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跨越4000里的“还愿” 六旬老人只为感恩“兰州心”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本来我想只能活十年,但过了一个十年,又过了一个十年,又过了一个十年,我仍然健康地活着!” 5 月20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会议室里,关胜茂老人对心外科主

“本来我想只能活十年,但过了一个十年,又过了一个十年,又过了一个十年,我仍然健康地活着!” 5 月20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会议室里,关胜茂老人对心外科主任宋兵说着自己“换心”后的惊喜。

关胜茂的身体里,有着一颗已经跳动了33年的“兰州心”。此次跨越4000里,从东北的盘锦来到西北的兰州,关胜茂老人是就为了感恩、还愿。

在兰大一院心外科,医护人员为关胜茂做心电图检查。杨艺锴 摄

生命垂危遇见“兰州心”

今年65岁的关胜茂,是辽宁省辽河油田的退休工人。他10岁时,不幸患了风湿性心脏病。1986年,32岁的关胜茂心脏病再次发作,被沈阳军区总院诊断为心脏瓣膜严重病变,需进行置换瓣膜手术。

“当时,沈阳军区总院没有手术所需的人工心脏瓣膜。”关胜茂说,时任沈阳军区总院心外科主任汪曾炜建议转院。

“汪老写了封推荐信,让我到上海长海医院找张宝仁大夫。”关胜茂说,因为当时该院是国内首家开展置换心脏瓣膜手术的医院。

关胜茂带着推荐信到了上海。准备动手术时,他询问张宝仁大夫:“有没有进口瓣膜?”张宝仁说:“我们没有进口瓣膜,你就换国产的瓣膜,保证没有问题。”

就这样,关胜茂在上海顺利接受了手术。兰州兰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兰州心”植入了他的体内,开启了他的新生。

念念不忘的“心”愿 跨越4000里还愿

手术半年后,关胜茂就正常工作了,他还积极参加油田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退休后,他更是迷上了自行车骑行,和当地骑行爱好者组建了车队。

兰大一院的检查报告显示,关胜茂的“兰州心”植入33年后,“工作”正常。杨艺锴 摄

2006年,年过半百的关胜茂带着老伴,历经21天,从辽宁省盘锦老家骑行到上海。时隔20年,他又见到了当时的主刀医生张宝仁,并向他表达了感激之情。

“上海之行结束后,我就想,我的‘心’是兰州造的,我应该到兰州,到兰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去看看。”关胜茂说。于是,他费了很大力气在互联网上搜索,最终查到了联系方式。

关胜茂联系到了时任兰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鹏海。听关胜茂讲述了他的经历以及想到公司看看的心愿,郭鹏海也欣喜地发出了邀请,“你来吧,来了我接待你。” 

不巧的是,临行前,关胜茂父亲却病了,为了照顾老人,他放弃了赴兰计划。之后的几年间,他只得将“去兰飞厂看看”的想法默默藏在心里。

2018年,他的父亲去世了,料理完后事, “兰州行”再次列到了关胜茂的人生计划中。十多年过去了,他再一次拨通了那个电话号码。这次,他联系上的是兰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中英。

相同的是,关胜茂同样受到了热情邀请,他如愿踏上了前往兰州的火车。

在兰州,关胜茂见到了郭鹏海。虽然两人此前从未谋面,虽然郭鹏海此时已升任兰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母公司——西脉国际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但两人一见如故,以“哥弟”相称。

郭鹏海激动地说:“是患者成就了我们,我们也成就了患者。见到你,我发自内心地高兴,今天我们实现了心心相印!”

“兰州心”出口日本

郭鹏海介绍,兰飞厂心脏瓣膜项目从1985年启动以来,已有6万多例应用到临床,也就是说,有6万多人的身体里跳动的是同样一颗“兰州心”。目前,“兰州心”的年生产能力已达1万支,累计向日本出口3000余支。

“来到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地方,是为感恩。”参观心脏瓣膜生产线,了解了让自己生命得以延续的“兰州心”的制造过程,关胜茂感慨:“真没想到,生产一支心脏瓣膜这么复杂,要经历这么多流程。”

兰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魏中英(右)向关胜茂介绍心脏瓣膜产品检测流程 李果繁 摄

“我现在能游泳、能打乒乓球、能骑行……我来这里也是为了证明,国产心脏瓣膜并不比进口的差。它在我身体里33年了,仍在正常‘工作’,这就是有力的证明。”关胜茂说着说着不自觉地提高了嗓门,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责任编辑:肖刚]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