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深挖天水方言20余载 守住地域文化的根和魂


来源:兰州晨报

为了传播当地方言文化的独特韵味,传承方言文化精髓,年逾七旬的李子伟先生数年如一日,挖掘整理着天水方言的古字今义。他说:“留住方言,就是守住了地域文化的根和魂。”

原标题:只为守护天水方言根与魂 20余载深挖细究

李子伟先生正在查找资料

 

为了传播当地方言文化的独特韵味,传承方言文化精髓,年逾七旬的李子伟先生数年如一日,挖掘整理着天水方言的古字今义。他说:“留住方言,就是守住了地域文化的根和魂。”

1“大多都是耳熟能详的口头禅、常用语,但用它的人未必会说就会写,这就是方言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特点。”

同学亲友聚会,有时难免遇上一两位喋喋不休的人,人们习惯于称这类人“话痨”。然而在天水,一个“譶(tà)”字,“三言”叠加之形,就将话多之意解读得淋漓尽致。“这个人譶得很,说起话来没完没了。”“譶(tà)”,正是天水方言里频频能听到的最常用字之一,然如单独把这个字拎出来,真正认识它且会写会读者也许寥寥无几。

近日,天水民俗专家李子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以“认一下这个天水方言字”为题,从《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等权威工具书对“譶”这个字的释义、注音及天水方言中这个字的广泛运用等方面,对这个字做了大众普及和推广,圈内好友纷纷点赞的同时,留言“长知识了”!

其实,这只是李子伟先生多年来挖掘整理以及传播天水方言过程中的一个缩影。由青丝到白头,视力随着年龄的增大也愈加昏花,以至于现在不得不借助放大镜,然而,这些年来,执着于研究当地方言的他在前行路上乐此不疲,陶醉其中。

“形容碗没刷干净,天水人大多张口就说‘yuè’得很,听者也不会因听不明白而产生歧义,但这个字怎么写他却不知晓,其实这个字更有意思,也形象得很。”3月13日,在李子伟的书房,正手持放大镜查阅《汉语大字典》的他笑呵呵地说。碗上有污痕,就好比上面有黑乎乎的东西,那将“碗”字取掉石边换上黑,就是“黦”这个字了,读作yuè,用作动词时意思是“玷污”的意思,很好记。

关于这个字的典故解释,他说,古时的长安把小孩尿床干后被褥上形成的尿迹、出汗后衣服上留下的汗迹,以及用衣襟、衣袖擦拭泪水干后泪痕留下的痕迹,都叫“黦”。如此说来,天水方言中的这个字,至少已口传心授传承了成百上千年。

李子伟研究多年后发现,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特殊载体,它记载了一个地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出现、形成、变化和发展的历史。天水方言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地域口语文化,有着独特的韵味。

李子伟说,他小时候放学后,经常用木盘端着母亲烙的“椽头”(一种类似烧饼的特色食品)去街上卖,那时食物匮乏,顾客在买吃食时首先会围着多个卖家逐个拿起盘内食物掂一掂分量,遇上量不足的常会说“你的馍(Xiao)得很”,意思是薄而小。由于母亲的“椽头”烙得极好,分量也足,在镇上很有名,所以从不愁卖。顾客口头的(Xiao)字,汉语写作“枵”,正是天水人的方言口语。女人们去商店买衣料,要反复摸料子的薄厚,如料子稀薄不结实,也常会说“这个料子枵得很”,沿用至今。

20多年来,李子伟共整理挖掘散落至口语中,大多数人只知其音不知其形的天水方言常用字600余个,如靸(sa),古代指小儿的鞋子。而用在天水方言中,则指穿鞋时把鞋后帮踩在脚下,掩着脚行走的行为叫“靸着鞋”。“鞔”(man),曾经是天水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字,是指把布蒙在鞋帮上,或者用皮革补鞋头,即平常所说的“鞔鞋”。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鞔鞋”的人少了,说这个字的人也就不多了。

“大多都是耳熟能详的口头禅、常用语,但用它的人未必会说就会写,这就是方言文化其中一个重要特点。”李子伟说。

2“求证方言字就怕‘孤证’,证多则实,愈辩愈明。”

