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小故事:美味的故乡
甘肃
甘肃 > 旅游 > 游记 > 正文

金昌小故事:美味的故乡

文/鲁天正

插图:俞天红

插图:俞天红

“家乡美味入梦多”, 我对此深信不疑。

小时候,我最爱吃奶奶做的凉粉了。倏忽几十年,我发现这凉粉依然控制着我的味蕾,悄然潜藏在我的梦境深处。

奶奶虽然八十高龄,在吃食方面,却从不马虎。食不厌精,成了她的饮食习惯。她说,穷了一辈子,别的我做不了,只想做一碗爽口的吃食。奶奶做的凉粉醇香扑鼻,玉石一样温润,自有一股清香和黏濡。这鲜嫩清香的粉,可算是那段清贫岁月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美味了。

奶奶脑后拢着一个发髻,乡下人叫毛骨朵,着一身粗布青衣,斜襟褂子的布扣上挽着一条蓝手绢,干净而清爽,精神又利索。她正俯身面案,把和好揉起的一大团面分割成十多个小积子,然后抹上清油,饧在了面盆下。等面饧好了,奶奶就开始用擀面杖碾轧起面团来。在重力压迫之下,那些面积子逐渐吃足了力道,一个个光滑细腻,变得胶泥般柔韧,散发出釉瓷般柔和的光泽。一直到面团表皮隆起小汽泡,奶奶才停下手来。她累得满脸是汗,大口喘着气儿。我看她撩起衣襟擦汗时,兀自开心地笑了,笑容里全是自得和满足。

将面团逐个按揉了一遍后,奶奶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忙乎起来了。她探身于大水缸,舀出几瓢水来,“哗哗”地倒在大铁盆里面。随即取过一个小木凳,倚住大铁盆坐了下来。我以为她要洗衣服了,没想到她竟然把一团面丢进了水中。我吃惊极了,很是不解?正准备质疑,却见奶奶伸手捞起了面团,在水中来回搓动起来。我目瞪口呆,更加迷茫了。我木鸡般傻楞在一旁。那白色的面汁,很快在水里扩散开来,水也逐渐浑浊起来。一会儿,奶奶便举起一块网状的东西对我说,这就是你喜欢吃的面筋,等洗好面了,再让你吃粉。窗外暮色四起,奶奶洗完面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微露的晨曦,掀开了清灰色的夜幕。睡意朦胧中,我看见奶奶踮着“三寸金莲”一趟一趟,端着沉淀了一晚上的面水,在猪食桶里逼去一层清水,然后一股脑儿搅匀,全倒进大铁锅里了。奶奶弯下腰,抓了一把麦秸,燃起了灶火。风箱一拉,火苗就像一张笑脸,瞬间绽开在灶膛里了。蹿跳的火苗,忽明忽暗,映照着奶奶那瘦弱的身躯。一股灰白色的炊烟,在我家的房顶上飘荡,升腾起来了。

奶奶须臾不离锅台,严格把控着火候,显得小心而谨慎。不一会,一团白色的水蒸汽就氤氲在铁锅上面了。奶奶弯腰往灶膛里塞一把麦秸,随即就立起身来,用两根长长的红柳棍子,快速地搅动铁锅里的汤汁。水蒸汽里弥散着小麦面的香气,好似馥郁的花香,沁人心脾。

奶奶用手臂的力道,掌控着棍子,搅动着黏稠的汤汁,让热气及时地散发出来。她的动作,看上去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不间断地搅动使得面粉中那些微小的颗粒,在沸水里相互碰撞,充分融合,既完全凝聚,又黏而不糊。黄土夯筑的村巷里,飘荡起一股新麦的清香。

奶奶说,蒸面就像煲汤一样,用那种似有若无的软火,来慢火细炖才行。在奶奶精心熬制下,一锅晶莹剔透,色泽鲜亮的汤终于出锅了。那汤汁看上去特别的新鲜,特别的粉嫩,特别的晶亮,如同酥油一般。不要说吃了,就是看上一眼,也会让你大饱眼福,食欲陡增。

