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用“科技+音乐”唤醒敦煌音乐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敦煌文化是享誉世界的人文瑰宝。作为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和音乐等泛娱乐手段,助力古老的敦煌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以古今交融的创新形式,让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产生兴趣并愿意了解和传承。”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群副总裁侯德洋如是说。

原标题:敦煌不老,古乐“重声”

以往人们多是用眼睛去看、用镜头去记录敦煌,但这一次敦煌研究院和音乐界的合作,让人们有机会用耳朵听的方式去感受不一样的敦煌。25日晚,敦煌“古乐重声”音乐会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广场成功举办。作为第三届敦煌文博会的重要序曲之一,也作为QQ音乐在敦煌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项目中首批重要成果展示,当晚,现场1000多名观众以及全网超过1000万名网友在线观看了这场独特的音乐会。

图片1

敦煌“古乐重声”音乐会在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广场成功举办

用“科技+音乐”唤醒敦煌音乐文化

不同于绘画、雕塑、建筑、陶瓷等以静态实体展示的艺术门类,音乐是“活着的”艺术,虽然也有乐器、乐谱一类的物质载体,但其核心还是在于活生生地弹奏演绎。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不断地将其演绎,让人们切身地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也不失为保护、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有益尝试。事实上,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力量,新文创的创意火花,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形式革新,不仅不会丢失其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核,反而能激发起年轻一代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

今年6月,QQ音乐就开始了一项名为“古乐重声‘觉’计划”的敦煌音乐保护与传承项目,试图通过以数字化的方式、趣味化的传播,来传承、活化敦煌音乐。QQ音乐不仅联合敦煌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进行古曲新创大赛,还邀请了包括龚琳娜等一系列知名艺人成为“敦煌音乐明星数字供养人”,通过以敦煌为主题的新歌创作,进一步强化敦煌音乐文化在年轻圈层的影响力。

图片2

敦煌音乐明星数字供养人在现场演绎其敦煌主题新作品,该系列歌曲均在QQ音乐上线.

“敦煌文化是享誉世界的人文瑰宝。作为敦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和音乐等泛娱乐手段,助力古老的敦煌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以古今交融的创新形式,让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产生兴趣并愿意了解和传承。”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群副总裁侯德洋如是说。

在以往,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多在学校、艺术院团,通过专业学习的形式进行,这种专业教育的途径,虽然确保了传统音乐技艺的世代沿袭,但难免曲高和寡,过于小众。其实,当下受众的兴趣爱好更加分众多元,借助互联网的传播能量,许多文化都能找到自己的受众圈层。近年来,揉合了多种传统文化要素的“中国风”音乐,就颇受市场青睐,汉服也成了年轻人中间的时尚热潮,这说明,通过适当的创新发展,传统音乐文化乃至更多的传统文化要素,依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那些对中国传统文化要素,进行浅层借鉴的单一音乐作品,“古乐重声‘觉’计划”要实现的是对敦煌音乐文化宝库的一次集中地、系统地深度开掘,不仅有古乐器的仿制复原,敦煌古曲的新创、演绎,还有专门打造的数字专辑和专场的音乐会呈现。在计划中,为了确保专业性、准确性,敦煌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等权威机构也加入其中,全力支持,力求分毫不差地还原敦煌古乐的真实风貌。可以说,敦煌古乐的“重声”不是在迎合潮流、市场,反而是引领、塑造了世人对敦煌音乐文化的正确认知,重新燃起人们对敦煌文化的由衷热爱。这样的尝试,我们期待可以再多一些。

图片3

QQ音乐联合王者荣耀跨界传播敦煌文化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方能准确复原

在文化热潮渐退的当下,QQ音乐能在数字音乐领域,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实属难得,这种做法以及背后彰显的担当和情怀,应当予以肯定。不过要实现对敦煌音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绝非易事。

