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核科学家聚兰大 忆与“核”同甘共苦的那些事儿


来源:中国新闻网

10月16日至17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兰州大学主办的2018年“一带一路”西部核能发展科教融合高端论坛在兰州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等专家学者围绕核技术应用、西部核能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图为论坛现场。

原标题:中国科学家“谈核”:核以道和 前景广阔

10月16日至17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兰州大学主办的2018年“一带一路”西部核能发展科教融合高端论坛在兰州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等专家学者围绕核技术应用、西部核能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图为论坛现场。

中新网兰州10月18日电(记者 丁思)10月16日,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4周年纪念日。连日来,刊载《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新闻的1964年10月16日的《人民日报》刷爆互联网,也让正在兰州参会的中国核科学家们回忆起与“核”同甘共苦的岁月。

16日至17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兰州大学主办的2018年“一带一路”西部核能发展科教融合高端论坛在兰州举办。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等专家学者围绕核技术应用、西部核能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

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科技工作者投身于该事业中。

7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见证了那个年代的辉煌。他在兰州回忆说,1964年毕业,22岁的他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核爆炸参数的测试,到达了新疆罗布泊试验场,“那时的冬天住帐篷非常冷,水是从600公里外运过来,咸苦咸苦的。”

“我跟着老同志学学这个、学学那个。”柴之芳说,过去科研条件艰苦,在试验场的晚上,大家一起数星星、聊天,也觉得很好,“总是要有一些人献身核事业。”

“两弹一星”工程奠定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中国核科学事业发展的黄金年代。1955年,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筹建物理研究室,成为中国最早设立核专业的两所高校。

1978年考入兰州大学、1985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的吴王锁却没有搭上这趟“快车”。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核科学发展的迷茫时期。”17日,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吴王锁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参加工作的第二年,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出现灾难性事故,全世界核行业受到沉重打击,当时的中国核行业失去了原有的国家目标,很多高校撤销了核专业,科研人员陷入迷惘。

受此影响,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整建制撤销,但60多年来,该校从未中断过核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吴王锁说,1986年到21世纪初,中国花了十几年才走出“迷惘”的困境。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核科技事业“逐渐回暖”,特别是国民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核能迎来蓬勃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说,进入21世纪,日渐感受到能源危机近在咫尺。目前全世界每年消耗的能源约在180亿至200亿吨标准煤,传统化石能源资源有限,且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利用使人类陷入环境、气候的威胁。寻找安全、清洁、经济的新能源是科学家当前面临的最重要任务。

“核能是可替代化石燃料的高效、清洁、安全的能源,其未来发展‘春光无限’。”吴王锁说,核科学技术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不仅影响着整个世界格局,还关系到国家安全、科学前沿、清洁能源、民众平安和环境保护等国计民生。

21世纪以来,中国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迎来发展的契机,继续为中国核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出贡献的同时,“科普”也成为了中国科学家日益重视的议题。

通过网络开设《走近核科学技术》课程是吴王锁的创新之举。他说,“谈核色变”是公众对于“核”的未知恐惧,高校、科研单位、企业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民众科学素养,让其不恐核、不反核。

“中国核能事业发展蒸蒸日上,如果说‘铸剑强国’是我们的初心,‘核以道和’就是我们的使命。”吴王锁说,核电、核武器、核动力等都是围绕着和平利用核能来发展的,“核以道和”也意味着要把这种和平发展的理念教给学生,不断传承和创新。

[责任编辑:张惠]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