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天下黄河兰州桥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悠悠黄河从远古走来,川流不息地经过兰州这座古老的城市,不知是兰州人对黄河的热爱,还是黄河对兰州的青睐,兰州成了万里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黄河,流淌在城中,见证着兰州的过去和现在,也将与兰州的未来同行,给西北这座缺水之城几多喟叹、几多辉煌。

“精致兰州文墨书香”网络文学大赛优秀奖展播(九)

天下黄河兰州桥

悠悠黄河从远古走来,川流不息地经过兰州这座古老的城市,不知是兰州人对黄河的热爱,还是黄河对兰州的青睐,兰州成了万里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黄河,流淌在城中,见证着兰州的过去和现在,也将与兰州的未来同行,给西北这座缺水之城几多喟叹、几多辉煌。

据说黄河兰州段岸线150多公里,流经市区有近50公里。两边背靠光秃山峁,一水穿城而过。面对浩荡而过的黄河,兰州是爱恨交加,当然爱的是水,恨的是水之隔。民间流传着一首民谣:“黄河害,黄河险;凌洪不能渡,大水难行船;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鬼门关!”,发出了近乎无奈的呻吟。直到1907年,清政府在垂垂日暮之时做了一件善事,请德商泰来洋行在原浮桥处建造了黄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铁结构桥,名为“镇远桥”,被称为“黄河第一桥”。桥的建造,成为满清政府屈辱史上的一粒亮点,当时满目疮痍的中国,居然有一粒亮点落在兰州,乃兰州之幸。一桥飞架南北,驯服了黄河之波涛,让其悄悄的擦身流过,五个弧形桥架犹如五个巨大的波浪凌立在黄河之上,气势雄伟,让人惊讶当时西方国家建桥技术之精妙。走近桥边,“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石碑旁、曾用的系缚缆索而今锈迹斑斑,桥的两端牌坊,上面横匾分别题有“三边利济”,“九曲安澜”的字样,寄予了当时人们的美好期盼,后又更名称其为“中山桥”,足见兰州人对桥崇拜之情。

虹桥卧波,天堑变通途。桥,结束了兰州隔河相望的历史;桥,也点燃了兰州便捷交通的渴盼。整整半个世纪,万里黄河,独此一桥,对于兰州人来讲,乐也于斯,哀也于斯,但追求桥的脚步何曾停止过?

历史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一九四九年八月,兰州人民迎来了自己翻身作主的日子。兰州人对桥的期盼愈加强烈和渴望,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七里河大桥终于横空出世,这是当时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黄河第一桥,极大地缓解了当时黄河两岸出行难的问题,也让兰州人多出些许自豪和傲气。尽管这座桥的到来显得那么步履趋缓,桥的美观程度在今天看来甚至显得有点寒惨,但当时对一座百废待兴的城市而言,可是倾力之为、“点睛”之笔,为这座城市的复活、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城市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可以说,兰州的变化浓缩为一段追“桥”的历史,桥也融入兰州人生活的点点滴滴,须臾未曾中断过,人民生活的改善也随着每一座桥的诞生而不断地向着幸福的彼岸跃升。随后伴着改革开放脚步的加快,城关大桥、天水路大桥、小西湖大桥、雁滩大桥……如雨后春笋般茁起,几年一座桥,甚至同时几座桥一起动工,在古老的黄河上掀起了建桥通桥的接力赛、追逐赛,其美观程度、技术含量、建设速度更是一年一个台阶,让人目不暇接,心生感慨!兰州现在究竟有多少桥,连土生土长的兰州人都要思考半天,甚至还会掰着手指头慢慢数着,满满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

桥是兰州人的挚爱,桥也是兰州人的眷念,桥同时是反应兰州变化的印痕。如果说那些宽坦的高速是这座城市的动脉血管、纵横的街道是这座城市的毛细血管,那么桥就是这座城市当之无愧的脉膊,脉膊跳动的强弱、频率,与这座城市的兴衰同频共振,永远联系得那么紧密无隙、那么生死与共。走进兰州,我们不得不盘点桥;检阅兰州变化,我们不得不把好奇的目光投向桥。这些桥,见证兰州历史变迁,承载兰州发展繁荣。行走在黄河之滨,倚桥远眺,北面山上深深浅浅的绿色中点缀着兰州碑林的雕梁飞檐、凌驾半山的亭台楼阁、峭然屹立的白塔,这些各俱特色的建筑与那些纵身飞架的桥一起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也成为万里黄河风景线上最亮丽的景观。

如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一百一十多个国家的广泛参与,并逐步形成全球共识,雄驻在千年古丝绸之路的兰州,承载着更多繁荣和梦想。如果说是桥的存在不断续写着兰州的荣光,那么兰州则是古丝绸之路的桥头堡,愈来愈以矫健的姿态走向中国大都市的舞台中央,走进世界的视野,刷新出更加夺目的光辉。

作者简介:刘良玉,国家公职人员,中国诗赋学会会员,东坡诗词学会会员,先后在《秘书工作》《党建》《湖北日报》《芳草》《诗潮》《新作家》《中国诗赋》《河南文学》《延河》等国家省市多家刊物(新媒体)发表诗文400多篇(首),作品被多家文集收录,参加全国征文赛事20余次获奖。

[责任编辑:陈沛辰]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