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泉山人重修五泉山

五泉山人重修五泉山

原标题:五泉山人重修五泉山

五泉山旧照

五泉山旧照

五泉山近景

五泉山近景

五泉山位于兰州城南皋兰山北麓,隋开皇元年(581年)以皋兰山为名置兰州,三年(583年)以五泉山为名置五泉县,属兰州。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兰州领五泉、狄道、会宁三县。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在兰州城置兰泉县,也以五泉山得名。可见五泉山对于兰州的重要性。由于兰州为兵家必争之地,战火迭起,典籍图书多遭焚毁,所以元代以前,五泉山的具体情况不明。

五泉山由南北走向三条山麓、两条深涧组成,有五眼泉,《大元一统志》称,传由“霍去病以鞭卓地而泉出”。元代在五泉山建皇庆寺,明代改为五泉寺、崇庆寺,经明清两代经营,到清康熙时,“自麓至巅,佛院禅房,参差缭绕,揽胜不穷,登临难遍”。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大部寺庙毁于兵燹。五十年(1785年)后,官绅陆续捐资重修,逐渐恢复旧观。同治六年(1867年)又遭兵燹,寺庙殆尽。十三年(1874年)以后,官绅捐资重建个别寺庙。

光绪间,皋兰商人陈注捐银8300两,复经刘尔炘募款,从1919年夏到1924年冬,以工代赈,重修五泉山,共用兰平银48644两1钱8分5厘,老元(铜元)2073千640文,沙元(砂版铜元)22407千651文。

到1919年,五泉山“楼阁参差,可十余处,彼此多不相联”,刘尔炘“补其所旧毁,增其所本无,门户贯注,都为一家”。刘尔炘补建“其所旧毁”的有佛教的崇庆寺(改名为浚源寺)、大悲殿、地藏寺、卧佛殿、千佛阁;道教的酒仙祠、二郎庙;儒家的奎文阁(改名为文昌宫);三教合一的三教洞。

“增其所本无”的主要是儒家建筑:移建甘肃贡院明远楼,改名为万源阁,祀奉伏羲、周文王、周公、孔子、周敦颐、邵雍、程颐、朱熹等圣贤,并撰联曰:“正学兴废关世运;斯文绝续在人才。”弘扬儒家道统,为国家命运,以期培育人才。太昊宫,表彰上古至清代陇上圣贤豪杰,以激励民众见贤思齐。皋兰乡贤祠,基于兰州地处边陲,所出英才较少,遂祀奉兰州历代英贤,鼓励士庶增强自信,“谁不是后来志士,力争千古,须把勋名道德超越前人”。八卦台,台平面呈八角形台上置石桌凳,其上镌刻八卦,按八卦排列,台中地面镌太极图,引泉水环绕台四周,构成形象的太极八卦图,以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之后,刘尔炘因地制宜,浚泉眼,搭企桥,建游廊,筑亭榭,修石径,架栈道,将三麓两涧连为一体,严加保护古树名木,栽树种花,插石造景,并配以自撰自书楹联,形成一处真山真水,儒释道三教文化共聚一山的大型园林名胜之区。张维评论道:“从前五泉,大抵浮屠之宫、道士之宅而已。自晓岚(刘尔炘号)改建后,始觉山水清灵之气随处暴露,此老胸中故自丘壑不少。”

刘尔炘重修五泉山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原貌留存东西两涧农舍、菜地、果园、水磨(东龙口四盘,西龙口三盘),因此使五泉山多了几分人间烟火,顿觉寺庙殿阁与茅舍园圃共存,梵呗钟鼓与鸡鸣犬吠相和。使游人不知省城喧嚣之区南二里,有此人间美景。尤其是四月八浴佛节,风日清和,花柳芳润,水声鸟语,山光草色,争奇竞秀,盈绚视听。满山皆开庙会,诵经演戏,货摊杂陈,酒肆飘香,游人如织。王烜《四月八五泉山浴佛会竹枝词》云:“此日真皆大喜欢,红男绿女满南园。花花世界庄严地,个个人来拜世尊。”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盛况。

那么,刘尔炘一介致仕穷翰林,并未学过园林设计学,何以能在短短的四年间,完成五泉山的重修工程呢?原因有三:

一是有足够的学养

刘尔炘博览群籍,肆力于经史,也曾寓目子部实用之书,如明人计成的《园冶》、清人李渔的《闲情偶寄》等书,领略他们的造园理论与方法。谚云“《文选》烂,秀才半”。他也读过《昭明文选》以及唐宋诗词,感受诗赋中园林名胜的布局、美感。

