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处遁形!“绿如意”上查出3万余黑头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污”处遁形!“绿如意”上查出3万余黑头

文/李果繁 闫琴雯(实习)

10月16日,甘肃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新闻发布会在兰州举行。此次普查共摸清各类污染源33561个,其中,兰州、陇南、天水、定西、武威5市各类污染源数量占54.05%。同时,此次普查形成了1600余张数据库表,4500余个数据字段,2500余万条数据记录,构建出甘肃污染源普查“一张图”。

甘肃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新闻发布会现场 闫琴雯 摄

甘肃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新闻发布会现场 闫琴雯 摄

甘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闫子江介绍,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7年12月31日,此次是2017年12月31日。十年间甘肃GDP在增加了184%的同时,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了80.27%、74.2%和31.64%。

与此同时,甘肃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数量相比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增长了5.57倍,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场、危险废物集中处置厂的数量和治理能力均大幅提升。其中,污水年实际处理总量、生活污水年处理量、工业废水年处理量、城镇污水年处理量较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分别增长了302.3%、324.4%、212.2%、278.0%;垃圾实际年处理量较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增长了67.5%。

此次普查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要求甘肃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闫子江表示,从排放情况看,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都超过了30万吨,挥发性有机物也达到了17万吨,这4项污染物对大气和水的环境质量改善都至关重要。

此外,农业源、生活源对水污染物排放贡献比较大,机动车对氮氧化物的排放贡献大,工业、生活和机动车对挥发性有机物的贡献大,这些污染源涉及的主体多,和传统的集中排放不同,这些领域很多是无组织排放,或者是面源排放,因此治理和监管的难度都比较大。

闫子江说,一些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的排放强度大,也使得流域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