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尖绝活到走进百家 “非遗+”如何碰撞出下个顶流
甘肃
甘肃 > 人文 > 陇咚锵 > 正文

从指尖绝活到走进百家 “非遗+”如何碰撞出下个顶流

原标题:重走西北角丨兰州新区:“从指尖到脚下”的非遗文化体验

今年春节期间甘肃的流量密码“社火”点燃了民众对非遗、民俗等地方文化的热情,“瓷上补钉”“蛋上雕花”“鼓舞飞扬”等民间技艺也广受关注。4月26日,采访小组走进兰州新区,体验了一场“从指尖到脚下”的传统文化盛宴,感受非遗传承人的匠心。

“瓷上补钉”“蛋上雕花”“鼓舞飞扬”非遗之绚目不暇接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俗语说的就是锔瓷手艺。采访小组见到廖敏龙时,他正伏案忙碌。这位缮善堂锔瓷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一点点转动着手中的茶壶,检查裂痕、找碴、对缝,根据茶壶的纹饰结构以及样式张合位置和位点,定好锔钉数量和位置,再用金刚钻打孔,最后将事先打制好的锔钉钉进孔中。

锯瓷就是把破损的瓷器用订书钉一样的“锯钉”修复起来。锯钉的弯度把控难度大,太直或太弯都不能对齐孔中,打孔深浅则全靠手艺人的经验,没有机器能替代。

廖敏龙修复的作品之一

廖敏龙修复的作品之一

廖师傅曾经是金工,习得锔瓷技艺后,他修复的瓷器既有金属的铿锵又融合了陶瓷的温润。“修瓷不仅是修复,还要知道瓷器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还原瓷器本身气韵。”满墙的锯瓷作品都是廖敏龙与历史和内心的对话。

与锯瓷一样,蛋雕也是一门“指尖”上的技术活。凭借一把刻刀、一支铅笔,新安社区的非遗传承人刘财万在蛋壳的方寸间苛求毫厘。名人肖像的一丝一发、花鸟猛禽的灵动跳脱被他雕刻得活灵活现。

展柜中一件老人肖像作品倾注了刘财万特殊的感情。“他是我以前的邻居,我经营小卖部时,他每天都会喊我起床,在店里与我聊天,相互陪伴了20多年。”刘财万的蛋雕讲心不讲金,大多作品都用来参赛或者送给爱好蛋雕的友人。

“有我太多的心血,怕旁人不珍惜”。比起盈利,刘财万更想发掘热爱蛋雕的人,将蛋雕技艺真正传承下去。

新安社区非遗传承人刘财万的蛋雕工作室

新安社区非遗传承人刘财万的蛋雕工作室

如果说锯瓷、蛋雕玩的是精巧和细致,太平鼓和“狮子登杆”则代表了磅礴和惊险。

烈日下在兰州新区太平鼓保护实践基地,太平鼓队正加紧训练,为“五一”假期黄河之滨几场重要的表演备战。

4月25日,鼓队队员在太平鼓保护实践基地训练。

4月25日,鼓队队员在太平鼓保护实践基地训练。

队伍前方,以牙旗为号,鼓手左手紧扣鼓环,掌控鼓身,右手不用鼓槌,改以麻绳编织的鼓条击打鼓面,时而将鼓高举过头顶,时而将鼓挥落地面,身体前后跃动,骑跨鼓上,激情击打。

兰州太平鼓是甘肃的传统鼓舞,素有“天下第一鼓”之称。早在2006年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社火”中与太平鼓一同调动气氛的最佳搭档是“狮子登杆”。一人顶狮子头,另一人顶狮子尾,沿着两根绳子爬上近12米的高杆,“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站立”。观众屏气凝神,演员英姿飒爽。

近年来,兰州新区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2024年各级非遗项目增至13项,涵盖传统技艺、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俗等4大门类。

非遗进社区 技艺近百姓

“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已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共识。兰州新区积极推动非遗传承人扎根社区,常态化开展非遗传承活动,让非遗技艺从博物馆“飞”进寻常百姓家。

2021年初,新安社区为刘财万开设了工作室,让他能够专心钻研蛋雕技艺,还邀请他给社区“七点半”课堂的孩子教授蛋雕技艺。考虑到刘财万早年间生病落下残疾,社区为他办理了特困人员补贴,每个月能有1000多元的补贴收入,并免费在社区食堂就餐。

“我们还吸纳他加入了社区成立的心连心残障服务中心,希望通过志愿服务,增强他的社会融入感。”魏廷进告诉采访小组。

刘财万与魏廷进一道策划了多次展览活动,并和学校合作非遗研学项目。随着蛋雕技艺的知名度不断扩大,2023年5月,蛋雕技艺成功获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同样,锯瓷技艺传承人廖敏龙所在的栖霞社区也正在积极筹备集展览与实践于一体的锯瓷工作室,计划与兰州市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推动锯瓷技艺走进校园,为锯瓷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兰州新区已成功举办非遗进景区、进社区、进广场、进校园、进军营等宣传展示活动数百场次,推动非遗文化可持续发展。

传统与新兴碰撞 培育下个“顶流”

利用新技术赋能,实现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获得热度,是非遗文化保护者们关注的焦点。

一方面,一些非遗传承人开设了社交媒体账号,利用新平台来创新和推广传统文化。“刘财万的抖音号是‘蛋雕.艺术’,我们会发布视频展示他的蛋雕作品。”魏廷进表示,他们一直定期更新,以维持线上关注度。

另一方面,三维建模、5G直播、AI合成、VR、AR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非遗保护创造了更大的想象空间。目前,兰州新区已经推动非遗传承与旅游、商务、教育、体育等领域融合发展,研发蛋雕、刺绣、剪纸、太平鼓等8个系列百余件文创产品,实现了部分非遗技艺成果生产性转化。

今年春节期间的“社火”通过新媒体的传播火“出圈”,不仅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活动,还激发了年轻传承人的热情,使“社火”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西槽村社火协会会长巨学军说:“‘狮子登杆’动作难度大,对表演者的要求也高,我们在积极寻求与兰州市体校的合作,从年轻孩子中选拔青年传承人。”廖敏龙这几年也收了一些徒弟,希望将锯瓷技艺在年轻一代中传承下去。

非遗文化与新平台新技术的充分融合,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它使年轻人有了新动力,从而发掘更多新赛道,探索“非遗+”多元创新模式,推动非遗活态化、生产性传承和利用。

(作者程怡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冯诚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侯巍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图程怡文、陈志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