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乞巧女儿节陇南启幕 七天八夜展秦人遗风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唐代诗人林杰诗中所描绘的古老民俗,每年都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以节日的形式隆重呈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代诗人林杰诗中所描绘的古老民俗,每年都在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以节日的形式隆重呈现。11日,第十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在“中国乞巧文化之乡”——西和县启幕,传承2000多年秦人遗风,将持续七天八夜,再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西和县稍峪乡杜家河村举行“迎巧”活动 韦德占 摄

载歌载舞虔诚祈愿

穿上盛装,整齐列队,挑上“巧娘娘”,手捧香烛贡品,姑娘们在年长妇女的引导下来到村边、河畔,焚香燃蜡,烧纸鸣炮,齐唱《迎巧歌》。农历六月的最后一晚,乞巧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从这晚开始,活动将一直持续到七月初七晚上。整个活动流程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持续七天八夜。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和特征性仪式。活动留存了大量乞巧唱词、曲谱、舞蹈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与生活相关的纺织、服饰、道具、供果制作等内容。

“七月初一天门开,我请巧娘娘下凡来。”西和县包集村广场上,女孩们嘹亮的歌声响起。作为村里排练的指挥者,18岁的王雪梅从6岁就开始参与乞巧活动,她说,歌词有传统和新编之分,曲调有正歌和副歌之别。在她心中,“乞巧节”是女孩们的节日,“乞巧歌”是女孩唱给自己的歌。

乞巧增智秦人遗风

“乞巧节是流传千年的民俗活动,祈福心灵手巧、聪明智慧、家庭和睦是每一个西和女儿的愿望。”“乞巧世家”传承人朱兰霞认为,乞巧节是她们心中的信仰,更寄托着姐妹们共同追求心灵手巧、增加智慧和才干的希望。

“陇南乞巧是秦人遗风,秦人发源于西汉水上游。”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甘肃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逵夫认为,人们将银河西侧那颗最亮的星命名为“织女星”,就是在纪念自己以“织”而名传后世的始祖女修。

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后来在民间传说中,将乞巧节和牛郎织女的神话结合起来,待字闺中的姑娘们面对烟波浩淼的银河,向着心中崇敬的织女娘娘许愿,希望自己能心灵手巧、婚姻美满。

受邀参加乞巧女儿节开幕式的著名作家毕淑敏说:“乞巧是陇南人民在西汉水畔的文化创举。千百年来,乞巧节是一所女子的大学,巧娘娘更是每一位乞巧女儿的老师。”

舞蹈《乞巧随想》  李果繁 摄

独特文化源远流长

据了解,2006年西和被命名为“中国乞巧文化之乡”,2008年西和乞巧文化节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民俗专家认为,陇南乞巧是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七夕节日民俗活动之一。

中国民协副主席沙马拉毅表示,乞巧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流传广泛,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

如今,陇南乞巧节已成为集信仰崇拜、诗词歌赋、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劳动技能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民俗文化活动,活跃在西汉水流域的近20个乡镇、300多个村,经常性参与的有50多万群众,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女儿节”。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表示,陇南正在积极将“乞巧文化”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这一独特的文化形态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肖刚]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