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油画艺术:为时代造像 给生活添彩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油画作为一种外来艺术自20世纪初被广泛引入中国之后,经过了近一百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的油画艺术开端于抗战时期的文化寻根热潮,以及1943年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但甘肃油画艺术真正得到大幅度的发展,还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这70年。

原标题:【视点】甘肃油画七十年

献给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同志 常书鸿

祁连山色 陡剑岷

八月 张文平

家园 何军

陶乐·地声·天鼓 韦博文

油画作为一种外来艺术自20世纪初被广泛引入中国之后,经过了近一百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的油画艺术开端于抗战时期的文化寻根热潮,以及1943年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成立,但甘肃油画艺术真正得到大幅度的发展,还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这70年。

1949年11月,为了适应艺术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西北师范学院(现西北师范大学)将原三年制的劳作科改建成四年制的艺术系。1950年9月,留法画家吕斯百、刘文清和著名美学家、油画家洪毅然来到西北师范学院,之后与画家祁伟、李凤堂等人一并组织油画教学工作,从此开始了甘肃油画教育与创作的新局面,并培养了甘肃自己的第一代油画家,如陡剑岷、王启民、杨鸣山、姜豪等。1958年,以原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为核心,成立了兰州艺术学院,著名留法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敦煌学学者常书鸿先生出任院长,刘文清任美术系主任。随后又有国内著名的艺术家如张阶平、陈兴华、高增志、杨均、来祖秀、娄溥义等进入兰州艺术学院任教。他们为甘肃培养了第二代油画家,如张振中、张学乾、郭文涛、张振民、赵春林等。此外,还有高尔泰、佘国纲、陈延、周大正、燕飞、韦博文等艺术家都是那个时期甘肃油画界的中坚力量。

改革开放之后,甘肃油画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除原有的西北师范学院美术系外,1978年,甘肃省在西北民族学院(现西北民族大学)、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天水师范学院)和张掖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河西学院)等三所院校中设立了美术系,给甘肃的油画教育和油画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此,西北师大、西北民大、天水师院、河西学院等多所高校一起拥有和培养了甘肃省第三代、第四代油画家。他们的油画创作内容更加广泛,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创作方向也各有不同。有表现陇中黄土高原风情与文化系列的,有专门表现陇东黄土高原系列的,当然表现甘南草原系列的油画家更多。河西走廊与祁连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段,敦煌更是这个地段上最耀眼的明珠,表现它自然是甘肃油画家最具特色的题材与内容;还有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都市化进程飞速发展,表现这方面题材的画家也越来越多;革命战争与军旅生活一直是军队画家最为关注的题材,他们在这方面的表现成绩十分突出。当然,更多的油画家并没有把自己的创作方向局限在某一个方面,他们常常是以一两个方向为主,不断拓展与创新求变的。另外,在参加全国展览方面,改革开放之后甘肃油画在全国青年美展、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展、第六届以来的历届全国美展、中国油画年展等全国美展和各种国际交流展上都曾多次入选、获奖和被各大美术馆收藏。

总之,甘肃油画在其7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她要以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成为中国油画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新中国油画事业发展的文化源头与造血基地。其重要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术起点高。甘肃油画从诞生开始就在老一代留法油画家常书鸿、吕斯百、刘文清、董希文、吴作人等先生的带领和影响下,其油画语言以法国学院派油画语言为基础,同时又在党的文艺思想指引下,积极探索油画语言的中国化方法和理念,成为西北五省区油画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强烈的地域与民族特色。甘肃从陇南山区到陇东、陇西黄土高原;从广袤无垠的甘南草原到河西走廊的大漠戈壁;从苍翠欲滴的子午岭到遍布雪山冰川的祁连山,这些丰富而迷人的地理地貌,不断地刺激着甘肃艺术家,使他们迸发出强烈的表现欲,以表现甘肃的自然风光为艺术追求。另一方面,甘肃是一个具有悠久和丰富历史文化的地方,自远古以来的农业与畜牧文化、丝绸之路与边塞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等,都为甘肃的油画创作带来了丰富和生动的题材。

第三,全面性与丰富性特征。在甘肃油画发展的70年里,在题材和内容方面,革命历史题材、甘肃地方史题材、民族风情题材、乡土题材、西部自然风光与西部都市题材、时事题材、军旅题材、教育题材、传统文化与民间题材、现代民俗题材、女性题材等都反映了它的丰富性与全面性特征;在创作方法方面,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近几年流行的意象主义(又称写意油画)创作方法等无所不包,这一切无不体现着甘肃油画全面而丰富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甘肃油画开创出一个全新局面与迈向新高度的标志。

