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现存最早、最神秘的“洋楼”——蝴蝶楼

武威现存最早、最神秘的“洋楼”——蝴蝶楼

原标题:武威近现代代表性建筑蝴蝶楼

武威城东关有一片绿地,树木成荫,郁郁葱葱;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是人们避暑休闲的好地方。在炎炎夏日、酷暑难耐时,当你走到那里,一股清凉之气扑面而来,顿觉心旷神怡、沁人肺腑。这就是凉州植物园。

一、凉州植物园的变迁

凉州植物园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六百年前的前凉时期。《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记》说:姑臧城“本匈奴所筑也。及张氏之世居也,又增筑四城,厢各千步。东城殖园果,命曰讲武场,北城殖园果,命曰玄武圃,皆有宫殿,中城内作四时宫,随节游幸,并旧城为五”。

根据“澄华井”、“西夏碑文”及现存遗迹考证,我们在《前凉姑臧城》一文中提出:今市政府所在地,即匈奴修筑的姑臧城旧址,大云寺为前凉王宫殿遗址,今凉州植物园,即前凉所殖的东苑城。这处前凉的国家园圃,后来又作何用?代远年湮,无据可考。直到明清时期,据《武威市志》说:这里为“亦园,又称东园、东关花园(今东关园艺场),原系凉州知府陈润生之花园,内有北极台,花卉甚多”。1931-1941年,为马家花园。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由武威专署公安处经营,1956年为武威县东关园艺场。在此前后,也有称大众农场、东方红园艺场、核桃园、东关花园的。现在为凉州植物园。

二、凉州植物园的蝴蝶楼

凉州植物园内现有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等设施,基本上是近几年所建,前凉的宫殿、明清时的北极台,这些历史的遗迹早已荡然无存,唯独民国时所建的蝴蝶楼,就像一位遍体鳞伤的病患者,还静卧在园中。

据《武威通志》记载:“1937年,从天津招聘来‘洋灰匠’(现称瓦工)杨再生,协同武威工匠,先后修建了河西清凉池、河西大旅社、河西印刷厂、河西电厂、东关花园‘洋楼’等一批武威近代建筑物”。东关花园“洋楼”即“蝴蝶楼”。因形似蝴蝶,故名。曾任东关园艺场场长的杨光荃先生介绍,在东关花园内,与蝴蝶楼同时修建的还有电台院子、马号建筑。电台院子是一处土木结构的小四合院,院子西侧是牡丹园。虽名叫电台院子,实际是一处小别墅。马号,是饲养马的地方,里面有饲养员宿舍、车库等。现在其它建筑已经无存,仅有蝴蝶楼了。

蝴蝶楼多年来一直封闭着,前不久,经市 、区文物主管部门同意,在凉州区植物园的协助下,对这座神秘的“洋楼”进行了考察,基本上搞清了它的真实面目。

蝴蝶楼建筑,既不同于几千年来我国传统的用骨架结构的木构建筑,又不同于今天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它是一座用砖木结构、平面呈多边形、顶部有望楼的二层小洋楼。中间宽,两头窄,全长47.8米,中间最宽处18.5米,两层楼高8.8米,望楼高3.7米。通高12.5米。

这座小洋楼结构严谨,构思巧妙,别具风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功能齐全,设施完善

蝴蝶楼的设计主要突出了三大功能:一是居住、开会、办公功能,二是观赏功能、三是防御功能。楼内设有客厅、会议室、居室、值班室、地下室、伙房、锅炉房、瞭望哨所等,共计大小厅堂房屋达34间。窗户都是双层双扇,内层装有玻璃,外层装窗纱。楼东端的地下室,为全楼送暖的火炉(或叫壁炉),从火炉起向全楼送暖的都是铜管,主管较粗,遍布到全楼的分支管较细。每间厅室内均安装电灯,电线都是用铜管装在墙壁中相连。更值得一提的是楼上正面两侧安装水道,是用直径20公分的瓷管镶装在砖墙内,直通地下。由于不便挖掘探测,是下水管道?还是上、下水管道?地下又通向何处?不得而知。

至于观赏功能,更是安排的非常完美。上下两层不仅上面尽量多开设窗户,便于向外观赏,而且北面中部呈半圆形向外扩张,左右两侧为走廊,更加扩大了观赏的范围。尤其二层楼的中部纯粹不用窗户,巧妙地利用造型优美的罗马柱呈弧形排列,使视野更加开阔,三面美景一览无余。第三层除有望楼外,北面是用砖砌的约1米高呈弧形的十字花缕空围栏。登临其上,四周远眺,全园风景,尽收眼底。

防御功能,占的位置不多,除一层有仆役、家丁、岗哨的住房外,主要在三层顶设望楼,也即岗楼。岗楼长5.9、宽5.0、高3.7米,墙壁厚0.5米。门向东,南北面开窗,居高临下,四周都可瞭望。岗楼内当设有重型武器,保证主人的安全。

