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莫高窟“搬”到石家庄 看千年敦煌品味佛国世界


来源:河北新闻网

一场通过声、光、影视及数码技术还原敦煌艺术魅力的展览——《敦煌不再遥远》,1月12日起将正式在河北博物院展出3个月。赶在春节前,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成果精粹来到河北,作为2019年新春特展,讲述古老而神奇的“中国故事”。通过原大洞窟复制、高保真壁画精品、彩塑三维重建艺术复原等数字技术,让参观者感受到敦煌壁画及雕塑的壮丽恢宏,品味千年佛国世界与平凡众生的故事。1月9日,记者走进河北博物院展厅,带您揭开大漠敦煌的神秘面纱。

原标题:敦煌石窟“搬”来石家庄了!1月12日快到河博饱眼福了!(图)

1月9日,河北博物院完成布展的高保真壁画精品。1月12日起,《敦煌不再遥远》展览将正式在河北博物院展出3个月。记者 赵海江 摄

曾经的古老、遥远、神秘,逐渐被现代、可触、数字所代替,千年敦煌,从西北大漠款款而来,向我们展露惊世容颜。

一场通过声、光、影视及数码技术还原敦煌艺术魅力的展览——《敦煌不再遥远》,1月12日起将正式在河北博物院展出3个月。赶在春节前,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成果精粹来到河北,作为2019年新春特展,讲述古老而神奇的“中国故事”。通过原大洞窟复制、高保真壁画精品、彩塑三维重建艺术复原等数字技术,让参观者感受到敦煌壁画及雕塑的壮丽恢宏,品味千年佛国世界与平凡众生的故事。1月9日,记者走进河北博物院展厅,带您揭开大漠敦煌的神秘面纱。

1月9日,河北博物院,工作人员正在为高保真壁画补色。1月12日起,《敦煌不再遥远》展览将正式在河北博物院展出3个月。记者 赵海江 摄

数字科技复原多件罕见珍品——即使亲临敦煌也难得一见

1月9日,河北博物院,一位参观者在凝视涅槃佛像。该佛像系首次通过三维重建艺术复原的方式等比例展出的长达5米的莫高窟第158窟佛像。记者 赵海江 摄

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莫高窟千年营建、千年赓续,为全人类留存了一座多元文明荟萃交融的文化艺术宝库。

“此次由敦煌研究院和河北博物院联合举办的《敦煌不再遥远》展览首次走进河北,它是敦煌研究院数字敦煌成果精粹展,也是首次在省级博物馆展出。”正在进行紧张布展的展厅内,河北博物院副院长徐艳红的目光流连于每一件展品上,不时跟工作人员交代注意事项。她告诉记者,河北博物院与敦煌研究院的办展团队经过近一年的反复交流磋商,最终确定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让古老敦煌艺术走出石窟、走出敦煌的办展方式。展览分为七大板块:原大洞窟复制、高保真壁画精品、彩塑三维重建艺术复原、遗产地实景远程传输、多媒体展演、分层壁画立体呈现、交互体验。展览选取了敦煌石窟30余幅精美的壁画,分别以尊像、建筑、图案、飞天、民俗生活等敦煌石窟中极具代表性的五个专题,借助洞窟准确的三维空间数据与壁画图像内容详实、多样的解说,让观众了解展示壁画在洞窟中的空间信息,以及所承载的艺术、历史和文化。

1月9日,河北博物院,基本完成布展的涅槃佛像。该佛像系首次通过三维重建艺术复原的方式等比例展出的长达5米的莫高窟第158窟佛像。记者 赵海江 摄

展览利用彩塑三维重建艺术复原,首次通过三维重建艺术复原的方式等比例展出长达5米的莫高窟第158窟涅槃佛像,以精准的三维数据和高度的艺术手段复原出唐代雕刻艺术的代表作。该佛像呈卧姿,丰满的面部、安详的神情、微含笑意,犹如欣慰而安静的入睡者。让观者不由惊叹先人们高超的雕刻艺术。“涅槃佛像应该是我们看到的最美的卧佛,同时也体现着唐代雕刻艺术的炉火纯青。”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介绍说。

“这次来河北的很多展品的原件是特级洞窟中的,一般不向公众开放,即使‘打飞的’去敦煌也难得一见。”记者采访过程中,吴健正在展厅内忙着布展收尾工作,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他和来自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提前20多天便开始了布展。

