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夜雨河声上小楼——谭嗣同诗意中的兰州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清代光绪十年(1884年),古城兰州迎来了一位新的朝廷命官,来自湖南浏阳的谭继洵出任甘肃布政使。“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黄河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没有人在意一个封建官僚的来去。兰州因此有幸的是,十九岁的谭嗣同跟随父亲来到了兰州,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留下了美好的诗篇。

“精致兰州文墨书香”网络文学大赛优秀奖展播(六)

夜雨河声上小楼——谭嗣同诗意中的兰州

清代光绪十年(1884年),古城兰州迎来了一位新的朝廷命官,来自湖南浏阳的谭继洵出任甘肃布政使。“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黄河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没有人在意一个封建官僚的来去。兰州因此有幸的是,十九岁的谭嗣同跟随父亲来到了兰州,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留下了美好的诗篇。

兰州自古是黄河上游的雄关、丝绸之路的重镇。“金城置郡几星霜,汉代穷兵拓战场。岂料一时雄武略,遂令千载重边防。”谭嗣同的这首诗,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兰州雄踞西北的战略地位。也许是兰州赋予了谭嗣同独特的眼光,谭嗣同给兰州也增添了诗歌的光彩。

当时的兰州,牡丹遍及城区各处。布政使署后园牡丹为兰垣之冠。谭嗣同记道:“甘肃故产牡丹,而布政使署中所植为冠。凡百数十本。本著花以百计,高或过屋。”布政使署的后园,为明肃藩望园。先后名为“鸣鹤园”“若己有园”。光绪初年,杨昌浚为甘肃布政使,对此园苦心经营多年,并且改名为“憩园”,据说为兰州名园之冠。谭嗣同在《和景秋坪侍郎》诗中写道:“作赋豪情脱帻投,不关王粲感登楼。烟消大漠群山出,河入长天落日浮。白塔无俦飞鸟回,苍梧有泪断碑愁。惊心梁苑风流尽,欲把兴亡数到头。”由此可见这里是一个有故事、有历史的园林。谭继洵出任甘肃布政使之后,全家迁居“憩园”。“人影镜中,被一片花光围住;霜华秋后,看四山岚翠飞来。”少年谭嗣同在那一片牡丹花园中,风流倜傥,豪放不羁,才思奔涌,创作了很多联语和诗词。

“小楼人影倚高空,目尽疏林夕照中。为何匿风竟何着,轻轻吹上雁来红。”(《憩园秋日》)

“深林初过雨,宛宛碧苔新。依岸残云湿,平桥一水春。看山浓似黛,种竹短于人。好续齐民术,桑麻万绿匀。”(《憩园杂诗》四首选一)

在谭嗣同的诗联中,憩园真美啊!有“夕阳山色横危槛;夜雨河声上小楼”(夕佳楼联),也有“鸠妇雨添二月翠;鼠姑风裹一亭香”(天香亭联)。骏马秋风冀北和杏花春雨江南融入一园,远山与长河、青春与古老汇聚于此,兰州在少年谭嗣同的诗意中绵长多韵、摇曳多姿。

他访问“《兰州庄严寺》”:“访僧入古寺,一径苍苔深。寒馨秋花落,承尘破纸吟。潭光澄夕照,松翠下庭阴。不尽古时意,萧萧雅满林。”他重赴兰州却写成《别兰州》:“前度别皋兰,驱车今又还。两行出塞柳,一带赴城山。壮士事戎马,侯封入汉关。十年独何似,转徙愧兵间。”。这些写自兰州的诗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兰州的景色风情,表现了诗人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

为了寻访谭嗣同的足迹,我飞越千里,来到兰州。历史走过了130多年,掠掠雄师、啸啸铁骑、叮当驼铃,已绝尘远去,金城关垣、浮船古渡、茶马互市,已淹没在如今和平盛世的繁华中。谭嗣同早已消失在兰州来来去去的历史人流中,憩园先后成为公园、成为图书馆、成为市民小区,谭嗣同笔下的亭台楼阁早已化为了尘土,只有那个苍苔深深的庄严寺异地搬迁到了五泉山上,依然晨钟暮鼓。岁月流转,那个谭嗣同诗意中的兰州,带着三月春风,远处白塔山上树儿展绿,近处黄河岸边花儿凝成一片,成为了一个精致美丽的现代化城市。漫漫的历史长河穿越古今,带着厚重的文化与现代相碰撞融合。时光赋予文明以生命,而文明也以欣欣向荣的方式反馈于岁月,惊艳于当代。

在憩园小区,我贸然敲开了一户居民的家门。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呈现在我眼前。主人公对憩园的前世今生了如指掌,他说生活在兰州、居住在憩园很舒适很满足。仅仅是百年风云,昔日封疆大吏的私家园林,成为了寻常百姓的宅第,我们不得不产生沧海桑田的感叹。

“一条黄河长,一碗面儿香,一曲秦剧唱,一段历史长。”主人公向我推介起了兰州。一条黄河长说的是地理,一碗面儿香说的是饮食,一曲秦剧唱说的是文化,一段历史长说的是历史。如果说黄河是滋养身心的沃土,那传唱在这土地之上的秦剧则是这片土地演绎历史变迁的活化石。它高亢爽朗,激昂悲壮,动人心弦!它没有江南唱腔婉转悠扬,也没有京剧令人荡气回肠,唯有一声声沧凉老腔,唱出这片土地的前尘过往。而今,仍在这片热土之上延续传唱,记录着四时流转,日月苍茫。生活在一个有水、有吃、有文化、有历史的城市,夫复何求?

吃了一碗拉面,喝了一点小酒,住在黄河岸边的一个小店。“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半夜醒来,才发现下雨了。猛然想起了谭嗣同为憩园夕佳楼写的联句:“夜雨河声上小楼。”

作者简介:刘正初,湖南浏阳人。中国民协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长沙市民协副主席、浏阳市民协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散文学会理事、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在全国各地各类报刊发表了各种文学作品300多篇。著有散文集《乡土树上的青春果》《青春苦旅》《守望浏阳河》、革命故事集《浏阳河畔播火人·潘心元》,主编有《古邑寻踪——浏阳地名故事集》出版。浏阳市政协常委、市文联副主席、市地方史志学会副会长。现供职于浏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陈沛辰]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