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岩矿与壁画:我默默付出 你惊艳世界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莫高窟壁画面积达45000平方米,千百年来,这些壁画依然是那么绚丽多彩,被世人称赞。,这些壁画所使用的巨量岩彩从何而来?出处相距莫高窟多远?开采的场景能再现吗?

莫高窟壁画面积达45000平方米,千百年来,这些壁画依然是那么绚丽多彩,被世人称赞。

这些壁画所使用的巨量岩彩从何而来?出处相距莫高窟多远?开采的场景能再现吗?

要回答这些疑问,得从三危山岩矿说起。

三危山矿石制成的岩彩 王冰 摄

三危山又名卑羽山,是敦煌的历史名山,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绵延60公里,主峰在莫高窟对面,隔大泉河与鸣沙山相望,三峰危峙,故名“三危”。

与大名鼎鼎的莫高窟、鸣沙山相比,三危山长期默默无闻。直到2012年12月17日,甘肃日报发布的一则消息才令其名声大噪。

报道称,敦煌市国土局工作人员在三危山腹地发现一处大型矿洞遗址。据现场勘查,该遗址规模较大,共25处,分布在大约0.3平方公里之内的山谷中,人工开凿痕迹明显。

后经取样分析对比,矿洞中的颜料(岩矿)和莫高窟中所用的颜料(岩彩)完全一样。由于遗址距莫高窟较近,研究人员判断这就是古代敦煌工匠用来创作莫高窟壁画和雕塑的颜料(岩彩)矿。

敦煌岩彩研究学者杨海涛在三危山采矿石(王亚玲工作室供图)

由于雨毁路断,去三危山矿洞的想法破灭。敦煌市美协副主席、敦煌岩彩研究学者王亚玲讲述了去三危山矿洞的艰辛。她介绍,三危山矿洞与莫高窟的直线距离为120公里左右,进山后约20公里就没有道路了,车辆需沿着雨水冲刷形成的河床行驶。再走60多公里后,就得下车爬山了。从山脚算起,3个小时后,才能抵达三危山矿洞。上山没有路,偶遇有羊倌踩下的小径,那是幸运;部分地方坡度较陡,必须四肢用力才能上爬。

“远看三危山矿洞,很荒芜很平常;走到近处,刚容纳一人身体大小的洞口星罗密布,看那幽暗的矿坑内部简易曲折,不觉为古代采矿者的安全担忧。走过、看过,仔细体会,又似乎找寻到了那种大漠中薪火相传的匠人精神。玄而又玄。”王亚玲对初次见到三危山矿洞的情形记忆犹新。她说,每当作画劳累或思绪纷杂,拿起一块在三危山采集的矿石细细抚摸静静回味,心绪会逐渐平复,这已经成为她工作和生活中的常态。

三危山矿洞口之一及洞内岩矿色彩 钱河山 翻拍

王亚玲说,踏着古人的遗迹,探寻着他们曾经使用过的天然岩彩矿洞,在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古人采集这些矿岩的不易。她说:“如果不是古人使用过这些敦煌天然的颜料,并在莫高窟壁画及塑像中呈现,时间就会将这一切湮灭,后人就无法了解岩彩的美和来之不易。”

在三危山采矿石困难重重,为此王亚玲和丈夫杨海涛时常会驱车在敦煌周边方圆五六百公里的戈壁滩上采集各色矿石。“虽然这些矿石加工为岩彩的成功率较低,但相对于三危山采矿而言,危险系数已降低了很多。”

这些矿石大部分采自三危山颜料矿洞 钱河山 摄

杨海涛现场模拟了制作岩彩的过程。他先用机器将大块矿石粉碎,然后用手工研磨、箩筛、清洗、沉渣,反反复复经过多道工序,直到过滤掉所有的杂质、提炼出比较纯净的矿颜,风干后编号分装。“刚开始没有经验,喜欢采集表皮色彩鲜艳的石头,粉碎后里面多是无色或杂色,不能做成岩彩,白白地费时费工。慢慢积累了经验,采集的成功率提高,现在辨别矿石是否‘藏’岩彩已有九成把握。”杨海涛指着橱窗里成品的岩彩说,有时候为了获得一种颜色,仅箩筛选色的过程就需持续一个月。

成品的岩彩 钱河山 摄

在王亚玲的工作室内,地上堆积了很多岩彩,墙上挂满了大大小小几十幅岩彩画。这些岩彩画虽不像油画那么亮那么透,也不像水墨画那么富有意境,但它表现出的那种古旧美感和厚重感,令人着迷,犹如再临莫高窟。

王亚玲在创作岩彩画 (王亚玲工作室供图)

“我使用的颜料主要有石青、石绿、朱砂、银朱、赭石、土红、石黄、雌黄、白土等岩彩。这些矿物颜色的搭配,可令画面看起来丰富多彩又不易褪色,更加清晰地表现出绘画的形、色、肌理,具有强烈的视觉和触觉效果。许多同行和参观者,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王亚玲说。

三危山的岩矿故事在继续,王亚玲手中的画笔仍蘸着岩彩在临摹敦煌壁画,杨海涛还在等着到了周末好去寻找心仪矿石……敦煌岩彩,吸引着众多的艺术工作者,去追逐一个绚丽的梦。

[责任编辑:王露]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