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清明节

漫话清明节

原标题:漫话清明节

古代先民在长期农耕文明实践中,总结出反映自然变化规律,并用于指导农耕生产的二十四节气。这种先人定的节气,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十二个月,每月两,每季六,凡二十四。每个节气又分三候,五天一候。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气象学的核心知识体系,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可,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被联合国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至而名归。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是基于天体运行和时令、气候、物候变化而定。以清明为例。《岁时百问》释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二字,自有“风清气明”之意,风清爽天澄明,视野随之开阔,心情为之疏朗。再看清明三候描述: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始则白桐花绽放,继而喜阴的田鼠钻回地洞,然后是雨霁天空可见彩虹。三候进一步具象化春和景明之态。中国号称“诗国”,独家创设的二十四节气自然会成为吟咏题材。唐代大诗人元稹更是逐一咏过。其《咏廿四气诗·清明三月节》云:

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

杨柳先飞絮,梧桐续放花。

鴽声知化鼠,虹影指天涯。

已识风云意,宁愁雨谷赊。

大意是:清明向着晚霞,山泉映着光华。柳絮漫天飞舞,梧桐陆续开花。鴽鸟知晓田鼠变化,望彩虹目击天涯。既识得风云盛意,何愁因歉收而赊账。春光明媚,惠风和畅,万物生发,蓬勃竞长,预示着风调雨顺,丰收在望。于国于民,都是利好消息。

二十四节气伴生了相应的民俗文化,譬如立春的打春牛、冬至的吃饺子等。而清明,更是兼具了自然和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又是传统的祭祖节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季春之际,具体交节时间为公历4月5日前后。作为自然节令,它具有指引农耕的导向作用,北方地区流行的农谚“清明前后,栽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足以为证。

作为人文节日,清明节源自祖先信仰和春祭礼俗。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主题,自古传承,至今不辍。“乃禴乃尝,敬而追远”,刘禹锡记叙的就是礼敬祖先的祭奠仪式。而杜牧的一首《清明》诗,更是以承载了清明节的人文内涵而脍炙人口,久久传诵。诗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常遭逢“闹天气”。远在梁代,即有记载: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

诗人杜牧遭遇的正是“泼火雨”。细雨纷纷,具象传神,既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美意境,亦道出那位雨中行路者的黯然神伤,“断魂”惆怅。多情诗人,善感文士,他乡游子,逢清明节而思亲念祖,心头滋味复杂,莫可名状;孤身行路,偏偏又赶上细雨飘洒,春衫尽湿,触景生情,愁绪倍添。诗人“断魂”,情景使然。“纷纷”二字,既状春雨之景,也喻行人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急需寻到一个哪怕很小的酒店,借以小憩避雨,兼可借酒浇愁。于是,就向人问路。牧童将手一指,诗人顺其所指望去,杏花深处,一家村野小酒店招贴依稀可见。这首小诗,没有难字,也不掉书袋,语言通俗,明白如话,自然天成,毫无做作。和诗圣李太白的《静夜思》一样,是属于大俗即大雅那类诗中精品,非大手笔难以为之。此诗构思,颇具匠心,顺序写来,起、承、转、合,各得其妙。限于篇幅,不再赘述;有兴者自会琢磨体悟。

清明节是传承久远的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弘扬孝道,融洽亲情,又促进家族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融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于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合一,充分体现了华夏民族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迄今仍未过时。

□鸣弓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