鼓手的行走路线是模仿蛇行之“禹”步,表演中鼓手“甩莽头”的彩色发辫是人首蛇身扮相,敲鼓娱神,取悦神意,祈求保佑。我们在一户人家,见到了旋鼓舞的几位表演者,她们是一个家族的女性亲属,步履盈盈,旋鼓咚咚,色彩鲜艳的服饰和她们艳丽的笑容,让这古老的传承迸发着时代的光彩。

如今家家户户都会跳,随时随地都可以舞。在重大的节日里跳起旋鼓舞欢聚一起,正好也印证了滩歌的名字:在草滩之上,舞蹈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