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甘肃
甘肃 > 旅游 > 正文

北卜渡口是靖远县最繁忙的渡口之一。 一根细细的钢索,连接起黄河两岸往来不绝的百姓与车辆。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从两汉到隋唐,这座渡口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由东至西进入河西走廊的重要口岸。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靖远卫更名为靖远县,为安定远方之意。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数百年后,水车转动的吱呀声在岁月中湮没。自20世纪70年代起,靖远先后修建了靖会、兴电、刘川等电力提灌工程,汩汩黄河水涌入干涸的土地,润泽着亘古旱塬。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从“军户武术”到传家武学

明成化年间,四十八门军户为戍守疆土,迁入靖远县平堡乡。白元林就是其中一门军户的后代。军户以武传家,子孙效命疆场,他们的后裔中,仍保留着各自一脉的“军户武术”。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一套张弛有度、潇洒飘逸的“十面埋伏枪”便是白元林的传家武学。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长枪刚猛,短剑优雅,唐文尧将这些靖远传统武术套路的特点,融入到自己最擅长的鞭杆之中。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鞭杆”与中国传统武器中的长棍极为相似,但身形尺寸相对短小,是过去西北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武器。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靖远地广人稀,山大沟深,古时常有虎狼、土匪出没。人们随身携带鞭杆,一物多用,既能防身、挑担又能作拐登山。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2017年,“孙氏鞭杆”被列入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靖远民歌高亢悠远

苍凉凄楚中,缠绕着九曲情思,这是独属于黄土高坡的一种声音——靖远民歌。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李振荣老人,与靖远民歌结缘了六十多年。在众人眼中,他就是靖远民歌的“活化石”。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一百八十多首的靖远民歌中,既有鼓舞人心的劳动号子,也有直抒情意的山歌小调。“羊肚子手巾包冰糖”,“想起哥哥的模样泪珠溜溜地淌”……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唱段,是靖远人在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珍贵资料。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2012年,在靖远县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李振荣倾注心血整理的全部手稿,被刊印出版,书名为《靖远民歌集》。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2017年,靖远民歌被列入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羊肉鲜嫩味美

靖远境内山大沟深,气候凉爽。屈吴山、哈思山之中,草药遍野、水流潺潺,独特的生长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滩羊品种。滩羊的尾巴粗壮短小,羊毛光亮有弹性,肉质肌理细腻,骨肉匀称。2015年,靖远羊羔肉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在靖远,众多的羊肉烹饪方法之中,用肋条制作的手抓羊肉和用后腿制作的黄焖羊肉最受大众青睐。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手抓羊肉口味清淡。肋条冷水下锅,去除血沫,放入秘制调料,小火慢炖,半小时后即可出锅,辅以盐巴蘸食,极大保留了羊肉的鲜美。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黄焖羊肉味道浓烈。胡麻油热锅,入腿肉翻炒,加入适量调料,注水焖煮,金黄的汤汁渗进了肉丝里,配合当地的粗粉条食用,极具味蕾冲击。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无论婚丧嫁娶还是欢度佳节,羊肉都是宴席中的压轴菜肴。对靖远人而言,羊肉的味道,就是幸福的味道。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中国农民第一桥”横跨黄河

黄河冲破乌金峡,自南向北径流而下,进入靖远县境内,邂逅的第一个乡镇就是平堡乡。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滔滔河水之上,平堡黄河吊桥,承载着两岸百姓的繁忙生活。这座看似普通的桥梁,被誉为“中国农民第一桥”,它见证着平堡人的一场命运改变。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在黄河上建一座大桥,是几代平堡人的共同夙愿。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1967年,平堡乡十九位农民共同组成了建桥委员会,他们赤手空拳,说干就干,誓要将梦想化作现实。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平堡黄河吊桥全长192.4米,宽4米,由14根粗壮的主钢索牵引。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平堡黄河吊桥用于承重的桁架,由两万多颗铆钉加固。这些不同型号的铆钉,是平堡乡的铁匠们,用自制的模具铸造,用大锤锻打而成的。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一颗颗铆钉犹如当年平堡人聚合的拳拳之心,支撑起了这座黄河上的“钢铁巨龙”。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1970年5月1日,在黄河两岸百姓的欢呼声中,平堡黄河吊桥正式通车。平堡人众志成城,在黄河上开创了中国桥梁史上的壮举。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中国文冠果之乡

位于五合镇白崖河村的广阔林地,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文冠果种植园。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文冠果树抗寒耐旱,能在贫瘠的土壤中顽强生长,自古,在靖远地区就有零星栽植。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今天,文冠果树的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被靖远人重新发掘,靖远县政府大力扶持农户们利用荒山荒坡种植文冠果树。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一望无际的“绿色精灵”筑起了靖远县的生态屏障,也让当地百姓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文冠果树浑身是宝,树叶可以制茶,果实可以榨油,一条文冠果树种植与加工的产业链在靖远蓬勃发展。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如今,靖远县的文冠果种植园遍布18个乡镇。作为中国人工种植文冠果面积最大的县,靖远于2019年被评为“中国文冠果之乡”。

丝路重镇 灵秀靖远

(白银文旅)

(白银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