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一人上榜甘肃脱贫攻坚“青年榜样”名单
甘肃
甘肃 > 资讯 > 金昌 > 正文

金昌一人上榜甘肃脱贫攻坚“青年榜样”名单

近日,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年联合会联合发文通报表扬脱贫攻坚“青年榜样”先进典型,金昌市金川区委组织部四级主任科员、金川区双湾镇天生炕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陈亚蕊同志光荣上榜。

金昌一人上榜甘肃脱贫攻坚“青年榜样”名单

一颗丹心为群众,勤勤恳恳为农民

——天生炕村第一书记个人事迹材料

陈亚蕊,女,汉族,1992年9月出生于甘肃永靖县,中共党员。2013年6月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后进入国有企业厂矿一线工作;2018年6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并于当年9月考上选调生在金川区委组织部工作;次月,被选派到双湾镇天生炕村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自2018年驻村以来,她以“进千家门、知千家情,办千家事”为工作初衷,走向了乡村的田间地头,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战斗中。80多平方公里的天生炕村,600多农户家中,留下了她纤弱却又坚实的脚印;47户154人建档立卡脱贫户家中不知留下了她多少风雨无阻的脚步、披星戴月的身影……她用恒心、热心、决心和耐心开展了传递党的温暖,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服务农村发展等工作实绩,赢得了全村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深入走访,吃透村情民意,理清工作思路

从城市到农村工作,无异于在一张白纸上重绘人生的诗篇。驻村伊始,当地群众都对她投去了异样的目光,组织安排这样一名年轻弱女子到我村当第一书记,她能办什么事呢?这时她很明显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觉得除了从思想上应转变外,还应尽快融入新的工作角色。于是,她以一身“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使自己在不熟悉的领域短时间内迅速转变身份,掌握驻村工作,融入驻村环境,加强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关于农村乡村振兴的相关论述;同时,她也不断向各类文件精神求真知,更向基层干部群众学经验,后来她说道:“只有多接地气,工作才有底气”。

于是,她以一腔热血深入村组里、农户家、田间地头进行走访摸底,了解村情民意,刚开始并不受群众“欢迎”—— “你这个小年轻,我们跟你聊了也没用;跟你说了你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吗?一个女娃能行吗?”此时的她觉得心里憋屈,自己辛辛苦苦走家串户,群众却还质疑……记得,第一次核算收入入户时,村里的脱贫户要求将其纳入低保,但村上的干部告诉她不符合条件,脱贫户却说:“那我要脱贫户有什么用,你们再别来入户填表”;有时,一些进城务工的脱贫户找不到,连电话都不接。后来通过请教老同志,她明白了“农村工作其实就是熟人社会,老百姓和你熟了自然就接纳你了”。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她更坚信地走向了村组的各个角落,通过走访串户、召开座谈会、谈心谈话等多种形式迅速掌握了天生炕村的具体情况,为她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的战斗和乡村振兴的战略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村民有事深更半夜打电话找她帮忙,第二天她立马赶到农户家了解情况解决困难,为了能把脱贫工作做实做细,一有闲暇时间,她就去看看村里空巢老人的起居情况,叮嘱生病的困难老人及时就医,常常入户宣讲政策,掌握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把老百姓的想法、意见记载整理,通过各种途径为他们排忧解难。

一年来,她带领工作队员共为25户因病、因灾、因学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申请救助基金2万余元;为了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她积极对接市青联开展青年帮扶,为21户青年解决实际困难;协调大爱无疆公益协会,为弱劳动力家庭“送温暖”,共为35户孤寡老人送去棉衣、鞋、帽等御寒物资……她尽自己所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役中,留下了“动情”的身影。

与此同时,她再次陷入了沉思,作为全镇最大的行政村,如何带领一些脱贫户、困难户、弱劳动力群体有致富的路子;如何让村上的支柱产业—西瓜产销两旺;如何通过产业调整让乡村换发新的生机,并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振兴乡村……痛定思痛后,她多方找路子、想办法,向部领导汇报,与帮扶单位及相关项目单位对接,常常奔走在往返城乡的道路上、各单位之间的办公楼宇上,在与镇村领导干部反复研究,与村里乡贤商究,与百姓反复商讨后,她决定以村委会为载体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合作社+农户+电商”的发展模式,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于是她的身影又常常消失在了村组农户之间、城乡企业之间。

二、打造“天炕之品”,增强造血功能

西北农村的三四月,狂风裹着沙尘,光秃秃的乡间田野一片落寂,万物经过寒冬的沉思后,正从这片黄土地上悄悄萌发,让她感受到了种子那种不屈而又强大的力量,也催生出了她对乡村发展希望的梦,向前拼发……

