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西和乞巧节: 绝无仅有的中国女儿节


来源:兰州晨报

与七夕有关的“乞巧”习俗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弱化或消失,但令我们惊喜的是,在我省陇南市的西和县,它仍原汁原味地被保留下来,并且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

原标题:西和乞巧节: 绝无仅有的中国“女儿节”

与七夕有关的“乞巧”习俗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弱化或消失,但令我们惊喜的是,在我省陇南市的西和县,它仍原汁原味地被保留下来,并且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

照瓣卜巧

巧娘娘塑像

1 织女善织“云锦天衣”

离七夕佳节(8月18日)渐近,从人教版的小学教材中看到了一篇精读课文《乞巧》,它选用了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

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

有人说,乞巧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关。在晴朗的夏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像一座天桥横贯南北,天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便是牵牛星和织女星。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是他们相会的日子,寂静的夜晚,无数喜鹊飞上银河,为牛郎和织女搭起天桥。如果这天的深夜站在葡萄树下,仔细去听,还能听见牛郎与织女的对话。

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诗人林杰的《乞巧》这首诗浅显易懂,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尽管牛郎织女的故事依然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七夕之夜,人们依然会仰望星空,寻找“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牵牛织女星,但很多地方其实早已不过七夕节了。与七夕有关的“乞巧”的活动在全国许多地方已弱化或消失,但令我们惊喜欣慰的是在我省陇南市的西和县,这些习俗仍然原汁原味地被保留下来,并且形成了一年一度的中国(陇南)乞巧女儿节,传承之久远、唱词之淳朴、歌舞之精彩、情感之真挚、仪式之完整、人数之众多,在国内独一无二,绝无仅有,是中国古代乞巧民俗的“活化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七夕节日民俗活动之一。

节会的核心区域之一就在距西和县城5公里的姜席镇。这里青山叠翠,绿树环绕,晚霞湖像一枚翡翠,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里。

相传,天上织女“年年机杼”,善织“云锦天衣”,因此,人们尊称织女为“巧娘娘”。

迎巧

坐巧

2 特殊的日子比过年还热闹

对于巧娘娘的喜爱,实际上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对于“女红”的尊崇。

女红是指女性纺织、刺绣、缝纫的技艺,又称“女工”或“女功”。《后汉书》记载汉代四川“沃野千里、女工之业覆衣天下”。《汉书·景帝纪》“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害,则寒之原也。” 朴素地说明农事与女红是最重要的民生,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举足轻重。

谁是第一个拿起针线的女性已无从可考,在古老的传说里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织帛,并悉心向部落里的女性们传授技艺,由此也就开始了中国女红的历史。

在西汉水流域的西和、礼县,七夕似乎与鹊桥相会的神话关联不大,这里的七月七,是民间神圣的七巧女儿节,是当地少女一年一度的盛装聚会。

青春正盛的她们,谁不愿意成为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呢?

在田间阡陌,在湖岸河边,每年农历六月三十晚上开始,年轻的姑娘们怀着对巧娘娘虔诚的心情,翘首期盼,迎请织女来到人间,祈求巧娘娘赐以聪慧、灵巧,当地人称其为“乞巧”。祭祀活动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节段,姑娘们为自己幸福美好的生活沸腾着。一位泥胎的巧娘娘身着霞帔坐在中堂,大家叩首膜拜。姑娘们用歌声抒发的,是西汉水养育的女儿们对传说中巧娘娘的祝愿,也是对自己花样年纪的祈福。待嫁闺中的姑娘描着青黛,穿上彩衣,花枝招展地游走着,粉面桃花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微笑。她们用自己的巧手扎起花束,炸上油香,端上供果,站在巧娘娘的神龛前,虔诚地齐唱《迎巧歌》:“每年有个七月七,天上牛郎配织女。巧娘娘莲花台,南天门你开开,把我巧娘娘送出来。一片天两片天,我把巧娘娘接下凡。巧娘娘穿的缎子鞋,我打高山接你来,巧娘娘穿的偏带鞋,我打河边接你来……”美妙的歌声传遍仇池大地,在盛夏的河谷升腾,传递着姑娘们的喜悦,唱出她们内心的期待,期望自己有一手好女工,做一手好茶饭,嫁一位好郎君……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