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甘肃这一遗址闯入"总决赛"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初评结果于4月6日揭晓,,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入围终评项目,,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初评结果于4月6日揭晓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

入围终评项目

▲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局部)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入围终评项目

(以时代早晚为序)

01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02 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03 浙江义乌桥头遗址

04 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

05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

06 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

07 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

08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09 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

10 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11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

12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13 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

14 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

15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

16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

17 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

18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19 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

20 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

玉文化是东方文明、特别是华夏文明区别于西方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玉料来源研究是玉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广泛开展及大量透闪石玉器的发现和出土,学者们开始探讨内地透闪石玉料的来源问题,并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西北地区,提出了“玉石之路”“昆山玉路”“和田玉路”之说。但和田玉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进入内地,学界尚无定论。玉料的来源及贸易研究,对揭示早期社会先民的活动范围、社会组织形态及相互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稀有资源的利用与社会复杂化进程等都有重要价值,但学术界对此研究仍很薄弱。为此,200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甘肃肃北地区进行了早期玉石之路调查,并在马鬃山发现了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2008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科技大学在开展河西走廊早期冶金遗址调查时对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进行了复查,之后刊发了调查简报,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鉴于该遗址在开展早期玉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价值,自2011年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承担开展了国家文物局“甘肃肃北马鬃山玉矿遗址发掘”“甘肃肃北马鬃山玉矿遗址群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项目,于2014年新发现了马鬃山寒窑子草场玉矿,2015年新发现了敦煌旱峡玉矿,2019年对旱峡玉矿遗址进行了发掘。

▲ 河西玉矿遗址分布图

敦煌旱峡玉矿遗址位于敦煌市东三危山后山的东南部,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共发现地面遗迹145处,其中矿坑114处、矿沟8条、岗哨12处、房址8座、选料区3处。本次调查确认玉矿矿脉三条,基本沿山体走向呈东西向分布。各类遗迹沿矿脉走向分布于山体南北两侧。矿坑均为露天开采,多为古代遗存,部分为现代开采,少量现代矿坑、矿沟系在古矿坑基础上开采形成。地表遗物有玉料、石器和陶片、铁器碎块等。陶片采集标本主要有器口、耳、腹、底、盖,以夹砂灰陶和红褐陶为主,素面居多,部分饰戳印纹、斜绳纹、刻划纹,均为手制。

河西走廊玉矿遗址是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一批集采矿、选料、防御等于一体的采矿聚落址,从实物层面展示了公元前两千纪以来河西走廊西部地区的采玉活动,对研究玉矿开采及相关的采矿技术、选料技术、行业组织、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章程的有关规定,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23张,收到有效选票215张,回收率高达96.4%。根据投票结果,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等得票排名前20的项目入围终评。2019年度重要考古发现众多,竞争激烈,专家们对重要考古发现的学术意义取得比较统一的认识,得票第一的项目获得200票,位列前10的项目得票数均在135票以上,选票结果非常集中。

地域均衡

类型多样

从地域分布来看,入围的20项考古发现来自1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陕西有3项入围,黑龙江、浙江、山东、河南各有2项入围终评。从整体看,分布省份较多;地域分布也比较均匀,不论是南北方还是东西部均有项目入围。考古强省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西部省份多点开花,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新疆连续第5年入围终评的项目,青海和甘肃今年也各有1项入围。

从年代分布来看,入围的20个项目中,史前考古有7项,夏商周考古有7项,秦汉魏晋南北朝考古有3项,唐宋考古有3项。史前考古今年成果丰硕,夏商周考古项目更是连续几年以相当高的比例入围终评。

从遗址类型来看,除了居址、墓葬和城址居多,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古代手工业遗址有3处——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这几项发现在古代手工业技术、资源控制和远程交流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有一处旧石器洞穴遗址——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及一处寺庙遗址——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入围。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是继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和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之后,我国水下考古的又一重要成果。

▲01 疥疙洞遗址第8层遗物分布

▲02 小南山遗址M1出土的玉器

▲03 桥头遗址H150

▲04 洪河遗址蚌饰

▲05 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南护墙出土石雕

▲06 西孟庄遗址龙山遗迹分布图

▲07 平粮台城址南城门附近排水设施

主动发掘成果丰硕

基建考古收获斐然

此次入围的项目,主动发掘项目占大多数,这充分反映了中国考古学近年课题性越来越强、多学科合作更加紧密、学术目标愈加明确等主要发展特点,并不断推动中国考古学走向深入。如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和齐齐哈尔洪河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等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均为主动发掘。

大遗址考古依然是中国考古的一大特点,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等项目都是在大遗址上长期耕耘取得的硕果。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则是近年持续火热的两周诸侯国考古的又一次丰收。

近年,我国基建考古的课题性、学术性也日益增加,重大考古发现频出,这在此次入围项目中非常明显。如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等,均为在基建考古中的重要发现。

▲08  西吴壁遗址出土的冶铜工具

▲09 三官庙遗址出土铜钺

▲10 辛店遗址工棚式铸铜作坊第六层

▲11 旱峡玉矿遗址矿坑(K2)

▲12 枣树林墓地M81(曾叔孙湛)器物组合

▲13 龙山107号墓园全景航拍

▲14 大韩墓地M64组玉佩(春秋晚期)

“考古中国”新成果亮点纷呈

“考古中国”自启动以来,通过对古文化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提升考古在文物保护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不断努力构建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中华文明形成的年代框架,分析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动因、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以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考古中国”每年都有重大成果公布,已经成为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此次入围的项目中,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等项目均为“考古中国”的最新成果,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15  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QLCM1出土金骆驼

▲16 石城子遗址全景(自南向北)

▲17 七星堆墓群M17出土鹦鹉杯

▲18 乌兰泉沟一号墓暗格木箱内鎏金王冠和金杯

▲19  石佛寺遗址建筑基址区全景

▲20  “南海I号”整体打捞出水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官方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