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保护研究弘扬文化遗产的“敦煌样本”


来源:光明日报

这座“文化艺术圣殿”承载了佛教、绘画、塑像、中西文化交流的灿烂历史,历经一千余年的兴起、废弃、重生的命运,它的内在魅力为何丝毫未减,越来越呈现出“年轻的表情”?

原标题: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的“敦煌样本”

莫高窟第八十五窟壁画修复工作现场 敦煌研究院供图

敦煌莫高窟九层楼 吴健 摄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球幕电影《梦幻佛宫》 丁小胜 摄

沙漠中的美术馆——敦煌莫高窟 孙志军 摄影

扫二维码感受数字敦煌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敦煌,不仅是西北沙漠里的一片绿洲,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见证,也是外部世界认知和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敦煌莫高窟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最悠久、保持比较完好的佛教历史遗迹。敦煌研究院作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博管理机构,同时也是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75年来,该院以自觉的文化担当,坚守文化遗产保护的底线,以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为支撑,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多学科协同深入挖掘敦煌文化的多元价值,逐步形成了“保护是基础,研究是核心,传承弘扬是目的”的“十位一体”的事业发展模式和“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质量管理模式”,实现敦煌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9年3月,光明日报、上海交通大学联合调研组走进敦煌研究院,就“敦煌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专题调研。

3月初的敦煌,冰雪未融,春寒料峭。南起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连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里有令人流连忘返的“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有叹为观止的“彩云充满乐飘空,仙女飞天劲舞丰”。当乐尊和尚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后,莫高窟凿壁开窟的声响延绵上千年。

这座“文化艺术圣殿”承载了佛教、绘画、塑像、中西文化交流的灿烂历史,历经一千余年的兴起、废弃、重生的命运,它的内在魅力为何丝毫未减,越来越呈现出“年轻的表情”?

科技创新助力敦煌文化遗产保护

“看完球幕电影,身临其境,再去古老的石窟里感受更多了一份敬畏”“相对于实体参观,数字电影不仅能看得更清楚,而且可以帮助人类永久保存这一世界古老的历史遗产”……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不少游客连连感叹,观看《梦幻佛宫》球幕电影,恍若置身于一个个异彩纷呈、如梦如幻的洞窟之中,精美的塑像似乎触手可及,绚丽的壁画近在咫尺,细节纤毫毕现。由单一参观洞窟变成“总量控制+网上预约+数字展示+实体洞窟”的旅游开放新模式,球幕电影达到8K影像技术级别,可投射出8800万像素点,实现对极具艺术价值的文物数字化还原和保存。

“数字电影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旅行体验,这种参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又缓解了旅游旺季游客剧增对敦煌莫高窟文物造成的压力”,敦煌研究院原院长王旭东介绍,“就传统文化而言,科技让人更加容易理解传统文化,从而让人们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能更有效地传承。”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敦煌研究院就着手将先进科技与文物保护理念对接,搭建了集数字信息采集处理、技术研发与应用为一体的系统平台,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汇集成电子档案,构建出多元化、智能化的石窟文物数字资源库。经过近30年的探索实践,敦煌研究院完成了敦煌石窟206个洞窟的数据采集和100多个洞窟的图像处理、140个洞窟的三维扫描和虚拟漫游节目制作,中英文版本的“数字敦煌资源库”先后面向全球上线,实现敦煌石窟30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的全球共享。截至目前,“数字敦煌”资源网的全球访问量已超过700万人次。

敦煌研究院与华为、腾讯等公司在文物保护领域合作,如与腾讯动漫合作,以连环插画的形式解读“经变画”;合作举办的敦煌“数字供养人”互联网公益活动,总曝光达17.5亿次,微博话题阅读量达5.3亿次。通过线上创意形式,让广大年轻人都有机会参与到敦煌文化的传承中来。

考古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高光谱成像系统、X射线衍射仪、离子色谱仪、激光诱导击穿系统……这些价值5000多万元的百余台先进设备使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发展成为一个全国领先的石窟文物保护综合研究的科研实体。

调研组了解到,保护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古代壁画、土遗址价值的科学认知、病害机理研究、保护材料与工艺研究、预防性保护等,该所先后承担国家或省部级课题50项,获得国家级及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0余项,制定了国家和行业标准14项,并获得50多项国家技术专利。同时,保护研究所还研发完善了包括起甲壁画修复、空鼓壁画修复、酥碱壁画修复为主的古代壁画成套保护修复技术、以支顶加固、锚杆锚固、裂隙灌浆等为主要技术手段的干旱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加固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并推广应用于全国的壁画和土遗址保护工程项目中。

为解决古代壁画病害机理阐述不清、基础性研究薄弱、保护难度大等问题,国家文物局、科技部和甘肃省先后依托敦煌研究院成立了古代壁画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重点实验室,通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借助相关领域的科研优势进一步探索适合于敦煌石窟的保护方式。

二氧化碳动态图、人流量、相对湿度、风蚀数据……在敦煌石窟监测中心,调研组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着20多项不同监测内容,这是敦煌莫高窟监测中心的“实时监测”系统,通过投放600多个监测设备,实现实时监测。“如果某些指标超标,监控中心的预警系统会自动报警。”敦煌石窟监测中心主任王小伟介绍,“通过游客监测、石窟环境监测、壁画病害监测等方式,可实现对洞窟更全面和更科学的预防性保护。”目前,敦煌研究院正在不断完善莫高窟监测预警体系,积极推进省级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平台建设。

敦煌研究院通过科研攻关,成功将仿真与模拟试验技术引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研发出了可同时模拟温湿度、光照、风、雨、雪等多种环境共同作用的多场耦合试验室,该实验室为病害机理研究、保护效果的预测与评估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技术手段,提升了古遗址的保护水平。

如今敦煌研究院已发展成为我国古代壁画和土遗址保护技术的集散地,借助多种载体,以“数字敦煌”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使得古老遗产在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中不断得以创新性保护。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