刘尔炘中举后,曾在山字石斗母宫设帐授徒,这是明肃王的园林凝熙园所在地,经清代屡修,景观不失明代风貌。他在《凝熙观记》中描述道:“叠巨石为假山,山之下幽洞邃窅,人莫敢深入。土人因有山子石大洞之称,石上皆为栖神地。玉宇琼楼,联翩上下。绿杨掩映,飞鸟往来。遥望之如在画图中。”这是他早年对园林的认知。他在京师作翰林院编修时,浏览过园林名胜,对于亭台楼阁的布置,自有感性认识。

刘尔炘又工书法,能画山水,喜欢欣赏书画作品,自称对“于画道有癖嗜”,作有《画论》,认为:“作画构图构局最为紧要,用笔尤须得势得机,方不落平境。林木穿插,屋宇布置,桥渡往来,山峦起伏,一切勾连映带,一一以气行乎其间而贯通之,虽千丘万壑,自然精神团结。”因此,他经营布置重修五泉山,得心应手,极有章法,在中麓轴线上,自北朝南布置山门、戏楼、蝴蝶厅、浚源寺、万源阁、太昊宫、青云梯、文昌宫、皋兰乡贤祠,突出儒家文化,用以疏浚其极深的本源,勾连映带其他建筑物,主次分明,形成一个有机体。

二是善于动用各种资源

重修五泉山之际,适逢甘肃多事之秋:政局混乱,因督军张广建下台,引起各镇守使争督风潮;震灾严重,海固原大地震,死人23.4万人,无家可归者数十万人。重修工程经费短缺,已显停工迹象。期间大批灾民云集省城,嗷嗷待哺。于是,刘尔炘发出《重修五泉山大佛殿募启》,征集募款,以工代赈,召集“忍饥寒困顿”之灾民,参加工程,发给薪劳,“藉此以免流离而全生命”。并感叹道:“呜呼!老佛慈悲,故常以拔众生出苦海为誓愿,则借营佛国之梵宫,以救生灵之涂炭,其种因收果,视世之专造浮屠、博佛天欢喜、以希福田利益之报者,其相去不天渊哉?”官绅纷纷输捐,存世《募捐簿》,列名35人,其中甘肃督军陆洪涛捐银1000两,省长林锡光捐1000银元,实业厅长洪延祺捐银400两。捐资的还有水烟坊,也有回族绅士马国礼、马继祖等,回族十四坊及牛羊肉屠宰行等等。

入民国以来,随着兰州城内人口的增加,拆除一些危旧建筑物,腾出空间,用以建房、拓路、设厂、建校。刘尔炘通过与官方及相关机构沟通,将拆除的木料砖瓦,运往五泉山充作建筑材料,重修五泉山的殿宇。也有将整体建筑移建五泉山的,例如将甘肃贡院的明远楼移五泉山建成明远楼;将兰山书院的牌坊,移至五泉山,代做山门,题额“五泉山”三大字,成为五泉山的标志。

三是有主持大型工程的经验

早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陕甘总督升允、护督毛庆蕃就请刘尔炘主持改修兰州府文庙。宣统二年(1910年),兰州知府请其重修皋兰县文庙。1918年,他主持修建祝柚别墅。因此,刘尔炘积累了主持修建工程的经验。

刘尔炘平日善于观察泥木二行建房过程,铁匠、石匠等匠作工作情况,以及筑堤、水车建造过程,探寻运作原理,因此,具备建筑施工技术层面的一些知识。这在他主持重修五泉山、小西湖等工程时,派上用场,能够很内行地指导,指出某些瑕疵,提出改善意见,逼使工匠不敢偷工减料。

刘尔炘的这些知识,可从他答覆王镜潭曾请教水车设置技术的书信中看到。刘尔炘复信共有八条:“一、河岸不宜太高也”;“二、河干不宜太深也”,“三、水性不宜太缓也”;“四、河底之刚柔宜辨也”;“五、水势之涨落宜察也”;“六、水边宜多粗沙大石也”;“七、境中宜多茂林大木也”;“八、民间宜有铸冶铁工也”。每条各有详细解说。例如第八条,他说:“车轮之轴,径数尺,两端围以铁箍,架上受轴处,亦用铁承之,如仰月形,名曰仰盂。铁与铁相切,注油其中,车便灵动。其铁箍仰盂要重数十斤者,若无此工,亦不免棘手。”从此可以看出刘尔炘不拘一格学习实用知识的情况。

□邓 明 文/图

(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