奶奶已经蒸好面了,屋里充盈着凉粉的清香。那乳白色的汤汁,已经冷却凝固,随器成形,或圆或方,成了半透明的晶体。它们堆叠在面板上,晶莹如玉,闪着奶油一般温润的光泽,犹如雪山冰峰,光照千秋,一如奶奶圣洁而博大的母爱。

中午放学,我迫不及待,小鸟似地飞跑回家。进了厨房,只见泥地上湿漉漉的,异常地干净。一只白色的瓷碗,倒扣在地上。我弯腰正欲捡起,奶奶赶忙制止了我。说那是刚泼的芥末,让土地吸纳掉锐气,吃起来就不太冲鼻了。说话间,我已站在案板前,案上放着一只老海碗,里面盛着陈年老醋,上面飘着一层葱花,酸里带着一股清香。我忍不住蘸了一筷头,兀自品咂起来。葱花的香弥漫在口腔里,少了那种刻薄的尖酸。

一股辛辣的焦香,直冲我的肺腑,像一把火焰,一下子把我周身烘暖了。我小狗一样四下里嗅闻起来,好像被这浓郁的奇香摄住了魂魄。一碗泼好的辣椒,已经放置在案,鸡血一般非常刺眼。奶奶泼的辣椒,焦而不糊,辣中带麻,口感舒爽,香醇隽永,能让辛辣停留在舌尖上,香味回旋在口腔里,是最正宗的油泼辣子。

一大早,奶奶就去麦地埂上挖野菜了。奶奶把野菜提回家,择好洗净堆在了案板上,还未及淖水。翠绿的野菜,鹅黄的叶尖儿,非常的鲜嫩。凉拌清脆爽口,败火暖胃。奶奶伏在砧板上,快速地切着蒜苗,一部分已经变成了葱绿的酱汁。那些鲜红与翠绿的颜色,勾引着我腹中的馋虫,口腔里的味腺就有液体分泌出来。我吞下口水,意念里凭空就有了食欲。我夹起一块被酱汁浸润过的凉粉,味道果然是无比鲜美。凉粉肉质弹牙,在口中清鲜地舒展,会让人立刻感到一种燕窝的质感,也给味蕾留下了美好的体验。

一顿丰盛而精细的美食,在奶奶两天多忙碌的身影里,终于呈现在了大家面前。为了能让我们一饱口福,她自得其乐。虽然累得精疲力竭,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奶奶说,只要用心去做,哪怕很平常的食材,也能做出不一般的味道来。原来,用心生活,就可以精致如此,温馨如此。难怪这种特别的味道,会植根我的骨髓,深入我的心灵。

在那烟熏火燎的土屋里,老少爷们或蹲或坐,端碗捧碟,就着野菜,吃得满头大汗,惬意爽快。一家人亲爱有加,其乐融融,难得地团聚在了一起。

艰难岁月里,一碗普通的凉粉,算不上山珍海味,但它繁琐的工序,精细的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一顿面食,它饱含着奶奶毕生的心血,蕴藏着万般的慈爱,承载着无尽的母爱。它让我们品尝到了生活的甜蜜和美好,成为了我们家亲情延续的纽带。

奶奶守着一缕香喷喷的烟火,就是守着一份幸福,一份满足。夜里,有时我会梦见奶奶,她依然一身青衣,忙碌在雾气蒸腾的厨房,案板上堆着好多凉粉,馋得我口水直流。次日梦醒,两行清泪已流过乡愁的皱褶,挂在了腮边。

乡音难改,口味亦然。人的口味很是奇怪,小时候爱吃什么,以后的口味就是什么了。顽固的味蕾,让碗凉粉,成就了我美味的故乡。

(金昌市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