(二)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一般的建筑,多是一条直线,缺乏层次,一眼就能看到全部,显得生硬、呆板。而蝴蝶楼则恰恰相反,既协调统一,而又灵活多变。从整体看,虽然大的形状是东西向的横长方形,但从平面仔细一看,它却是多边形,既有直线,又有弧线,直线也是有长有短,前后左右都有变化,不在一条线上。至于建筑内部,虽然总体是统一的,但每条走廊,每间客厅、住房都有区别,并且有疏有密,有开有合。门向,或南或北,或东或西,参差错落;各房间,有宽有窄,有大有小,各不相同。敞开的走廊、观景台,与密集的房舍,营造出强烈的反差;宽大的会议室、客厅同窄小的居室,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初到这里,看到这迂回曲折的建筑格局,犹如走进了神秘的殿堂,仿佛踏入了莫测的迷宫。

(三)小巧玲珑,坚固耐用

这二者是矛盾的,要想玲珑,就很难坚固。然而蝴蝶楼则两者都能具备。空旷的观景台和走廊,加上精美的罗马柱,显得建筑格外灵动挺拔。上下四周处处均开窗户,又使楼房轻盈苗条。尽管如此,蝴蝶楼则十分坚固。首先,使用了优质的建筑材料,所有砌墙用的青、红两色砖,均火候较高,十分坚硬。砖墙上、地面上铺设的木材,都是武威上好的优质木料,非常结实。其次,巧妙的设计,精准的施工,也是建筑牢固的重要原因。我国的木构骨架结构建筑,承托梁栋和屋顶重量的是木构部分,柱与柱之间可依照实际需要,安装门窗;蝴蝶楼是砖木结构建筑,承托上部重量的是砖墙,墙的安全限制了窗的面积。窗的宽大,会削弱负重墙的坚固,因此,如何开窗,是这座建筑的难题。设计师采用拱券顶的方法,在窗户顶部用与墙同宽的数层立砖砌成上下平直的扇面形,使重量向左右倾斜,以分散顶部的压力,这样既能多开窗,又使负重墙坚固。加上工匠们认真地施工,使这座建筑,既轻盈又十分坚固,虽经80多年的风雨沧桑,加上动乱时期人为的破坏,尽管是遍体鳞伤,但并未伤筋动骨,今天仍能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蝴蝶楼,不仅平面呈蝴蝶形,它那婀娜多姿的神态,也好似翩翩起舞的蝴蝶。不仅是形似,而且还能神似,可谓是“形神兼备”。

(四)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能否有充足的光线和空气,是衡量这座建筑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试想在一座光线昏暗、空气闭塞的建筑内生活,建筑物以内同建筑物以外几乎是隔绝的,在外的总觉得同内中隔绝,可望而不可及,在内的觉得像囚禁,欲出而不得出。这样,就使得生活有某种程度的不自然。而蝴蝶楼则很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建筑物上下两层四周布满了窗户,窗户之间多为仅有43公分的隔墙。上下层宽敞的观赏台、走廊,尤其二楼北侧的大部分台、廊,前面仅有数条罗马柱支撑,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楼外空间吸纳到这座建筑范围之中,这样便适应了居住者对阳光、空气、花木的自然要求,供给生活上更多方面的使用,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使用功能,很自然地给了居住者生活上的许多愉快。

(五)装饰精美,简洁明快

蝴蝶楼的装饰,总体上是简洁明快的。门扇上,大多没有雕刻,只有“目”字形或“田”字形框架和框架内的几条装饰线;顶部装灯部位,在石膏制作的圆圈内,以凹凸不平的数道弧线作装饰;顶部四角大多贴有绶带纹和小方块组成的模印石膏边角线;二层楼观景台及走廊前的砖砌护栏外围,在柱与柱之间有用砖砌出的线条装饰。然而,蝴蝶楼的装饰,在简洁中,仍然有雕刻精美、制作华丽的图案。一楼的会议室顶部四周,除贴有较大的绶带纹和团花组成的模印石膏边角线外,边角线上四周带纹之间还贴有花叶图案,大有富丽堂皇之感;部分门扇上除有简洁的浮雕装饰图案外,有一件门扇上还雕刻有莲花瓣图案,画面雍容华贵,线条流畅自然,是一件很珍贵的艺术品。

三、蝴蝶楼的历史价值

蝴蝶楼不仅是武威园林建筑中非常成功的顶峰之作,也是一件十分优美的艺术品;不仅是武威现存最早的“洋楼”,也是武威民国时期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洋楼”。在武威城市建设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是研究武威建筑,特别是园林建筑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

蝴蝶楼是一处历史的遗存,是武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我们了解当时武威的物质生活,了解武威人民高度的创造才能,了解武威的过去,研究武威历史的实物凭证;同时,也是满足武威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培养和提高文化艺术生活水平的教材。(文/党寿山 党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