如今,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是历史赋予甘肃油画家的责任,只有勇敢承担,勤奋努力,才能在艺术的征途中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作品图片由甘肃美术馆提供)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掠影】为时代造像给生活添彩

陆志宏

每五年举办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我国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分中国画、油画、雕塑、版画等多个画种在不同展区展出。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旨在全面展示、检阅近年来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和成就。

在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展中,我省共有陈卫国、蔡晓斌、陈铭雨、第生辉、韩君、焦全、梁若涵、潘义奎、苏鹏、王生凯、赵杰、周绍举等12位画家的作品入选,这是我省在历届全国美展中入选油画作品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陈卫国的《敦煌》作为我省油画类进京作品,将于12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这些出自中、青年画家的作品主题鲜明,风格迥异,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反映了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强烈感受以及对当代艺术发展的敏锐把握,是对美好生活的礼赞。

陈卫国的作品《敦煌》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强烈的色彩和丰富的肌理以及极具张力的画面构成,描绘了敦煌典型建筑九层楼。作者以半抽象的手法高度概括,在一定程度上舍“形”而传“意”,是歌颂敦煌、“意象敦煌”的特殊表现。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饮水思源,不能忘记他们的革命精神。赵杰的作品《不忘初心——西北革命旧居》表现的正是这一主题。这幅作品借鉴和采用了“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把场景和物体按照自己的组合方式进行解构和重构。形状的大小,曲线和直线的交错,充分表现了革命旧居的特点,同时避免照片化和僵硬刻画。色彩的和谐运用,塑造出历史的岁月感,让观者产生一种时空、时间的凝固感。同时借鉴中国画的“皴擦法”,表现出抽象的笔触美感,同时又塑造形体,整个画面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写实的现实主义题材,仍是当下画家们表现的主要内容。王生凯的作品《与歌同行》系列组画主要表现了陇原儿女在党的领导下,风雨同舟,砥砺奋进,为了幸福美好生活而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群体形象和顽强精神。潘义奎的作品《快乐的日子》则以浪漫的色彩和情景表现了当代农村青年的精神面貌和快乐生活。在美丽的晚霞映衬下,温暖的夕阳洒向一对正在结束劳作的青年身上,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甜蜜的笑容——这是中国当代人物绘画久违了的表情。蔡晓斌的作品《秦安县的正月十三》以特定地点和赶集的人群为题材,通过来往的行人、车辆、建筑等元素组织了一幅节庆场景的画面。作品紧抓人物的趣味感和绘画的表现性,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及浓郁的民间习俗。焦全的作品《丝绸之路——忙碌的尕马子》则是一幅正在牛肉面馆忙碌劳作的人物群像图,具有鲜明的西部特色和情趣。韩君的作品《天边飘来的云》是色彩乐章,大胆地运用蓝色和绿色为背景,以表达在良好的生态环境里,生活在高原的藏族人民的纯洁、善良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写实和表现相结合的手法描绘城市生活,是画家们热衷的题材之一。周绍举的作品《老街晨晖》就是一幅大家喜闻乐见的都市生活的一幕,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展现了老人们幸福而祥和的生活及精神状态。而第生辉的作品《岁月留痕3》则是城市人们居住环境变迁的迭现,给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留下了无尽的回忆、遐想,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一个充满故事情节的画面定格。陈铭雨的作品《时·光》则描写了一个居住小区的特写场景,温暖的阳光洒向过道,勾起人们对往事的许多回忆及对这个生活了多年小区的不舍。

苏鹏的作品《命运之轮》则以写实、抽象及符号化相结合的语言方式,一反传统绘画的具象空间,通过层次叠加,营造出错综复杂的超现实感。作品的表达旨在隐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某种共存的逻辑关系。

梁若涵的作品《金色丝路》以一个青年画家敏锐的视觉描绘了丝绸之路的恢宏气象。耀眼的黄色表现了如同音乐符号般的画面,灼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燃烧的气浪与金色的丝路一同伸向远方……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甘肃油画取得的良好成绩,标志着甘肃油画正在迈向一个多元、健康、稳定的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张蓝翔]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