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金昌牧草达到国际行业标准一级水平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在永昌县水源镇苜蓿种植示范区,甘肃杨柳青牧草饲料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的5000亩紫花苜蓿已到了最后一茬收割时节。一辆辆收割机奔驰在田间,成片的苜蓿齐刷刷倒下,很规律地躺成一条宽宽的绿带子,再经过翻晒机翻晒、打捆机收拢打捆,田间整齐摆放着一方方苜蓿捆。

在永昌县水源镇苜蓿种植示范区,甘肃杨柳青牧草饲料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的5000亩紫花苜蓿已到了最后一茬收割时节。一辆辆收割机奔驰在田间,成片的苜蓿齐刷刷倒下,很规律地躺成一条宽宽的绿带子,再经过翻晒机翻晒、打捆机收拢打捆,田间整齐摆放着一方方苜蓿捆。

我市地处地球黄金分割线,光热资源充沛,域内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特别适宜牧草种植,苜蓿干草粗蛋白含量可达16%—18%,居国内优质苜蓿草前列,得到国内外各大养殖企业的普遍认可,成为牛羊适口性好、营养丰富的“汉堡”。

目前,我市牧草种植面积约25万亩,2018年全市牧草产值4亿元,直接经济效益达1.6亿元,牧草产业已成为我市一个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并迅速兴起。

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牧草产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苜蓿进口国,河西走廊是中国最主要的优质苜蓿生产区,而金昌是河西走廊优质商品苜蓿种植最为集中的区域,是国内优质牧草重要产地。

我市种植苜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武帝时,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从乌孙带回苜蓿种子,在建立山丹军马场时就在永昌进行栽培,作为军马最好的饲草。1944年,美国人华莱士带来大量牧草种子,包括多个苜蓿品种,在永昌县“西北羊毛改进处”研究推广;1948年5月,联合国援华牧草专家麦康基在永昌县建设牧草试验总场。可见,我市是中国最早栽培苜蓿的地方。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院长师尚礼告诉记者:“金昌市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平均年降水量180毫米,无霜期96—186天,适宜苜蓿生长。在永昌县水源镇,一年可收割四茬苜蓿,头茬苜蓿蛋白质含量最高、商品性最好,因此供不应求。”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时研判市场趋势,依托我市发展牧草产业的天然优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进和培育苜蓿种植龙头企业,争取国家扶持政策,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连片种植苜蓿,牧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推动我市牧草产业迅速发展。

目前,全市牧草种植面积约25万亩,其中苜蓿20万亩,燕麦、糜谷、毛苕子等其他一年生牧草5万亩;苜蓿产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较高,多以大型牧草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2018年,全市规模化苜蓿种植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大户等经营主体达64家,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39家,种植面积15.32万亩,占全市苜蓿种植面积75%以上。

培育龙头企业带动牧草产业发展

在金昌三杰牧草有限公司,贮草棚里堆放着两三千吨的巨大绿色“魔方”,成为饲养牛羊的饲料“贮备库”。走进饲草车间,散发着馥郁的青草清香,经过晾晒、打包或加工成草颗粒,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深受畜牧和乳品企业热捧。

今年,该公司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再次投资1.5亿元,修建10万吨紫花苜蓿草产品储运及加工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有效带动永昌县域种植优质紫花苜蓿20万亩以上,对提高牧草产品附加值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我市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思路,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积极开展牧草产业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同时,鼓励扶持龙头企业与周边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对内带动引领、对外开拓市场,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政策扶持、企业运作、农户参与的牧草产业发展格局。

同时,我市还加大信贷保险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国家对草产业的资金扶持政策,对生产加工规模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及种草大户给予适当扶持,吸引了内蒙古圣牧高科集团、甘肃杨柳青牧草饲料公司、甘肃润牧生物工程公司等20多家草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建立优质苜蓿基地,也吸引了蒙牛、伊利、夏进等知名乳品企业来“抢”草。

在多年的苜蓿种植过程中,我市先后引进10多个品种,经过试种比较,将适合我市气候特点的4个品种作为主要品种进行推广,苜蓿粗蛋白含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科技创新壮大牧草产业

甘肃润牧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自创建起,就建立了国家级星创天地和金昌市反刍动物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已开发新技术、新产品15项(种);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件,受让国家发明专利2件;实施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8项。

为了保证牧草产业发展的持续活力,我市通过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引导牧草生产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依托其先进的技术和人才优势,推动牧草产业在品种、田间管理、加工工艺等各个环节均实现了技术进步。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市已形成了成熟的收储运体系和生产技术模式,整体管理水平国内领先。种植企业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了测土施肥、水肥一体、快速烘干、分级打包、选择性除草等技术难题。目前,我市高产优质苜蓿平均亩产达到800—1000公斤,远高于我国大部分苜蓿种植地区,质量达到国际苜蓿行业标准的一级草水平。

“永昌县苜蓿产业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从种植、翻晒到收割、打捆,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就连打捆收贮的电动叉也是农民创造发明的,一次能叉5捆50公斤的苜蓿捆。由于种植管理水平高,一年从收割3茬提高到4茬,单产达900公斤。”甘肃省草产业协会秘书长、甘肃杨柳青牧草饲料公司负责人贾涪钧介绍说。

“小牧草,带动大产业。”金昌牧草产业的不断发展,有力带动了畜禽养殖、物流交通、饲料加工等相关行业发展,金昌已成为蒙牛、伊利等大型乳品企业牧草的稳定客户,各类牧草产品畅销全省各市州及新疆、西藏、内蒙、宁夏等地。(金昌日报)

[责任编辑:张雪媛]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