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那些画里的故事 是她的故事也是“守艺人”的故事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不能让非遗文化出现‘断层’,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传承责任,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甘肃省级剪纸画非遗传承人周玉梅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三十多年来,自己从一名烙画厂下岗工人到工艺美术公司负责人,身份虽然转变,但从未离开热爱的剪纸、烙画、麦秆画创作。

“不能让非遗文化出现‘断层’,带着这份沉甸甸的传承责任,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甘肃省级剪纸画非遗传承人周玉梅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说,三十多年来,自己从一名烙画厂下岗工人到工艺美术公司负责人,身份虽然转变,但从未离开热爱的剪纸、烙画、麦秆画创作。

周玉梅介绍自己的作品 南永涛 摄

走进周玉梅工艺美术工作室,里面摆满了作品,她正在和其他非遗传承人进行麦秆画制作。周玉梅介绍说:“麦秆画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将每根很细很细的麦秆粘贴到纸上,只有非常细心,出来的成品才会好看。”

这种麦秆画,一个简单作品就要花费4到5天时间,难度大的需要半个多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在创作的同时,她也注重创新,将剪纸、烙画、麦秆画和国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巧妙地运用各种线条和色彩,借鉴绘画艺术原理,使作品产生较强的层次感、立体感和空间感。

除技术之外,周玉梅对工作的态度更让周围人佩服。“周老师工作起来都不知道休息,经常把没有制作完的画拿回家继续创作,每一件作品她都要求精益求精。”张掖市山丹县非遗办公室员工张宏丽感慨地说。

周玉梅曾花费5年时间将《红楼梦》剪成连环画,在创作过程中,她反复研读原著,揣摩人物表情,手上磨起的老茧掉了一层层,剪刀用坏了好几把,蜡光纸用掉了2000多张,终于完成了一套16开大小,总长225米,共506幅的《红楼梦剪纸连环画》。

周玉梅展示剪纸画作《红楼梦》 南永涛 摄

后来,北京、福建、广西等地多家出版社竞相出版,最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邮政部门同时发行了《红楼梦剪纸连环画》邮资封。

8岁起对剪纸画产生兴趣,18岁时到山丹烙画工艺美术厂工作,期间,她潜心学习、大胆实践,和工友们创作的烙画作品两次蝉联甘肃旅游工艺品纪念品展评会最高奖。后来,为了传播和传承非遗文化,她个人集资创办了集研发、制作、销售为一体的文化企业。

周玉梅介绍,她的团队主要围绕本地特色文化进行创作,比如张掖的焉支山、七彩丹霞、裕固族文化风情服饰和乐器等,这些工艺品备受游客的青睐。

周玉梅制作的麦秆画作品 南永涛 摄

“政府还给我们做了网点,目前形成了‘线下制作,线上销售’的运营机制,全国各地的人都能买到。有时候外地人来山丹开会,会场的纪念品都是我们制作的。”周玉梅说。

近年来,山丹非遗文化作品逐渐走出国门,周玉梅的剪纸和麦秆画作品在2014年亮相韩国“第二届首尔中国日”,2016年在埃及艺术展览馆展出,2017年在俄罗斯举办的“甘肃文化周”活动中展出。

谈及非遗传承,周玉梅担忧,当下喜欢非遗文化的年轻人很少,真怕出现“断层”现象。

“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多支持政策,通过非遗进校园等形式,让孩子们从小培养兴趣爱好,也让剪纸、烙画、麦秆画等非遗文化成为代代相传的一门手艺。”周玉梅表示。

[责任编辑:钱河山]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