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甘肃省立书院之首 见证近现代学堂更迭史
甘肃
甘肃 > 人文 > 史话 > 正文

三百年前甘肃省立书院之首 见证近现代学堂更迭史

原标题:听,兰山书院读书朗朗

书院旧址介绍

书院旧址介绍

兰山书院旧址

兰山书院旧址

空闲时间,我喜欢在兰州市秦安路上走一走。途经兰州三中门口,脚就挪不动了,这也是我经常来此地的目的。怀着敬畏的心情,与沿街大门口的那块石碑相凝视,胸中总是涌动着时光的碎片。这一块沃土,在过去的三百年的时光里,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迎来一个又一个喷薄而出的朝阳,送走一个又一个晚霞余晖。

兰州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3月在此立石碑,正面红字清晰地标注“清·兰山书院旧址”,背面书写书院简介。吸引我的还有一排放在大门口的宣传栏,上面的文字和图片,介绍这座三百年书院的历史变迁和鲜为人知的故事。一遍遍地阅读,便是我与这座书院一次次的约会。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成为永久的记忆,那些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成为兰州历史上最耀眼的一个群体。

清代兰州著名的四大书院,在原址上,至今仍然发挥着教书育人功能的,惟有兰山书院,兰州三中继承了古书院的遗产,仍然彰显着古书院的辉煌。

据史料记载,兰山书院最初名为“正业学院”。雍正二年(1724),甘肃巡抚卢询捐建书院,地址就在兰州新关路北明肃王花园,即今天的兰州三中校址。其规模宏大,经费充裕,藏书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因而声名远播。

雍正十三年(1735),甘肃巡抚许容奉旨改正业书院为“兰山书院”,招收全省各府、厅、州、县学生,设正课生40名,副课生50至80名。每年二月招生,应考者达三四百人。从中甄别录取的正、副课生一律入住书院斋房潜心用功。落选者只准随课附考(外课生),不准入院居住。

书院制定各项学规,严格书院纪律,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进行。每年二月至十一月为考课期。课,试也。考课为书院考查学业的主要形式,也是书院教学的重要特色。分为官课、院课(即堂课)和小课三种。每年二月,由陕甘总督主持兰山书院学生的甄别考试。根据甄别成绩,结合考课成绩升降学生资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月初六举行官课。由陕甘总督、甘肃布政使、甘肃按察使、兰州道轮流出题,考试、阅卷、发奖银。每月十六日、二十六日举行院课,小课每月举行一次,无定期,均由山长出题、阅卷,书院发奖银。

我在努力想象着,三百年前这块土地上的繁荣和书院的神圣。这里有无数学子们向往的学府,这里是仕途上的重要一站,也是汇聚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多少人梦寐以求,只有其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才能进入此门。书院的威严、气场,历来被平民百姓推崇和仰视。书院与街巷相得益彰,一条街巷也因为这座省立书院而闻名,一座书院带活了一条街巷。于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特别是开学、考试的那一段日子,是不是也像现在一样,送行的、陪考的,像赶大集一样的热闹非凡?

书院往往随社会发展变化而改变其命运。时间来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推行新政,停止科举取士,各省改书院为现代学堂。翌年,陕甘总督崧蕃改兰山书院为“甘肃省立优级师范学堂”。宣统三年(1911)春,陕甘总督长庚又将其改为“甘肃两级师范学堂”,随即又改为“甘肃初级师范学堂”。中华民国时期,1913年,改为“甘肃省立师范学校”。1917年,迁入畅家巷甘肃陆军小学堂(今兰州一中院内)。同时兰州女子师范学校从南府街(今金塔巷)迁入兰山书院旧址。1964年秋,改兰州女师为兰州市第三中学。

三中沿街宣传栏里曾经有一幅兰山书院的鸟瞰图,气势雄阔,印象深刻。兰山书院坐北朝南,南北中轴线建有大门、仪门、文仁堂、敬逊堂、射圃等建筑物。大门外东西两侧建坊表(牌坊),分别题额“兴贤”“育才”,表明办学宗旨。院内东西两侧建筑为学生斋房、监院官舍、山长住宅、书库等。全院共有斋房37间,是学生自习和居住之所。整个书院建筑层次分明,功能齐全,满足教学、办公、住宿的需要。书院在此后百余年间,历经杨应琚、左宗棠等五任陕甘总督的数次修葺扩建,使之成为省立书院之首。

说起兰山书院的藏书,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可谓四大书院之首。图书由书院购置,或由总督和学政捐赠。书院还能雕版印书。乾隆时的藏经、史、子、集共200多种,书版23种。咸丰四年(1854)七月,书库失火,藏书、藏版全部被焚毁。此后陆续购置,至光绪时藏经、史、子、集101种,藏版3种共33卷。其中《西学大成》是全面介绍西方文化和科学知识的著作,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西方学术的浓厚兴趣和积极学习的态度。对于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保证图书正常流通,兰州书院制定《领书章程》。

我感觉脚下的泥土,掬一把都是故事。徘徊于此,常常浮想联翩,从古至今,有多少胸怀梦想的才俊在这里刻苦攻读?在那个封闭的年代,有多少女子勇敢地冲破束缚,在这里接受教育?兰州第三中学在这块沃土上,又是怎样延续着教书育人的传奇故事,成为书院遗址上一颗闪亮的明珠?

想来想去,归结起来就是“文脉”二字。文脉如隐于纸背的细流,静静流淌在字里行间。文脉的传承,是时间与空间的对话,是心灵与智慧的碰撞。在兰州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文脉始终绵延不绝,穿越历史的文化长廊,滋养着兰州人的精神家园。“它不仅是知识的传承,更是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精神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三百年来,那回旋在时空里的读书声,持续不断地萦绕在兰州人的耳畔,历史的笔墨将详细记录其过往的辉煌。古老的兰山书院,传统经典的读书声抑扬顿挫;女子师范的花季少女,清脆响亮的读书声,婉转悠长;兰州三中学子们的读书声,个性张扬,活力迸发,这些不同时空里的读书声,组合而成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时代最强音。兰州第三中学赓续着三百年的文脉,源远流长,成为新时代教育史上的一抹荣光。

杨玉珍 文\图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