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80后”防疫记:一根拐杖 一顿干粮 一个火炉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初春的西北,还透着寒意,兰州“80后”基层防疫员张兴隆在卡口点一坐就是一整天,在他身边是一根拐杖、一顿干粮、一个火炉,以及一些防疫用品。

原标题:兰州“窄巷子”防疫记:“80后”拄拐坚守 邻里多温情

兰州“窄巷子”防疫记:“80后”拄拐坚守邻里多温情

兰州“80后”基层防疫员张兴隆(左一)坚守在防控疫情卡口点 徐雪 摄

中新网兰州3月12日电(记者 徐雪)初春的西北,还透着寒意,兰州“80后”基层防疫员张兴隆在卡口点一坐就是一整天,在他身边是一根拐杖、一顿干粮、一个火炉,以及一些防疫用品。

张兴隆是城关区靖远路街道朝阳村社区的一名残疾专干,憨厚、话少是邻里间对他的评价,在工作岗位上他积极、热心,主动申请到疫情防控卡口点值守。

2003年,还在上初中的张兴隆不幸被车祸夺去了一条腿,突如其来的打击曾让他痛苦消沉,但经过家人的鼓励,张兴隆意识到“以后的路还长”,并开始努力学习,再到工作,如今还收获了幸福的小家。

张兴隆负责值守的是一处老旧居民区,一条逼仄的巷子是这里居民进出唯一的通道,因为地方狭小,分配给卡口点的帐篷无法使用,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就成了张兴隆和同事简易的办公“装备”。

从春节开始,张兴隆每天早上会准时到岗,尽管家离卡口点只有约1000米的距离,但拄着拐杖的他要步行40多分钟才能到达,降温的那些天对于在户外坚守的工作人员是“最难熬的”,裹着厚厚军大衣的张兴隆还是忍不住哆嗦。

图为兰州“窄巷子”里的志愿者为邻居测体温。 徐雪摄

兰州“窄巷子”里的志愿者为邻居测体温 徐雪 摄

这一幕被84岁的居民达含章看在了眼里,他将自家的小火炉搬了过来,张兴隆打心里感觉到温暖。

不仅如此,达含章还用纸箱子为卡口点的工作人员做了一堵“防风墙”,还将自己家的电灯接出来供他们晚上照明,社区考虑到老人生活也不宽裕,多次给予补贴,均被他拒绝。

“其实,在这个三米宽的巷子里有很多邻里温情。”朝阳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马娟说,很多居民在得知社区防疫人手紧缺时,都自愿来值守。

52岁的韩家文正是其中的一位志愿者,经过短暂地学习后,他能熟练地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为来往的居民宣传防疫知识、测量体温、消毒等。

达含章戴着社区发放的口罩说,社区工作人员很辛苦,为了不给他们添麻烦,他和家人很少外出。

张兴隆和这里的街坊邻居都十分熟悉,“多亏了他们的帮忙,疫情防控工作才能有序开展”。

“疫情结束后,想给两个孩子补过生日,毕竟这段时间陪伴他们的时间太少。”张兴隆说。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