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打麦扬场抢夏收 “前浪”古人也是拼了!


来源:兰州晨报

现代的耕种收割基本上已实现了机械化,种有播种机,收就更不用说了,收割、烘干、脱粒等一系列过程已实现全程机械、无缝衔接、一次搞定。现在谁见过我们祖辈世代相传的古老耕作方式呢?且看魏晋墓的耕种、打麦扬场壁画砖——

原标题:打开眼界 打麦扬场抢夏收“前浪”古人也是拼了!

耙地图

耕种

扬场图

牧羊图

牧畜图

牧马图

采桑图

采桑护桑图

现代的耕种收割基本上已实现了机械化,种有播种机,收就更不用说了,收割、烘干、脱粒等一系列过程已实现全程机械、无缝衔接、一次搞定。现在谁见过我们祖辈世代相传的古老耕作方式呢?且看魏晋墓的耕种、打麦扬场壁画砖——

壹 春播夏收之“田园”

耙地图壁画砖:这是典型的二牛抬杠形耕作图,画面造型着色如此鲜明生动,一身着红领袍的男子,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拉着缰绳站在二牛抬杠的耙上耙地。至于什么叫耙地,这就需要普及一下耕作知识,耙地是把耕过的地表用这种叫耙子的工具再细耕一遍,目的是疏松土壤、保蓄水分,以利于幼苗发芽生长。这幅画面最生动的是黑白两头牛了,你瞧,白牛埋头前行,黑牛却回头反顾,一头难以驯化的犟牛形象。两头苦干的牛衬得站在红色齿耙上的耕夫是那么悠游!小伙伴们若现在有机会体验一下牛耙车,肯定不会放弃尝试吧,蓄力拉拽的犁耙乘上去绝对是另外一番感受。

另有一幅“耕种”图壁画砖,这幅图分上下两层,上层绘二牛驾犁:一男扶着犁,一女子在后面播撒着种子。古时提倡“男耕女织”,看来真正农忙的时候,女子也是需要下地耕作的。下层画的也是耙地,画面与上层相仿。

春播夏收,春天耕种,夏天麦子黄了,收割到场地上就该打麦扬场了。你瞧,这幅扬场图壁画砖上的画面是如此生动,一头上戴着巾帻的农夫举着四齿杈挑了麦垛扬场。最有趣的是麦场上的三只鸡,一只小鸡立在麦垛上,另外一公一母两只鸡正在农夫身后往前奔呢!丰收的季节,饱满的新麦粒也该鸡们分享一些吧,不过,也许鸡夫妇啄食的只是肥美的小青虫。要知道,古代的农作物是不打农药的,收割时节各种肥虫也够鸡一家大小饱餐了。

贰 放羊牧马之“牧歌”

河西地区自古以来地广人稀,既是可以耕作的粮仓,更是纵马驰骋牛羊遍地的牧场。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相对安定,各民族和谐共居,这里真成了乱世一隅桃花源,耕田放牧,一派繁盛景象。当今时代,虽也饲养畜类,但为保护生态,牛羊们早就实行圈养了,再很少能看见绿草成茵,牛羊遍野的美景了。但古时的河西却不一样,你瞧——

这是一幅“牧畜”图,画面上一名垂髫短衣牧童正挥着鞭驱赶放牧着他的牛羊呢,牛有两头,黑白各一,羊是山羊,黑三白九。牧畜是个辛苦活,可儿童牧畜,也算做到工作与玩乐的统一。想想看,把牛羊赶去辽阔的牧场,自己躺在草坡上看牛羊们静静地吃草,头上是蓝莹莹的天,天上白云飘着,给绿毯一样的草地上映上一朵朵暗色的云影;风骀荡地吹着,折一支柳枝做成柳笛,吹两声短促清越的音调——看牛羊跑远了,紧赶着上去挥鞭吆喝两声圈回来……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牧童生活,相较于被囿于钢筋混凝土的四堵墙内、整日面对电子产品的生活,你觉得哪样好呢?若有机会,何妨做一回在原野上撒欢的牧童!

还有一幅“牧羊”图,一群羊在牧羊人的驱使下缓慢地向前行进,细看这个牧羊人,深目粗眉,头发棰结,貌似不像中原人。大概是西域的少数民族。我们说过,魏晋时期,河西地区有羌、氐、鲜卑等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这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社会。

另一幅“牧马”图,牧马人高鼻深目,头戴巾帻,足穿马靴,也是一位少数民族兄弟。与牧羊不同,“牧马”的画面更有动感和张力,画面上的马三匹枣红、三匹白色,虽只六匹马向前飞奔,却给人以万马奔腾的气势。只是马群这般奔腾起来,步行的牧马人还赶得上吗?别被马给牧了哦。

延伸下

采桑图:河西曾是“丝绸之地”

我们知道,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最重要的通道,这条商业通道之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是因为行贩到西域,再从西域转到欧洲各地的中国商品主要以丝绸为主,或者说,以丝绸为特色。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丝绸这种华贵的商品都是中原地区生产,通过丝路孔道贩运到海外的,待我们看了魏晋壁画砖上这许多以采桑为主题的图画,或许就可以换换脑筋了。

魏晋时期,蚕桑养殖及缫丝纺织业已从黄河中下游地区扩至西北、西南地区,河西偏安一隅更成了蚕桑业重要生产基地,与蚕桑业相伴的就是丝织业的兴起。河西地区曾是处处桑林家家缫丝,几乎成了塞上江南,这在今天简直不可想象。但魏晋壁画砖保留的生动图画充分反映了那个过去的、令人难以想象的时期——

魏晋5号墓中的这幅“采桑图”:枝叶茂盛的桑树,累累的桑果,树下一位红衣女子正在采摘桑叶,她右侧的白衣女子左手提篮,右手持笼钩给红衣女子做助手。

6号墓的“采桑护桑”图则更是生动:一位身姿婀娜的女子提篮采桑,一位少年手持弯弓保护桑林。这些壁画砖生动描述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安定生活。

河西地区气候适宜,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生产出来的茧丝产量高,质量上佳,所以,以此上乘茧丝生产出来的丝织品,被赞为“凉州绯色,天下之最”。在那遥远的古代,河西走廊不只是“丝绸之路”,还是丝绸之地。

[责任编辑:张蓝翔]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