前些日子, 一个由“馓饭”与“糁饭”引发的话题在天水一些专家学者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而这个话题的引出由头,正是李子伟2月24日在朋友圈发的一篇《“糁饭”还是“馓饭”?》。

每至冬天或天冷下雨的时候,天水人都爱吃一碗热气腾腾的San饭,一经下肚,陡感浑身暖和,通身舒坦。可是关于San字,主张“馓”字者有之,认为“糁”饭者也大有其人。

李子伟在他的这篇文章中,引经据典为San字的正确写法追根溯源。最后认为“San饭”之“San”,非“糁”莫属。文章一发转发,引来专家学者讨论。

天水籍著名作家秦岭先生在《要呵护“馓饭”的文化尊严——兼与李子伟先生商榷》一文中写道:作为本体的“馓饭”,无论书写方式、发音、人文传承还是饮食层面的定义,早已客观存在,东汉《说文》云:馓,熬稻粻也,北宋《广韵》更直接:馓,饭也,可见“馓”专指“饭”,并称“馓饭”。也就是说,“馓饭”成为一个固定词确凿无误。《说文》著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因此他认为,“馓饭”一词至少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对此,李子伟说,“糁饭”一词概念不是他第一个提出,最早提出应当写成“糁饭”的是陇右大学者李恭先生,其在《陇右方言发微》一书中早已论及。中国著名方言学家,现河北大学博导张安生在其专著《同心方言研究》(中华书局出版)中也明确指出应写成“糁饭”。天水籍青年学者赵文慧专门研究天水方言,同样认为应为“糁饭”。

这个“San饭”引出的话题一时间被广泛热议,观点不一。之后,有相关学者称:“秦岭、李子伟两位大家学者本着求真求实的严谨态度对一个字的正确用法展开讨论,这是天水方言研究保护的一大幸事。”

“求证方言字就怕‘孤证’,证多则实,愈辩愈明。”李子伟说。

3“面对方言和地域文化,既不能‘文化自负’,也不能‘文化自卑’,而应‘文化自信’。”

“工具书的字大多密而小,即便借助放大镜,眼睛花得有时也盯不住行,这几天我想了个法子,为防止串行就用戒尺把下面的字压住,一下子好多了!”李子伟说。

在这件事上坚持这么多年,李子伟究竟图了个啥?认识他的人有的百思不得其解,有的则心领神会,给予他很高评价。

2014年全国“两会”上,有政协委员曾以《保护方言,应该成为国家文化战略》为题发言时指出:很多城市,六岁以下的儿童几乎不能说方言,甚至连听懂也有困难;六岁到十五岁的少年,大体可以听懂方言,但基本不说。十五岁以上的青年,有时会说说方言,但说得不地道,没有“土味”。如此下去,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方言将在许多城市消亡。届时,方言或将成为历史的回忆,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换句话说,留住方言,就留住了乡愁。

这位政协委员的发言,从某种意义上间接解读了李子伟多年如一日,挖掘保护天水方言的初衷。和大多数潜心研究方言的学者一样,他个人觉得,不同的地域生活和文化融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中华文化的浩瀚博大。如果方言慢慢消亡的话,乡音就会变味,乡愁也会无所依托,而传统文化的很多源头会随之中断,久而久之将趋于消亡。

李子伟发现,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有人反观方言突然觉得很“土”,遂给其贴上“落后”的标签,方言传承趋于式微,地域文化也不断萎缩,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

2018年8月14日-17日,由全国汉语方言学会、陕西师范大学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和天水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八届西北方言与民俗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李子伟应邀出席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方面的发言,获得与会专家学者认可与好评。他认为,守住方言,就守住了地域文化的根和魂。接下来,他仍将不遗余力地将精力投入到整理当地方言的工作中去,待时机成熟,一定将这些年的挖掘成果集结成册,留与后人。

“面对方言和地域文化,既不能‘文化自负’,也不能‘文化自卑’,而应‘文化自信’。”李子伟说。

[责任编辑:张蓝翔]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