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口古镇

碧口古镇

原标题:古镇碧口

李世仁

离开文县县城,沿白水江畔212国道一路下行,两山夹江,河岸凿路,蜿蜒悬空,步步惊心。车到玉垒关,山越青葱,一座大型电站库区所蓄之水刹住了江水威风,呈现一泓波光粼粼的水面。又一个大转弯,另一条峡谷中冲出的白龙江,照样消失在一片汪洋中了。水面疏阔,有了舟楫穿梭,每条船后面拖出一条条白花花浪沟,野鸭见状,列队逃离。拦水大坝前浩浩渺渺,鱼儿撞开水面,此起彼伏。湖对岸,绿树丛中,露出屋舍俨然。车子从大坝左侧驰下,行两三千米,碧口古镇就扑入眼帘。

下车观览,不经意间就步入了一处标志性建筑“复兴阁”,从一楼到五楼所展示的古街旧照,紫云宫,江岸纤夫,山间马帮,货船搬运,茶垄绕山……那些往昔的记忆,今天的展现,让你一步一怀想,一步一惊叹。

在复兴阁楼顶眺望,古镇像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树木簇拥,碧水幽幽,旧街古香古色,新区欣欣向荣。

小河坝一帘接一帘溪水次第溢下,归入逆向拥进的麒麟寺电站水库,水旁辟休闲广场,五把形制各异的茶壶悬空,有茶芽朝天,有长廊亭阁,有画船停泊……空中澄明,云朵变化奇异;阳光涂染的青山映在水中,似乎在摇篮里享受摇啊摇的温馨。

当你走进街区,热烈而繁荣便将你包围,人头攒动,铺面比肩,日用商品琳琅满目,刚才还在仙境里徘徊,倏忽人间烟火袅袅。刚摘的樱桃、枇杷、西红柿、水芹菜、黑木耳、羊肚菌、明前茶,还有凉粉、豆花面、核桃饼子……好吃,新鲜,纯天然,环保。

碧口,古时称碧霞口、碧峪乡,大约清末时才叫碧口,是西北地区历史上著名的水陆码头。古时最热闹的地方是中街,药材商人集中的也是中街。著名的是接待全国各地来收购中药材商人的云生药店、忠信永药店、和成药店、戴家药店。

到清中叶,碧口囊括了沪、豫、陕、湘、鄂、赣、渝、蓉和嘉陵江沿岸各县客商。鉴于商贸流通需求,按商品分五大帮,后为七大帮,再为九大帮,其中,药材行帮独占鳌头。行栈达40多家,成为甘肃商业重埠,名列甘肃四大名镇之首。有清以降直至上世纪四十年代,日涌千骑,货物积山,码头繁忙,千行百业,人流滚滚,成为享誉大西北的“小上海”。因此,专门设立了烟酒营业税局、直接税局、特税局、海关税局;自然,金融、邮电机构无一缺漏,行业完备全省罕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公路网形成,碧口的商贸地位渐次衰微。但受过商业浸淫的碧口不甘寂寞,从李子坝发现百年老茶树起,碧口人便嗅到了商机,于是另辟蹊径,在茶字上下功夫,经过多年发展,很快便以茶叶种植、森林秀美、人民安居闻名省内外。

今天仅李子坝、碧峰沟、马家山等地,茶园已达3.2万亩,产量331吨,产值1.69亿元,成为重要经济收入来源。碧口是我国茶叶最北产地,善于经商的碧口人,以建生态茶基地,打造茶品牌,弘扬茶文化,增加茶收入为目标,已建有8个专业合作社,组建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8家茶叶龙头企业,茶农收入稳步增加。

碧口,海拔620米到2000多米,森林覆盖率66%,是西北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域,有植物活化石珙桐、水杉、银杏、香果树、连香树、南方红豆杉、西康玉兰、独叶草以及兰科植物在内的众多植物资源,被专家誉为“甘肃的西双版纳”。林密了兽多,一点不假,这里不光有大熊猫这张“名片”,金丝猴、羚牛、大鲵、藏酋猴,在李子坝、马家山产茶区同样不时酷秀一番。

于是,甘肃历史文化名镇、十大魅力乡镇、特色气候小镇、森林小镇、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区,顶顶桂冠纷至沓来。

溯嘉陵江、长江流域涌来并落地生根的习俗文化,依然渗透在这块土地上,扎根于人们的骨血中。茶馆、南北兼容饮食,照旧是吸引外来游客的魅力所在。

这里是让人陶醉其中的一首抒情诗,娇艳而瑰丽,惬意又浪漫,纯粹且底蕴丰厚。(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