作为这次“古乐重声”计划的出题人之一的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系主任赵维平教授,在过去30年里,一直致力于敦煌古乐谱破译。他始终怀揣着一个希望,就是“通过演绎的手法,让现在的听众听得懂,或者能够理解那个时代的音乐。”但他也坦承,这其中困难不小,首先就是“有很多乐器已经消失,比方说琵琶类的乐器,五弦琵琶已经消失了。再比如说唐朝时期,种类非常丰富的箜篌,也很早就消失了。”另外“许多流传到今天乐器,是已经‘进化’之后的样子,有的都已经加到二十几个品(注:琴颈上和琴弦相垂直的细棍状金属,称作品柱,每柱代表一品)“总之,要想听到原汁原味的敦煌音乐,就必须复原出当年的古乐器,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更关键的是,如何将现代音乐元素和敦煌古乐基因进行有机的结合,这又是一大难题。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认为,“将传统文化融入新文娱形态历史变革具有深刻的创新意义,与QQ音乐战略层面合作,是敦煌研究院建院70多年来一次重要的尝试。”既然是尝试摸索,就会出现多种可能。在古曲新创的过程中,作为“古乐重声”计划出题人的赵维平和朱晓峰就要求,“新艺术的介入不可避免,但艺术想象必须合理。”明确了在敦煌古乐创编过程中“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是坚定不移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不会跑偏了方向。

在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传承中,不仅要“修旧如新”,充分地借鉴当代艺术表现形式,用流行要素进行适当的创新加工,让更多的受众乐于接受和传播;更要“修旧如旧”,完整地保留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的优秀基因,只有做到二者的相得益彰,方能真正地让古乐重新焕发生机。

守望敦煌,是国人不变的心声

万里敦煌道,三春雪未晴。敦煌,一座偏居西北一隅的小城,远离中华文化腹地。在史家记述里,它是中原王朝的西北门户、兵家必争的边塞要地;在诗词文学中,它是文人骚客笔下悲欢寂寥的长河落日之地;在东西贸易上,它是丝绸之路上的商队,贸易休整的重要场所……敦煌,不曾从中国文化中离去,相反因为“百科全书式的宝库”、“墙壁上的博物馆”——莫高窟的存在,敦煌更是中国乃至世界,都不可忽视的文化高地。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僧人乐尊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忽然间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随后,开凿了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此后历经了10个朝代连续1000年的建造,终成了今日所见模样,因其卓越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著名敦煌学者、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就曾说“它是多门类的艺术,除了建筑、壁画、雕塑以外,还有书法、音乐、舞蹈艺术。搞音乐,搞舞蹈的人到了莫高窟就太高兴了,这里是音乐宝库,舞蹈宝库。”

图片4

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名誉院长樊锦诗现场体验QQ音乐的敦煌新歌

据不完全统计,在莫高窟的492个洞窟中,表现音乐题材的相关洞窟就多达240个,而这些壁画忠实记录下来的乐器、乐舞等音乐要素,兼具中原音乐、西域音乐的特点,又具有敦煌本土音乐的特点,为后世留下了中国甚至世界音乐舞蹈史上最珍贵的资料。

在壁画上静静伫立一千多年后,今天,敦煌古乐终于能以演奏聆听的方式,重新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古乐重声”音乐会上,歌手尚雯婕的一曲《不鼓自鸣》,灵感就取自莫高窟第321窟北壁所绘《阿弥陀经变》中的不鼓自鸣乐器图像;龚琳娜、老锣的《月下飞天镜》,以古诗为词,当演唱到高音时,就仿若是从莫高窟壁画中飞出的一只迦陵频伽神鸟(注:佛教中的一种神鸟。据传其声音美妙动听)……观众们对别出心裁、跨古融今的敦煌音乐会纷纷点赞,“把敦煌古乐和现代音乐结合在一起原来可以这么美”、“听的我热血沸腾”、“满满自豪感”。这一切,与其说唤醒的是沉寂已久的敦煌古乐,不如说唤醒的是中国人血脉深处对敦煌文化从未消散的守护心声。

音乐向来被视作是人类共通的艺术语言。敦煌“古乐重声”,其意义已不止于守望中国传统文化,敦煌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在东西交往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是文明交相融合之地;在当代,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一站,敦煌文化对于拉近彼此距离,促进民心相通也意义深远。

一方面,借助互联网科技和新文创的力量,把敦煌古曲文化传递到当代受众圈层,传承活化敦煌音乐,弘扬敦煌文化;另一方面,作为融合古代东西方音乐文化精髓的典范,敦煌古乐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相关国家和地区人民对古丝绸之路共同的文化记忆。这一次的活化“重声”,让敦煌古乐在“一带一路”重新奏响,不仅是给丝路人民送去的一份珍贵礼物,更搭建起了一座用敦煌音乐文化沟通丝路沿线国家人民的文化新桥梁。

[责任编辑:王露]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