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二届甘肃省政府参事论坛:献策"一带一路"改革创新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和兰州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论坛日前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国务院参事室和天津、上海等12省区市的政府参事以及省内专家学者共160余人出席本次论坛。论坛上,与会参事、专家学者围绕“最大的机遇”“改革与创新”“高质量发展”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交流,为甘肃省深度融入、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提出了专业化、建设性、前瞻性、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为筑梦“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战略分析、发展评估和决策建议。现摘编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原标题:筑梦“一带一路” 改革创新发展

     ——第二届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论坛发言摘登

编者按 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和兰州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论坛日前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国务院参事室和天津、上海等12省区市的政府参事以及省内专家学者共160余人出席本次论坛。论坛上,与会参事、专家学者围绕“最大的机遇”“改革与创新”“高质量发展”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交流,为甘肃省深度融入、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提出了专业化、建设性、前瞻性、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为筑梦“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战略分析、发展评估和决策建议。现摘编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高质量发展的实现途径

广东省政府参事雷钦礼

要实现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最关键的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然而,这一转变的实现,并不能一蹴而就,更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我们相当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首先,构建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一体,政府、企业、风险投资机构协调投资研发的科技创新动力体系。在现代社会,从事技术创新研发的机构主要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其中企业是研发活动的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主要在于基础研究,而企业研发的优势在于紧贴市场的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性研究与开发。基础研究由于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需要政府的直接投入和资助。企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应用与开发研究直接面对市场,研发成功将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而通常不需要政府的直接投入和资助。而随着基础研究的突破,新的技术革命和新的产业就会出现,并伴随着会出现大量新兴产业领域的小企业,这些新兴小企业的成长通常需要资本市场诸如风险投资之类力量的扶持。显然,市场需要什么、哪种新产品会更适合市场的需要,哪种技术和哪些技术组合更有市场前景,企业比政府更清楚,所以企业选择什么技术进行研发、研发的方向是什么应当由企业自主选择。但是,为了支持新兴产业的成长和传统产业使用新兴技术转型升级,政府也可以设立一定的技术创新引导基金,引导和鼓励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对技术创新研发的投资。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鼓励和激励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研发的制度体系,为社会提供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技术研发不重视,投入很少,尽管近年来党中央大力提倡创新发展,但是企业的研发投入仍然很少。与西方许多大型跨国公司每年的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都在10%以上、甚至20%以上的情形相比,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都非常低,绝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支出都不足2%,并且还有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任何研发活动,也没有研发人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的体制缺乏鼓励和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研发的机制和社会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我国的企业税制结构抑制技术创新研发活动。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税制改革,构建出一个能够激励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研发的制度环境。

第三,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法治和产权保护,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做好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市场秩序。要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品质好、质量高,不仅需要制订有严格的质量标准,而且还需要有严格的监管和执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制订完善,各种产品的质量标准也都设立,但是长期以来却存在监管不足,执法不严的问题,以致市场上假冒伪劣充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频发。因此,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将诸多事前审批取消后,要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力量,做好事中事后监管。

推进西部农业品牌化

四川省政府参事刘宇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刘可

品牌农业是通过取得相关质量认证,取得相应商标,通过提高市场认知度,在消费者中具有良好口碑的农业类产品,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由于品牌农业具有质量和安全健康保证,按照量化标准进行生产与加工,通过筛选包装和初加工提升产品价值,以适度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这样的农业必然是质量农业,更是西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由于西部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很多农产品有特色而无品牌,地方特色多,地标品牌少,致使众多农产品价格严重地背离其价值,好产品未卖到好价钱。聚力品牌农业,加快西部农业品牌化发展刻不容缓。

加快实施西部农业品牌化战略,以品牌化提升农产品质量。从各省区市实际出发,加快品牌“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工程建设,加强农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做强做大一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创造一批国家级、省级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区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知名品牌保护区。

大力推进规模化种植(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用规模化标准化确保农产品质量。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国家财政资金支持的“农产品标准化”项目,从规模化种植(养殖)、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打造、产业化经营、信息化应用的基本要求出发,着力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立具有西部特色和各省区市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基地。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带动西部农产品标准化。

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和“大企业支撑大品牌”策略,用完善的品牌体系支撑西部品牌农业发展。支持企业依法开展驰名商标认证和保护,培育一批农业企业和农产品成为国家品牌、西部品牌和省(区、市)级品牌,全力打造国内外驰(著)名商标,不断提升西部农产品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与国际知名度。注重发挥西部地标优势,加强各省区市现有地标产品应用,培育创新新地标,注重西部农产品商品化和知识产权化,加强农产品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支持扶持在西部各农业(电商)产业园区建立土特产主要食品“共享制造”车间,搭建共享车间在线使用信息平台,提供小微企业精准租用,获取SC认证码。

强化品牌农产品监管,提升西部农产品的品牌信誉。加大农产品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支持鼓励农业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示范引导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识使用,把“三品一标”和公益性、区域性集体商标标识的品牌农产品全部纳入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对线上产品严格执行国家生产流通标准或地方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执行标准化的宣传教育和引导,确保西部农产品品牌化健康发展。

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西北地区发展

陕西省政府参事周新生

尽管西北地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得到较快发展,但与西南地区相比,分化现象明显。近10年来,西北地区经济年均增长11.3%,低于西南地区0.8个百分点,特别是近些年经济下行,西南地区以重庆为代表的多数省份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而西北诸省份均回落至一位数中速增长。

随着东部地区经济调整力度加大,经济回暖,东部地区2016年和2017年的经济增速普遍与西北省份的增速接近,有些甚至超过西北有些省份,例如,2016年江苏和福建的增速均高于陕西,而浙江、广东比陕西的增速仅低0.1个百分点,山东的增速与陕西、新疆、甘肃持平。2017年,浙江的增速仅低于陕西0.2个百分点。很显然,东部各省份本身的经济体量大,加有与西北相当的经济增速,随着时间推移,两者的经济发展差距一定会进一步拉大。

2017年2月28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也显示出西北地区发展与西南地区分化,与东部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的态势。该报告将竞争力按照上中下游区进行排序,上游区依次为,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天津、福建、湖北、河南;中游区为重庆、安徽、四川、辽宁、湖南、河北、江西、内蒙古、吉林;下游区为陕西、海南、广西、山西、贵州、黑龙江、新疆、宁夏、云南、青海、甘肃、西藏。

西北地区发展与西南和东部地区分化与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转型发展压力较大。二是县域经济不强、民营经济发展缓慢。三是投资环境有待改善。四是经济外向度偏低。五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一些地方人才流出现象严重,人均收入水平不高。

西北地区战略位置重要,又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关键通道,以及重要的支点和桥头堡区域,西北地区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事关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水平。西北地区能源资源富集,关中—天水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及天山北坡等区域已具备加快发展的条件。可以说,西北地区有基础、有潜力、有意愿、有能力加快发展。当下,西北地区缩小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实现人民群众富裕的压力日益增大,需要国家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采取有力措施支持西北地区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全国新的经济增长极。

[责任编辑:李姝婷]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