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专家:稳就业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受疫情冲击,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部大幅走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一季度经济可能负增长。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进度逐渐加快。但是疫情在全球呈大爆发状况,已经扩散至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疫情全球蔓延带来诸多输入性风险,可能导致二季度之后我国经济恢复进度放缓,影响全年经济增长预期。

原标题:评论|稳就业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刘学智

受疫情冲击,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全部大幅走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一季度经济可能负增长。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进度逐渐加快。但是疫情在全球呈大爆发状况,已经扩散至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疫情全球蔓延带来诸多输入性风险,可能导致二季度之后我国经济恢复进度放缓,影响全年经济增长预期。

经济运行与就业状况紧密相关,2月末全国调查失业率已经上升到6.2%,比去年末上升了1个百分点。过去两年,我国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是在5.5%以内,当前已经超出控制目标0.7个百分点,就业压力有所显现。因此,疫情冲击之下,首要工作是促进就业稳定,稳就业就是稳经济、稳社会、稳民生。当前宏观政策正在加大稳增长、扩内需力度,其目的不是简单地落在经济增速的数字上,而是要提升吸纳就业的能力。只要就业稳住了,今年的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是可以接受的。

自2018年二季度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以来,稳就业一直居“六稳”之首。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们把稳就业进一步放在了重中之重。从2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防止出现大规模裁员”,到2月下旬人社部提出“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再到3月份以来全国各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等工作,可以看出各级政府部门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

的确,稳就业是如此重要,一方面关系到企业运营、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关系到居民收入、民生基础。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稳就业成为恢复经济社会秩序的核心任务。做好就业工作,才能让微观经济单元恢复生产动力,才能把前期受疫情冲击的损失弥补回来,才能让经济运行重回正轨。做好就业工作,才能让老百姓收入有所保障,才能稳住民心和民生,才能确保全面奔小康。因此,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在疫后重建过程中,需要打好稳就业组合拳。

首先,稳就业的重点在于稳企业,特别是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企业。疫情冲击最大的是旅游、住宿、交通运输等服务业,以及大量劳动密集型生产制造业企业,这些领域是吸纳就业最为广泛的行业。对这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防范可能出现的中小企业集中倒闭、失业潮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问题。宏观政策需要多管齐下,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提升吸纳就业的能力。一方面要加大税费减免、财政补贴、信贷融资等政策的力度,起到“输血”作用,确保企业现金流充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放管服”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不但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还要拓展发展空间,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

其次,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力度,因人施策提供精准帮扶。一些微型企业、城市个体工商户、农民工等微观主体原本就是弱势群体,需要加大定点帮扶力度。我国农民工总量2.9亿人,其中需要外出务工的达到1.7亿人,疫情冲击下很多人找不到务工途径。这就需要对缺工严重、招工难的企业重点帮扶,提供“点对点”“一站式”服务,让企业与外出务工群体得以对接。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这是当前需要就业的重要群体。由于面对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的岗位大幅减少,目前招聘岗位是去年同期的68%,可能带来较大的高学历就业压力。这时,各大高校就需要加强在校学生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与培训,并延长毕业生档案留校期限。各级机关部门可以适度扩大企事业单位以及公务员招聘规模,吸纳优质人才。也可以扩大研究生招生比例,提供继续深造机会。

再次,拓展就业增量,多渠道挖掘吸纳就业的潜力。疫情在冲击既有产业的同时,也将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特别是疫情带来线上经济发展,如电商、新媒体、网络直播、线上教育,等等,这些行业发展速度可能加快。疫情也促进远程协作与移动办公平台发展,未来一些基于5G技术基础发展壮大的新业态是值得期待的。疫情可能促进“病从口入”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改变消费观念,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并对绿色环保、垃圾处理、水和空气净化等领域带来发展机会。当前应借此机会,鼓励这些新行业、新业态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吸纳就业的能力。支持“双创”示范基地、孵化器等发展,鼓励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在新行业、新业态创业和就业。

此外,还需要建立就业、失业监测预警机制。一方面及时掌握劳动力需求变化情况,时刻关注重点企业用工变化情况,对增加或减少就业岗位情况进行系统化归并分析。另一方面及时掌握劳动力供给变化情况,在重点劳务输出地区设立监测点,对劳动力输出和返乡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定期分析研判就业形势,当出现失业风险预警信号时,要及时介入、提早应对,提升劳动力供需调节能力。

[责任编辑:林婷婷]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