在打造“一村一品”思路的指引下,经过大量摸底考证,并与村班子成员、农户反复沟通商讨后,她决定因地制宜打造以土鸡、土鸡蛋、黑面榛子等土特产品为主,西瓜、葡萄等鲜食水果为辅的“天炕之品”电商销售平台。至此,她又不停地在申请证照、争取项目资金、引进鸡苗、签约养殖户、对接平台等环节中操劳谋划。记得她向市委政研室争取到购买鸡苗的扶贫基金时,她兴奋得像个金榜题名的学子……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购进鸡苗为农户发放,同时她也不断学习土鸡养殖知识,不怕脏、不怕累走进养殖户的圈舍讲解养殖技术,隔三差五地去了解鸡苗的成长情况,在那一段时间“天炕之鸡”就是她心中“金娃娃”。

初秋的乡村,在盛夏的果实中孕育着希望,洋溢着成熟的喜悦,鸡产蛋了,双湾天生炕的西瓜率先上市了,它们将搭上“天炕之品”的快车道走向各地。为了拓宽销售渠道解决滞销问题,她绞尽脑汁,在市区及其周边地区、亲朋好友及其网络上积极推销,这时她又多了一个身份,同事们都戏称她为“卖蛋、卖瓜书记”。她顶着夏日的骄阳,在鸡舍、在泥泞的西瓜地头,为农户发放“天炕之品”的品牌标识;同期,在她的朋友圈铺天盖地都是卖蛋、卖鸡、卖瓜……的分享,一些大学的同学、老家的亲朋都惊讶地调侃道“你辛辛苦苦读完研究生结果跑到乡里卖‘土东西’去了”,此时的她,带着同学亲友的世俗与不解,内心曾起伏,她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干好工作才是最重要的”。然后又继续迎着朝阳、顶着烈日、明月相伴、夜以继日、不辞辛劳,更不惜自己的爱车,在村道与城乡道路之间,城市的各个小区和楼栋之间为客户“送货”。同时,在节假日她撇下家庭、孩子,不去享受多彩的生活,拉着自己的“土产品”和“卖货家当”,到镇上的“吃头节”上讲解、宣传、销售她的“天炕之品”,不断扩大了产品的影响力。在这个收获的季节,她晒黑了,但她也成熟了,更加坚定了一名驻村工作队长的使命。

一年多来,经过她的不懈努力,通过“天炕之品”销售平台,为天生炕村及周边村销售西瓜50余万斤,葡萄上千箱,为47户脱贫户及弱劳动力养殖户销售土鸡、土鸡蛋,累计增加收入共计3万余元,为村集体创收万余元。

她!一个“弱女子”,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留下了“动情”的身影,写下了浓墨一笔!

三、党建引领促振兴,乡村治理显成效

作为第一书记,她深知要当好乡村治理的“指导员”。为了提升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的能力,她把农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作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举措,在天生炕村的党总支及三个党支部持续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并指导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并时常深入老党员家送学,为困难党员送温暖,与有致富能力的党员谈心谈话,谋划乡村发展治理的金点子。“打铁还需自身硬”,她自己也是通过不断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带动“村三委”班子及党员群众共同提高政治站位,积极投身到村庄清洁行动战役和“厕所革命”中去,积极探索新时代乡风文明实践路径和有效治理途径。

深秋的双湾,农民的经济作物洋葱、美国红辣椒、玉米正值收获,而村庄清洁“秋季战役”已经打响,“厕所革命”刻不容缓,在这个发展与矛盾并存的时节,既要不耽误乡亲们的收获,又要将乡村振兴工作不断推进,让这个女书记有点进退两难。经过各级会议和“村三委”班子的研究后,决定由村干部包组包户分层推进,她继续行进在村组、农户家摸排、动员,不厌其烦地作思想工作。为使工作打开局面,她亲自带领工作队员在村组道路、沟渠巷道等卫生清理现场,不顾垃圾飞扬、尘土扑面,亲自同党员群众、志愿者们一同打扫;并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深入老弱病残农户的田间地头,顶着秋老虎为他们捡洋葱、摘辣椒,这哪里像一个城里的女知识分子!在得知某些弱劳力家庭中厕所修建有困难时,她积极联系市委政研室干部下来帮助农户搬砖、和浆、填土加快厕所修建进度;手上磨起了水泡她也满不在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和“村三委”班子一干人共同努力下,天生炕村村庄清洁行动取得一定成效;“厕所革命”如期完成当年计划并通过验收。在此期间,她还依旧重复着每天到养殖户家中“收货”、销售、“送货”、宣传的事业。

如今的她,在干部心目中、乡亲们中间已不再是那个初到乡村的“女娃”了,而是天生炕村困难群众的“顶梁依靠”,更是受群众点赞、百姓拥护、班子好评的名副其实的第一书记。

在驻村帮扶一年多的时间里,她用兢兢业业诠释了扶贫干部的角色与荣誉,用不辞辛劳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基层干部的使命与担当;她在村组一线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引领助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展现了一名女性党员干部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巾帼风采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她——为“天炕之品”代言!

她——为第一书记代言!

(青春金昌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