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全能战士”守“护”生命 听听她们的心声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张掖 > 正文

张掖“全能战士”守“护”生命 听听她们的心声

总有一群人,穿梭在医院的各个角落,她们脚步匆匆、目光如炬、初心如磐,凭借着精湛的专业技能与一颗炽热温暖的心,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筑起坚固防线。

早上八点,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儿科输液中心处处弥漫着孩童的哭啼和家长的絮语。护士长潘晓燕仔细翻看输液记录,核对药品、检查器械,开始第19个年头的晨间巡查。那些裹在襁褓里的稚嫩手臂,那些因高热泛起红晕的脸颊,在她眼中都是需要温柔以待的生命。

作为一名坚守儿童护理一线的“老战士”,儿科住院部的一场紧急救治成为诠释南丁格尔精神的生动注脚。

一名三个月大的婴儿因呛奶导致严重窒息,送至医院时已出现口唇青紫、呼吸微弱等症状。面对慌乱的父母和奄奄一息的孩子,潘晓燕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护理团队协同配合,实施电动吸引器清理气道、高流量给氧等急救措施,为患儿建立了生命通道。当需要进行呼吸插管时,孩子母亲突然攥住她的衣袖吼道:“你们要把管子插进那么小的喉咙?”

面对家属的质疑,潘晓燕一边指挥护士精准完成操作,一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说明医疗必要性。监护仪跳动的绿光映着她额角的薄汗,直到患儿度过危险期,她悬着的心才稍稍落地。经过十天系统治疗,婴儿康复出院时,家属含泪向护理团队鞠躬致谢。

“一切为了孩子是儿科护理人员的责任和使命。”谈及儿科护士的必备素养,潘晓燕认为,过硬的专业技术、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医患间温暖的纽带,甘于奉献、坚守平凡、用心工作、持续学习以及团队协作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为了提升医护水平,潘晓燕还自发开展医患满意度测评,为患儿提供精准服务,用超出专业范畴的关怀之举夯实医患信任的根基。

身着蓝色工作服,快步穿行于病床间,一边检查监护仪数据,一边回应家属询问……连轴转对甘州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孟渊元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护士这个职业,既有成就感,也有挑战。”在27年的职业生涯里,孟渊元深刻体会到护士职业的两面性。一方面,护士能够为社会大众减轻病痛、守护健康,还能凭借专业知识为亲友提供保健帮助;另一方面,高强度的工作模式,也曾让她在家庭与事业之间艰难平衡。

“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好好陪伴孩子。”由于丈夫常年在外工作,孟渊元便独自扛起育儿和事业的双重重担。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接到急诊电话,焦虑、无助与疲惫如影随形。

“急诊的电话铃声比学校的放学铃声更急。”学校接送卡常年拴在邻居钥匙圈上,家长会通知单静静躺在护士值班表下,亲子活动券在更衣室柜门夹层里褪了色。“妈妈,一个人在家我害怕。”值夜班时,孟渊元翻看着和孩子的聊天记录,听着孩子带着哭腔的语音消息,眼泪不由自主地顺着眼角滑落。

“现在想想,都过来了。”简单的两句话,背后藏着像蜡烛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南丁格尔精神。

护士节,对护士而言既是庆祝,更是激励。像潘晓燕、孟渊元一样,奋战在护理一线的“全能战士”“温暖使者”还有许多,她们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践行着“护佑生命、竭诚奉献、专业精湛、勇气非凡”的初心使命,以仁心与汗水书写着守护生命的绚丽篇章。(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玉杰 岳永舜)

(张掖日报官方公众号)

相关新闻:【视频】国际护士节:关爱护士队伍 守护人民健康

自动播放

今天也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各地、各医疗机构围绕“关爱护士队伍,守护人民健康”护士节主题,开展技能培训、表彰奖励、联欢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构筑全社会关心关爱护士队伍的浓厚氛围。

图片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开展“深化优质服务,赋能护理发展”系列活动,举办“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案例大赛,通过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护理水平。

图片

图片

在甘州区人民医院,各科室的护理人员早早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查房、给药、输液、换药,每一步都细致入微,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原则,以扎实的业务水平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护理服务。

图片

图片

肃南县启动庆祝第114个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在护理技能比赛中,评比了单人心肺复苏+电除颤操作、胰岛素笔皮下注射两项关键技能,旨在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急救水平和临床操作能力。

图片

图片

临泽县中医医院举办“5・12”国际护士节表彰大会暨“凝聚护心,协作同行”联欢会,医院部分职工及家属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节日。(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岳永舜 吴玉杰 史雪婷 宋坤)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