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中芭《敦煌》在上海 千年壁画这样重生


来源:上观新闻

在大漠戈壁与远古文明的交汇之处,在风沙漫卷的空寂与栩栩如生的洞窟艺术的反差之间,在令人叹为观止的莫高窟石崖周遭,上演着一幕幕人与历史、人与艺术、人与人之间的命运纠葛、情感波澜……

原标题:中芭《敦煌》“飞”来上海,千年壁画这样“重生”   

摘要:用芭蕾“复活”敦煌,让新的艺术形式承载的中国文化走得更远。

在大漠戈壁与远古文明的交汇之处,在风沙漫卷的空寂与栩栩如生的洞窟艺术的反差之间,在令人叹为观止的莫高窟石崖周遭,上演着一幕幕人与历史、人与艺术、人与人之间的命运纠葛、情感波澜……16日、17日晚,中央芭蕾舞团新创剧目《敦煌》作为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这也是《敦煌》修改后的新版首次上演。两晚演出的2000余张门票在演出前就告售罄,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冯英由衷感慨:“只有将我们对艺术的热忱和爱完全呈现给上海观众,才能回报大家对我们的厚爱。”

提起“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千百年来曾风云际会,见证了古代中国和广袤辽阔的中亚直至欧洲地区纷繁复杂的历史变迁、盛衰荣辱,而商贸往来、文化习俗及宗教的汇聚交流与碰撞融合,更是在一座座敦煌石窟、一幅幅莫高窟壁画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深沉厚重又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渊源注定了为艺术而生被艺术所喻的敦煌成为世人心中永远的艺术圣地,也注定了灿若繁星、光照历史的敦煌文明和一代代“敦煌人”的智慧、情感、信念、坚守间割舍不断的大爱情缘。

芭蕾舞剧《敦煌》,正是从中国第一代致力于敦煌艺术保护与研究的传承者的视角出发,围绕他们与莫高窟艺术在心境上的共鸣,通过一对同样热爱痴迷于敦煌艺术的恋人间波折动人的情感纠葛,展现了千年文明与戈壁大漠中孕育的那份坚守、奉献的“敦煌大爱”。“敦煌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敦煌》导演、编剧费波说,《敦煌》跨出北京,来到具有国际视野的上海演出,对剧目来说别有意义。

中芭的创作者们将目光聚焦在敦煌背后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们,男主角吴铭就是敦煌第一代守护者常书鸿等人的混合体,在费波看来,正是这些幕后英雄们撑起了中国文化的脊梁。“我们用芭蕾‘复活’敦煌,邀请国际化的视觉团队以更为简约、现代的方式体现敦煌元素,在视觉上有所突破,让新的艺术形式承载的中国文化走得更远。”费波说,敦煌人与敦煌艺术相互并存的段落是剧中最有趣和最具欣赏价值的,“我们将‘迦陵频伽’这个艺术形象放在舞台上,诞生了‘美音鸟’之舞,表现敦煌‘供养人’的滑稽舞段,还有胡旋舞等,都是将壁画中的形象化成芭蕾的形式和现实中的人相互共存的独特尝试。对于观众来说,《敦煌》最大的亮点可能就在于敦煌的艺术如何在这个时代呈现它久远的风貌和当代的精气神,我们如何举全团演员之力呈现一幅完成于理想世界的飞天壁画。”

中国舞蹈讲究曲线,芭蕾的特点在于直线性,费波认为,两者并不矛盾,“很多舞蹈学者研究敦煌壁画中出现的舞蹈,比如胡旋舞、柘枝舞,这些舞种最大的特点在于曲线性,比如‘飞天’的手部动作是先延伸,再曲折,再旋拧,是一个个线条在空中变化万千,用芭蕾去呈现敦煌,并非在舞台上放一幅壁画,去临摹一个造型,而是让舞者用芭蕾的肢体去追寻这一笔一笔灵动与充满生机的线条。”饰演男主角的中芭主要演员孙瑞辰说,“这是一部讲述中国人自己繁荣故事,讲述一群可爱可敬的人,放弃所有只为了保护中华民族的伟大艺术。从技术层面来说,芭蕾舞的动作语汇是西方的,在编排时运用了大量壁画上的舞姿和造型来突出主题。敦煌人忘我付出,坚守就是幸福,这种情感的表达是西方芭蕾里没有过的。”

演出之前,东方艺术中心与中央芭蕾舞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3年内,中芭将每年在东艺至少上演一部大型经典芭蕾舞剧,并列入双方演出季,包括2019年《红色娘子军》 、2020年《过年》等,合作同时延伸到如芭蕾讲座、教育、展览等艺术教育和芭蕾体验活动。“上周,上海观众刚刚在东艺欣赏了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顶尖芭蕾舞者的精粹盛宴,时隔一周又迎来中国芭蕾舞团,中西两大顶尖芭蕾舞团纷至沓来,是上海观众的眼福,也是艺术节的吸引力。未来,‘听交响,到东方’之余,东艺也将为观众呈现越来越多的精品舞蹈演出。”东艺总经理雷雯说。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