1:1复原两个代表性洞窟——千年敦煌不再遥远

1月9日,河北博物院,利用洞窟三维扫描数据与高精度壁画图像数字化数据,原大复制的莫高窟第285窟基本完成布展。记者 赵海江 摄

“这次展览,我们利用洞窟三维扫描数据与高精度壁画图像数字化数据,将莫高窟第285窟和榆林窟第25窟整窟结构与内容原大复制后‘搬’到石家庄,逼真呈现原洞窟的全貌。观众可以大饱眼福,近距离观赏这些石窟艺术珍品,感受古老文化的魅力。”吴健介绍说。

走进1:1复原的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仿佛是穿越了一道时空之门,扑面而来的佛像、飞天、伎乐、仙女,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把千年前的繁华再现于眼前。

“之所以选择第285窟进行复原展示,是因为它是莫高窟代表性洞窟之一,在西魏时期开凿,窟内北壁有题记,是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也是早期内容最丰富的洞窟。”顺着吴健所指,记者发现,窟内覆斗形顶部绘有飞天、雷神、朱雀、伏羲、女娲等形象。整个洞窟画面虽纷繁复杂,但却统一在“禅修”这一主题当中。洞窟壁画从人物形象到服饰,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元素,展示了当时的文化融合。

1月9日,河北博物院,利用洞窟三维扫描数据与高精度壁画图像数字化数据,原大复制的榆林窟第25窟基本完成布展。记者 赵海江 摄

作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开创于隋唐以前,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3个,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建造于中唐时期的榆林窟第25窟。该窟最初“扬名”,源于著名画家张大千的推崇,1941年10月,张大千两进榆林窟,临摹了第25窟的巨幅经变图和第16窟的壁画。张大千先生认为,中国画的远山无皴、远水无波和远人无目,在榆林窟壁画中有很好的表现。此次展览中,河北观众能走进该窟,身临其境般一睹敦煌壁画中最动人心魄的绝妙佳作。

“榆林窟第25窟是中唐时期的代表性洞窟,南壁上的观无量寿经变图内容丰富,图中所描绘的天国世界、楼台亭阁、再现了唐代高超的艺术技巧,再现了唐代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幻化在漂渺虚无的佛国世界里。”吴健介绍说,该窟内的壁画有精美的佛和菩萨画像,有场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画,有种类繁多的花卉禽兽,有极为精致的装饰图案,该窟的盛唐壁画堪称世所罕见的珍品。

《五台山全图》震撼亮相——展现古城正定的盛世繁华

1月9日,河北博物院,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全图的原大艺术复制品基本完成布展。其为莫高窟最大的实景地图壁画,展现了分别从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山西太原通往五台山的两条路线沿途的桥梁、建筑、山水、寺院、商旅、神异等内容。记者 赵海江 摄

展厅的尽头,开凿于五代后期的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全图》原大艺术复制品尤其震撼人心。整幅图全长13.8米,高3.9米,以绿色和土黄色为主色调,采取鸟瞰式透视法,详细描绘了分别从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和山西太原通往五台山的两条路线沿途的桥梁、建筑、山水、寺院、商旅、神异等内容,绘有城楼、寺庙、草庵一百多处,榜题近两百条,佛教人物和善男信女几百号人。

在该图右下角题有“河北道镇州”,旁边描绘了一支人马、驼队从城南小桥上通过。从图中看,当时的正定古城有高大城墙,城内有衙署、寺院方塔,城西有大悲阁,城外有护城河、滹沱河,行人如织。这是唐五代时期正定非常重要的历史资料,描绘了正定古城以及五台山一带的社会生活场面,把敦煌、五台山和正定联系在一起。

1月9日,河北博物院,三维重建艺术复原彩塑再现了敦煌彩塑的精美神韵。记者 赵海江 摄

此外,此次展览还有北魏及盛唐时期佛、菩萨三维重建艺术复原,还原再现敦煌彩塑的精美神韵。遗产地实景远程传输,将远在千里之外的敦煌莫高窟实景传输到展览现场,让莫高窟真实的场景与展场氛围形成呼应。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基于敦煌石窟学术研究,利用敦煌研究院近30年积累的敦煌石窟数字化成果,通过科技与艺术深入融合的手段,动静结合、虚实相宜的全新“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方式,带给观众可感、可视、可听、可触的观展体验。观众可以在参观实体展品的同时,借助穿戴式设备,通过虚拟体验等方式丰富参观感受和内容。

[责任编辑:王露]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