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从敦煌壁画看中国绘画史:支持体与媒介自身的演变史


来源:澎湃新闻网

当人们在追根寻源、探求东方艺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形态时,常常会有“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古代画工画师们选择“这样那样”的理由是什么?影响甚至制约原创绘画语言形态的根源是什么?当绘画的支持体从壁面转向绢本、纸本,艺术的语言形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原标题:观点|卓民:绘画史也是支持体与媒介自身的演变史

当人们在追根寻源、探求东方艺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形态时,常常会有“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古代画工画师们选择“这样那样”的理由是什么?影响甚至制约原创绘画语言形态的根源是什么?当绘画的支持体从壁面转向绢本、纸本,艺术的语言形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一直对此思考的旅日华人艺术家卓民前不久撰文对此进行分析。“澎湃新闻”特节选其文章《支持体·媒介——从素材看敦煌壁画的语言体构建》。这也是基于卓民这些年一直游走在水墨与岩彩之间创作与思考的结果。据悉,10月25日开始在上海油雕院美术馆展出的“行者无疆——卓民水墨·岩彩之路”曾先后在东京与北京举办。此次在上海展览,又增加了岩彩绘画部分。 

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

当我们在追根寻源、探求东方艺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形态时,常常会有“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古代画工画师们选择“这样那样”的理由是什么?影响甚至制约原创绘画语言形态的根源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在尽可能避免我们这个时代学习承受传统绘画制作程式及习惯、去接近那个原创年代的绘画语言形态样式时,常常为这些问题所困惑。

对几千年以来传承至今的东方绘画语言形态进行多方位、多视角根源性的思考,多见诸学者教授对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史,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地域及民族风俗习性等的著书论文中,各种形而上的思辨、假设、推定、臆测,结合大量的作品图像和古代画史画论的旁征博引,在读者与美术史、美术作品之间,构架起了一座座连接彼岸的桥梁。然而,在津津乐于此道的背后,我们发现,这些被“复原的历史材料并不代表真实”,“这些材料隐藏了大量编辑逻辑与我们的思维更接近,也因此更具遮蔽性”。我们往往热衷于对已有的某种观念或意识形态渗透了的各种语素、言词连接成链的“语言样式”进行研究,这种研究又带上了研究者、编著者们“自身时代携带的病毒而感染历史”,而放弃了更本原、更具原创意义的语言形态,语素、言词的研究。

支持体、媒介与绘画语言形态的发生,它们之间互存共有的密切关系,是否可以作为东方绘画语言形态根源性思考、成为一个由形而下的启示,来变换形而上思考的机缘呢?

[责任编辑:王露]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